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游记 |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中西部,地处北江支流绥江中游,东邻四会市、清远市清新县,南与高要区、德庆县接壤,西与怀集县交界,北靠清远市阳山县,是重点老区县,也是西江地区建立最早、时间最长的革命老区,是全国“竹子之乡”、 “武术之乡”等,拥有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竹海森林公园。
广宁县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从四会县划出太平、橄榄、大圃、永义4都设立广宁县,名取“广泛安宁”之意,广宁就此建立。成立之后仍属肇庆府。1988年起隶属肇庆市。
广宁县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83%。水力蕴藏量26.11万千瓦,已开发15.03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出产于县西南部的广绿玉,是中国五大名石之一,2007年广绿玉雕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广宁广绿玉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旅游资源有广宁竹海大观旅游景区、宝锭山景区是生态旅游景区、古水河景区、螺壳山景区。
早晨很早就看完了大浪村的‘’六德堂‘’大宅。8:40乘大浪——怀城的公交车8元/人。9:15到怀集粤运汽车站,买了去广宁的车票。10:00退了酒店的房。
乘10:30怀集——广宁的班车30元/人。11:40到广宁粤运汽车站。入住酒店后,吃了午餐,就步行前往周其鉴故居。在途中随拍:
广宁粤运汽车站。
广宁粤运汽车站。
广宁中学大门。
广宁中学内格致楼。
广宁中学内《广宁县立中学校舍》保护碑,2011年9月23日,公布为广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广宁中学内,镶嵌在格致楼墙壁上的《建筑县立中学校舍记》碑,落款为:中华民国十九年八月。
广宁中学内,镶嵌在格致楼墙壁上的‘’格致楼‘’《大楼铭志》碑。碑文介绍:大楼始建于1929年,1930年秋落成并使用。大楼初建时是三层砖木结构,法式建筑。大楼曾先后用作课堂、实验室、办公室和教师宿舍。1989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学校办公楼。
广宁中学内格致楼。
广宁中学内‘’榕荫疏钟‘’景。
《‘’榕荫疏钟‘’简介》。
‘’榕荫疏钟‘’原称‘’福寿疏钟‘’,是明清时期宁阳(今广宁)八景之一。
1929年,广东省政府提倡兴学育才,明令各县将所有社学、寺院的佃产统一收归办学,同年,广宁中学校址选定在福寿寺,将福寿寺原址拆建一座学校主楼(今格致楼)。原福寿寺前有一万寿寺,寺内悬挂一铜钟,其音清越,异于它钟。明万历年间,此钟被喻为‘’福寿疏钟‘’。
广宁中学内‘’福寿疏钟‘’。钟身上刻有铭文。
广宁中学内‘’福寿疏钟‘’。其钟身上的铭文,依稀可见:崇祯年款字样。
此榕树,原生长在福寿寺前,树龄已有三百多年,学校建成后,将‘’福寿疏钟‘’悬挂在榕树上,与学校大楼相互辉映。1980年,学校五十年校庆时,将此景改称为‘’榕荫疏钟‘’。
广宁中学内‘’榕荫疏钟‘’景。
广宁县人民政府。
广宁县街边的南街镇镇政府。
广宁县南街镇镇政府。
广宁县城的其鉴路。
广宁的其鉴纪念中学。
其鉴纪念中学和建于中学内的‘’周其鉴纪念馆‘’。纪念馆因没到下午开放时间,就没参观。(我俩的主要目标是周其鉴故居)
其鉴中学内‘’周其鉴纪念馆‘’前的周其鉴雕像。
广宁烈士纪念碑。
广宁烈士纪念碑。
广宁烈士纪念碑。
广宁烈士纪念碑。
拍于2019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