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尉犁、塔里木河、罗布人村寨


标签:
天然胡杨棉田开花罗布文化人造古村神奇沙湖杂谈 |
从若羌出来后,空气质量直奔优加,虽说国道218也时有风沙,但比起之前的阵势,简直啥都不算。
我们正在离开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道路两侧的防沙草长得稠密茂盛,干涸的河床上歪七倒八散落着胡杨。在年降水量仅有几十毫米的恶劣环境中,它们耐过酷暑,抗过严冬,随风而生,遇沙而固,称得上是塔克拉玛干沧桑变迁的见证者。





掩映在白杨林中的尉犁县,古称“罗布淖尔”。这里土壤疏松易耕、日照时间超长,适合种植罗布麻和棉花。
棉苗咋看有点像甜菜,正处于花蕾期,白色和紫红的花朵如幼儿拳头般粉嫩可爱。花朵凋谢后就会结果吧?果子成熟就会吐絮吧?再过几个月就能采棉了吧?





在罗布人家过午,男主人兴致勃勃带我们参观自留地,他显然对自己种的西红柿、豆角、黄瓜、芹菜,红枣、香梨、杏子、西梅、葡萄,甚为满意。可能是气候的缘故吧,感觉这里的植物不用怎么照顾,随便一插就能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竹儿问我瓜吃饱了没?我说这边的西瓜哈蜜瓜是矿泉水价,早就吃得够够的了。她说你太巴适了,每次都能跑掉。你离开魔都,魔都开始严重;你离开山城,山城开始紧张;你离开海岛,海岛昨天也封了。你到哪里,哪里就安全。
哈里路亚!愿好运不衰,安全返回。





塔里木河,意为“注入沙漠的河流”。很久很久以前,它曾注入罗布荒原中心地带的塔里木盆地,形成罗布泊。
据记载:罗布泊盛期时,面积达5406平方公里。
汉代变成:广袤三百里,冬夏不增减。
清朝仅为:东西长八九千里,南北宽二三里的柳叶小湖。
60年代,塔里木河上游截水建坝,罗布泊渐渐萎缩。
1972年,湖水彻底干涸。
在断水、萎缩、蒸发、枯竭的过程中,罗布泊形成许多半岛和三角洲,高空俯瞰,类似人类的耳轮、耳孔、耳垂。真凄凉啊!不知它听见了什么。是流沙滑过的奸笑,还是胡杨逝去的悲歌?

当罗布泊还健在的时候,有一支生活在湖之南岸的罗布人,信奉伊斯兰教,结芦为屋,捕鱼为食,织羽为衣,不事耕种,与世隔绝。1920年,这些神秘的避世者因瘟疫的袭击险遭灭顶,幸存者长途跋涉,逃至尉犁定居。
罗布人善用罗布麻,麻秆造纸,麻汁为饮,麻根炼胶,麻茎纺织……


随着生态恶化罗布泊干涸,罗布人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家园和独特的传统,空余罗布麻枯萎成烟,独木舟腐烂为泥。
罗布人村寨是现代人献给罗布淖尔文化的一首挽歌。村里的河水、胡杨、沙漠、红柳、独木舟,以及来历不明的黑天鹅,皆为人工编排。
格格巫说她觉得这样也挺美的。我说只能打六十分。哪能随便一岭沙丘配点湖水,就是仙境。她坏笑:那说明你看过的美景太多啦哈哈哈哈哈哈,我这种人跟你一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
刚哥挑刺:沙漠里的水凼凼有鱼吗?
我说:还真不是个水凼凼耶,很大的水系好不好。据说这是塔里木河的支流孔雀河,几十年前因环境破坏干枯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治理成功,水又回来了。
他接着挑:周围都是荒漠,那鱼是从哪里来的呢?鱼又吃啥呢?
我说:沙漠并不是封闭的,水更是流动的。鱼可以吃沙虫噻。
无边无际的柔波般的沙丘连着沙丘。沉闷乏味是它,活泼隽永也是它。骆驼作马,慢踏轻踩,算是一乐。
竹儿说她在廸拜玩过沙漠越野车,很高的角度,像坐过山车,把黄胆水都吐出来了,刺激!






神女湖是罗布人村寨最大的湖,澄澈如镜,幽蓝似海。
有好事者为它编了个拙劣的故事:族长女儿和邻村小伙相爱,族长开出嫁女条件:寻回消失的罗布泊。小伙毅然前行,从此渺无音讯。姑娘相思情经年不绝,相思泪四季不干,遂成此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