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心素养与课堂革命一一聆听钟启泉教授的报告有感

(2018-07-22 17:53: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培训学习

              核心素养与课堂革命

      一一聆听钟启泉教授的报告有感

刘朝明

       2018年7月20日,上海江苏饭店。著名教育专家钟启泉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题为《核心素养与课堂革命》专题报告。钟教授是华东师大终身教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专家,一直是我仰慕的大家,这次有机会面对面聆听他的报告,机会十分难得。钟教授已年近八十高齡,但精神矍铄,记忆力、思维力和表达能力还似壮年人,连续为我们做了长达近三小时的报告。

      听完报告后总的感觉是,钟启泉教授教育思想先进,高瞻远瞩,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特别是在学生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钟先生强调教育是培养未来人才,一定要有远见,要有世界视野。钟先生认为应试教育是对下一代身心的摧残,他对时下被热捧的河北衡水中学、安徽的毛坦厂中学都嗤之以鼻,以为这是教育的倒退,是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规范办学监管的失职。

      钟先生认为,要实现课堂转型就要摒弃传统课堂推崇的“应试学力”,造就“可信赖、可迁移、可持续的新型能力”,也就是开展“能动学习”。“能动学习”就是采用“问题学习”、“项目学习”、“自主学习”、“协同学习”、“体验学习”、“调查学习”等超越“被动学习”的一切积极的教学策略。

      关于课堂,钟先生如是说: 唯有探究的课堂,才称得上是充满智慧能量的、高格调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在转型之中,转型中的课堂迸发的教育智慧将是无穷无尽的。

     钟先生对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十分推崇,提倡“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创建,强调了建立三位一体的“对话学习”,教师必须作为“对话性他者”,置身于学生面前。教师的作用就是形成教学中的倾听关系。因此,以学生的困惑、差异、认知冲突为契机引出他者的应答,构筑对话性关系的实践构想,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

      钟先生是课程论专家,关于课程建设他有真知灼见,他反对现在很多中小学跟风式的所谓校本课程建设。他认为就一般中小学教师的能力而言,不可能去完成真正的课程开发和建设。他仅以北京十一学校这所号称开发出数百门校本课程的名学校为例,说他要求该校送来几本校本课程供研究,却迟迟没有收到,质疑其质量和数量。钟先生建议中小学首先要把国家课程的落实做好,可以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上多下功夫。

     钟启泉教授的教育思想代表教育的“阳春白雪”,但教育已经不单纯是教育,由于受多种利益的驱使已经离教育的本质愈走愈远。加之,学校和教师“核心素养”与“课堂革命”的理解不同,其执行和执行力也有很大不同。还有,教育界也是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教育思想也是百家争鸣。有人曾经质疑:“应试与素养是否是一定是对立的?”再加之,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还有很大有一段距离,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还在路上。

     报告一结束,我随钟教授边走边交流,走到酒店大堂,我提出要求与教授合影留念,他愉快地接受我的要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