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的钱呢”
是一个关于消费的专栏,也将是一部多人写成的《忏悔录》,旨在解答世界最大的谜题:你每月的工资到底都去哪儿了。
不管是线上消费还是线下交易、不管你买的是什么商品还是享受了什么服务,归根结底都只有一个结果:钱没了。为了拯救人类,请好好看看这些生动的教材吧,虽然不一定都是反面的,但都足以引起你的思考。认真点,反省的时刻到了。
大家好,你们双十二的货又堵路上了吗?
这个双十二,我花了300多元在故宫淘宝的一些周边产品上。说起这个事的时候,我还遭到了一些品味不高的朋友们恶意的吐槽。他们的大概意思是说,双十二买什么不好,非要买这些破玩意儿
——
讲真,我也买了原价2000多、双十二价279元的纯羊绒毛衣和一些打折化妆品,以及一双再不买就没机会穿了的加厚全棉室内拖鞋。但在下单后的所有剁手项目里,
我最期待的还是故宫淘宝周边。

随后的日子里,我在微博里发现他(她)的节操每况愈下,时刻都在提醒我好像该给他(她)花点钱治病了。


好吧,我继续反省自己。
双十二零点时,我刚看完了一个演出,在路口茫然地等专车司机。手机淘宝让我忘了冬夜的寒冷,在购物车里,我发现故宫出的福筒原价66,双十二只需要52.09!(可为什么我写到这里,才发现它其实并没有便宜太多?)我瞬间就买了四个。
刚要确认付款,在付款界面下端的推荐栏里又发现了
“雍正御批系列折扇” 也在打折!(好
吧我好像忽然明白淘宝是怎么把人拉进深渊的了)一想到2016的夏天,我将随时随地可以为自己送上凉爽的凉风,感受节操拂面,就激动得难以自持!



福筒分康熙款和雍正款,每款包括一对门神;带横批的对联,字实在说不上多中看;福字;几个设计独特的红包(有几个侄子侄女是很费钱的事);贺卡(好像几百年没用过这东西了)以及一个看起来非常吉祥的葫芦挂件。
其实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看起来一点也不中老年。



如果不算化妆品这一类消费的话,我大体上还是一个购物比较克制的姑娘,但是一到双十一双十二就拦不住那种想为购物车减负的冲动,好像不买点什么就亏大了
…… 但我也相信,
绝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
而我妈对此事的总结性评价是:“都是钱烧的。”
作者:dhyan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