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加拿大最后的驯鹿牧人

(2016-06-05 18:44:15)
标签:

杂谈

加拿大最后的驯鹿牧人

把驯鹿交给亨里克·赛瓦(Henrik Seva)屠宰,他可不会浪费分毫。他会先开枪把鹿放倒,再温柔地抹脖子一刀。把血放干净之后,他会感激这个生灵的祭献,随后把尸体拉上木筏,拖回自己的猎人小屋。他的小屋位于加拿大西北地区(Northwest Territories)的北极苔原地带,距离因纽维克(Inuvik)28英里之遥。室内陈设与恐怖电影别无二致:墙上到处是链锯、斧头、刀具及其他神兵利刃,十八般兵器尽皆血迹斑斑。门外是一大堆精细切割后的鹿肉,盖在一块毛皮下面,放在这冰天雪地 “天然冰箱” 里速冻保鲜。不远处则是堆积成山的驯鹿内脏。

赛瓦受雇于 “加拿大驯鹿公司” (Canadian Reindeer),他是该公司的 “牧人头领” (Chief Herder),掌管着加国仅存的这些放养驯鹿。1999年,公司把他从斯堪的纳维亚极地原住民区域 —— 萨米地区(Sapmi)请了过来。赛瓦从小跟随父亲和祖父放牧,当他受邀来到这里 —— 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Tuktoyaktuk)时,已经是独当一面的顶尖牧人。在加拿大打拼十多年后,赛瓦决定回到故乡。这位一身高强本领,足以胜任这项年复一年孤独而危险工作的牧人即将离开,而眼下并没有可以接班的人选。没有了牧人,这家公司和它名下的几千头驯鹿一样,前途未卜。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27855/1464714193pic-001.jpg

照片版权:安娜·约翰逊(Anna Johansson)

1925年,阿拉斯加 “鹿王” 卡尔·罗门(Carl Lomen)与加拿大政府签订合约,同意将三千头驯鹿迁徙至西北地区放养。该省的麦肯齐三角洲区域(Mackenzie Delta)曾因缺乏鹿肉资源,引发了西因纽特地区(Western Inuit)的饥荒;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希望借驯鹿行业的兴起,带动这片地区的发展。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27856/1464714195pic-002.jpg

人们想到了萨米族牧人,雇佣他们同这一群驯鹿一道,从美国阿拉斯加的纳波克图力克(Naboktoolik)迁徙到加拿大因纽维克北部的伦迪尔站(Reindeer Station ,字面意为 “驯鹿站” )放牧。萨米族人与驯鹿的渊源根植在他们的文化之中,他们世代依赖驯鹿为他们提供衣食,也用这种动物作为驮兽,承担运输的任务。由于他们几乎是天生的驯鹿专家,自从八十多年前驯鹿踏上加国的土地,牧人头领的位置一直由萨米族牧人把持,从未旁落。

赛瓦刚刚接手鹿群时,加拿大驯鹿公司的主打产品是鹿茸。鹿茸一般在每年夏天六七月份集中采割。由于牧人在冬季很少外出放牧鹿群,入夏之前往往没有时间充分驯化它们。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27857/1464714197pic-003.jpg

这些还未长成、布满绒毛的鹿茸被运往中国,在那里加工成粉末,以壮阳药和保健食品的形式推向市场。赛瓦最后一次割鹿茸是在2003年,随后,来自新西兰的大批养殖鹿茸产品占领了市场。与此同时,市面上也出现了更廉价的解决方案 —— “据我所知,原因之一是一种蓝色的小药丸风靡全球。这小玩意儿名唤伟哥。” 赛瓦对 VICE 如是说。

赛瓦平时独自一人在小屋居住,只在周末进城与自己的妻子安娜(Anna)见面。赛瓦独居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带领驯鹿穿越草场、保护它们不受野兽袭击,有时也狩猎一些公牛。当地的因纽克原住民仍然缺少食物来源,赛瓦也会跟他们分享自己的猎物。他说, “两个原住民族群相濡以沫,这可是相当悠久的传统。”

来到加拿大帮助当地原住民十余载之后,赛瓦决意回到家乡萨米的部落,为同胞的生活抗争 —— 他们正遭受森林采伐业和人口流失等等困境的冲击。加拿大驯鹿公司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他们必须在今年七月份赛瓦归国之前,找到足以继任的人选。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27858/1464714199pic-004.jpg

根据鹿群所有者劳埃德·宾得(Lloyd Binder)的说法,理想的 “牧人头领” 必须具备一些非常特殊的技能。他(她)不仅需要精通畜群组分、饲养常识和行为习惯,同时也要能够克服恶劣能见度的挑战、应对不时遇到的猛兽,在环境严苛的苔原地带引领驯鹿。如果遭遇灰熊、狼群或狼獾,也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全身而退。

牧人头领不但要对付危险的野生动物,同样也要应对北极地区恶劣的环境。牧人必须知道如何使用罗盘、地图以及卫星导航设备,同时也要掌握摩托雪橇的维护技能。牧人在冬季将面临难熬的孤独与寂寞,他(她)必须能够克服;公司有时会派出人员探访,他(她)也务必妥善接待。不仅如此,这位牧人还得是一名合格的屠夫,有能力每天屠宰驯鹿获取其身上的产品;还要能训练新来的员工;同样,还必须懂得正确处理与持枪猎手、陷阱猎人、观光游客以及出现在草场地区的其他闲杂人等之间的关系。

http://img.vice.cn/contentimage/27859/1464714200pic-005.jpg

“衡量业绩的基本指标,其一是种群增长率,二是看能否找回掉队走失的驯鹿。” 宾得说, “这需要牧人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条件下,竭尽全力保护鹿群。” 也就是说,猎人需要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不能被恐怖的孤独感摧垮)的大前提下,保护、引领鹿群,并收获鹿产品。

在萨米人的家乡,北欧诸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矿业开采、森林开发,以及水电风电设施这类大规模能源设施的建设,这使得萨米人被迫离开家园,传统的畜牧技艺濒临失传。正因为此,如今仍然从事驯鹿牧业的萨米人只有该族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加拿大驯鹿公司现在如果想要从中找到具备传统技能的合适继任者,机会变得愈发渺茫。

换成一个其他民族的牧人如何呢?赛瓦表示担忧。据他所说,这种人连第一天能不能上工都保不准,更别提忍受随后七个月的寂寞了。 “他们很难找到愿意投身于驯鹿放牧行业的人选,这是问题的关键。” 赛瓦说, “因纽特文化与我们的文化完全不同。我们以放牧为基础,他们则是以捕猎为根源。”

尽管宾得称 “理想人选” 已经出现,官方的继任令仍然不见踪影。如果没人接赛瓦的班,在这里繁衍了近一个世纪的野生驯鹿种群,以及曾受益于驯鹿行业的人们,前路都将迷雾重重。

  • 作者:Savannah Scott‘
  • 翻译:郑啸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