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面对日渐严重的气候变化的威胁,我们都听过这种说法:少开车呀、多种树呀、勤关灯什么的,但是我们真这么干了么?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想要改变全球变暖的努力到最后也没什么卵用,最后大家干脆一起装不知道算了。
人性中,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等等致命威胁的冷漠,正是这个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讽刺。就算到了哪天全人类都要完蛋的危急时刻,我们恐怕都还是没法团结起来,拯救自己。
几十年以来,气候学家不断地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就应对全球变暖而言的行动呼吁和捐款行动,只有在集体主义的视角下才显得更加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气候变化被视为是一个共同的威胁,那么人们更愿意去想法应对;但如果只是个人责任问题,则恰恰相反。
“基于个人的建构方式是由潜在问题的。我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实证问题:个人对气候变化的那些贡献到底有用没用,”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政治学院博士生,也是研究的主作者尼克·欧布拉多维奇(Nick Obradovich)对我说。
欧布拉多维奇首先
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组自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的全美奥杜邦协会(National Audubon Society)会员,他们被随机分配三组,回答三个问题:你个人是如何为气候变化做贡献的?气候变化大体上的原因有哪些?而对照组的问题则是:你的一天都是怎么过的?每个会员被告知只要完成实验,他们就有百分之一的概率赢得一百美元现金奖励。在回答完本组问题后,实验对象们还被提问,他们愿意将这一百美元的奖励的百分之多少捐献给气候变化事业。
实验结果发现,将气候变化视为更多人的事业的实验组,会比对照组会多捐7%的捐款。诚然,这一组从最开始就包括了很多环保主义者。在被调查的全美奥杜邦协会会员中,有94%承认气候变暖是事实,还有80%认为这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后果。
在另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一批随机分配的没有环保经验的人进行了同样的实验。这些实验对象来自亚马逊旗下的 “土耳其机器人” 平台,这个平台为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提供了很多网上调研的资源。这次的实验中,所有的 “土耳其机器人” 实验者都收到了参与实验的补助。而这一次,将气候变化视为全人类共同面对和承担的问题的实验者们,比对照组多捐献了大约50%。
来自 “土耳其机器人” 平台的实验者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理应比全美奥杜邦协会会员更保守,然而他们的做法却更开明。有85%的人认为全球变暖正在发生。当研究人员几天后再联系这些受试者时,他们原本的建构方式下的实验效果依旧存在。那些在实验初期就愿意多捐款的人到了后期还是更大方。此外,他们还在实验中表示,在未来愿意改变那些可能导致气候变化的生活习惯。
“在足够的社会科学知识的支持下,面向社会大众的倡导活动可以是最有效的。欧盟已经启动了
这个实验的结果再次证明了一个基本的行为学机制 ——
如果一个人被没完没了地告知他自己需要为气候变化负责,那么他就可能出现一种在遭遇了信息和信仰不对称后所产生的
认知失调下的人们也倾向于回避与自己信仰相背的刺激。心理学家此前指出,过于激进的反对可以导致气候变化的行为,只会让每个个体更难做出改变,这一研究结果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众所周知,地球终有一天会毁灭,而人类根本无力阻止。但是不管你觉得多无助,或者觉得这件事与你毫无关系,你还是要和其他人类一同面对这个问题。所以别再垂头丧气,也别老高喊口号了,踏踏实实做点实事吧。
- 作者:Sarah Emerson
- 翻译: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