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阁楼上的教堂


标签:
圣尼古拉斯圣西西利亚教堂艺术赞美圣曲 |
这教堂夹在一排靠水而居的十七世纪民房中,从外表上看,完全分不出它与别的 住宅有何不同,只是,你找不到门在哪里——它藏在隔壁小巷的另一栋建筑内,需通过一条地下通道才能进入。
犹太人是天生心思缜密的能工巧匠,他们绝对能够在一方迷你空间内做出一座颇具规模的教堂。从丰富的艺术品、精巧的神龛、整齐的圣器、雅致的祭坛画、生动的群雕、隐秘的礼拜堂,到告解室、管风琴、过道的烛台、楼梯的转角……无一遗漏,每一个空间都铺设得恰到好处。
房子的下半部,是17世纪的荷兰普通家庭式样:厨房的瓷砖、卧室的高床、雕花的衣柜。房子的上半部,三层阁楼上,是不敢大声讲话的天主教徒礼拜和聚会的场所。
踩在厚实的英格兰手工地毯上,凝望窗外婆娑的树影、斑澜的河水,仿佛时光倒流四百年,感觉整个世界是那样肃穆寂静。
1887年,阿姆斯特丹的宗教气氛有所缓和,ZF对天主教持睁只眼闭只眼的宽容态度。当不远的圣尼古拉斯教堂打开大门后,阁楼上的教堂正式关闭。
尼古拉斯是土耳其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位主教。公元3世纪末,他出生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个富裕家庭,从小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经常以匿名的方式赠给穷人各种礼物。关于他的流传很多,最经典的是:对无力嫁女的破落贵族施予援手,连续三夜,偷偷将盛满金子的钱袋投入即将被迫出卖皮肉的三姐妹房间,使她们得以顺利出嫁,免遭耻辱。
公元346年尼古拉斯去世后,这个故事演变为:他蓄着大胡子背着大袋子,在圣诞夜骑鹿满天飞,八百里加急向全世界的苦命人派送礼物。就这样,圣尼古拉斯一不小心,成了今天的圣诞老人,对他的崇拜,也从东方教会传到西方教会。因赠金救女,大家尊尼古拉斯为待嫁少女和儿童的主保圣人;又因曾做过水手,再尊他为海员和旅行者的主保圣人。
圣尼古拉斯教堂的立面有两个钟楼,中央是巨大的圆形玫瑰窗。正殿内部十字交叉处空间恢宏,巴洛克式的拱顶造型别致。我以为最华美之处不在神坛,而在宣教坛。温暖的灯光,照在贝壳镶嵌的红木圆顶上,再折射回十字架上基督的身体,可谓满目生辉。
这可能是荷兰唯一不收费的大教堂。我去那天下午,唱诗班正在排练节目,坐在美丽舒适的长椅上,于动人的诵咏声中,欣赏琳琅的玻璃画,真是一种难忘的享受。
大殿后方林立的管风琴音轨上,站着音乐家的主保圣人西西利亚。她显然也被 这样的场景深深打动,一手托举音管,一手放于唇边,似要开口发声,加入合唱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