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不以圣徒命名的教堂教堂外的雕塑教堂里的盛会 |
转弯抹角的楼梯又窄又陡快要成90度直立,得拉着旁边的粗麻绳才能保持平衡。塔楼内共有36扇不同角度的窗户,照明大部分靠室外射进的自然光。每层楼的木制框架上都吊着几口大钟,如果你到达时正好准点,可以接过管理员手中的铁锤,猛敲数下。
西教堂紧邻“安妮之家”——就是当年犹太少女安妮和家人躲避追捕的那间密室。在两年多不见天日的生活中,日记成为安妮捱过至暗时刻的唯一慰藉,西教堂亦多次出现在这个坚守信仰的女孩笔下。
我们购买的博物馆年卡虽然包括安妮故居,但谁能料到它的预约期已经排至六月。如果参观的人不是那么多,可能还会厚着脸皮去跟门卫沟通一下,说不定就和梵高博物馆一样进去了呢。无奈从早到晚,任你何时经过,那里总排着让人绝望的蛇形长队。后来一位鹿特丹的朋友告诉我,安妮故居比较特殊,由欧盟直接管理。旺季时要提前三个月预约,淡季也需提前一个月才行。
末了,我只能去西教堂一侧拜见那尊小小雕像。安妮背着手仰头微笑,脚下绑了几朵凋谢的玫瑰。最终,她还是没逃过纳粹魔爪,死于德国集中营。
西教堂的另一侧,有一组设计感很强的“同信念”纪念碑。三个不同的等边三角造型,象征同志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是一块嵌在广场中的浅色三角形大理石,上面刻着对友情渴望的诗句 。“现在”漂在皇帝运河边,寓意郁金香国度的同志们已浮出水面,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未来”是高于地面几十厘米的三角平台,寄望同信团体能在主流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老教堂是阿姆斯特丹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拥有欧洲最大的中世纪木制拱顶。这些1390年用爱沙尼亚木板搭建的构架,具顶级声学效果,是教堂唱诗班梦寐以求的演出场所。
可能因为老教堂离著名的HD区不远,为迎合大众口味,表示圣人其实还是人, 圣殿外面塑有一尊名为“美人”的无衣女子铜像,其底座上刻着“向全世界的信工作者致敬”。可爱的阿姆斯特丹。
16世纪,加尔文新教与天主教之间发生的激烈冲突演变成长期内战,老教堂在颇时多次遭到新教的抢劫和污损,元气大伤。后来虽有修复,叹再难回到从前。现在,这幢庞然大物已列入危房,不宜再对开放。
令人惊奇的是,这天下午教堂外围着许多身着正装的人,他们冒着挤爆危而未倒的墙身、天花板突然掉下来砸到头的危险,正浩浩荡荡进入堂内。我避开人群,踱到无人把守的边门张望了一眼,见大厅内摆满桌椅,一位很有派头的老伯忙着铺桌布摆刀叉,为某场盛大庆典拉开架势。
水坝广场旁边的新教堂因为紧邻阿姆斯特丹王宫,自1815年起,就成为荷兰国王和女王举行加冕仪式的锁定点,故而,当地人又称它为王位加冕堂。
新教堂虽然比老教堂年轻百多岁,命运却与之相妨——不再是礼拜圣地,而成为举办各种展览的特殊会馆。今天有一个反战主题的摄影展。说实话,观展效果不亚于听一场完美的布道。
背景配乐交给荷兰音乐家安德列•里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