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低地高人伦勃朗

(2020-03-31 22:11:30)
标签:

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

夜巡

犹太新娘

引进圣殿堂

自画像

鲁本斯去世后,尼德兰南部遭受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的轮番蹂躏,佛兰德斯昔日辉煌再未重现。而不远的尼德兰北方,新崛起的荷兰共和国则发展迅猛,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正在把鲁叔的彩虹美梦变成现实。

1606年,伦勃朗出生在荷兰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他天赋异禀,10岁接受美术教育,14岁进入莱顿大学,17岁到阿姆斯特丹深造,21岁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不到25岁就声名鹊起,成为莱顿人民的骄傲。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在阿姆斯特丹漂亮的水域边,有一栋三层高的红砖楼,是伦勃朗志得意满时购置的房产。门外窄街运河,景色如昨;门内卧室、客厅、厨房内,还留着几百年前的格局;他收藏的丢勒、荷尔拜因、拉斐尔、提香和大量稀奇古怪的动物标本,塞满整个空间。

伦勃朗的巅峰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顶楼的画室。爬上咯吱作响的陡峭木梯,顺着熟悉的味道走去,有人在示范怎样用亚麻油调配色粉。宽敞的木板隔间里,未完的架上作品沐浴着阳光,似在等待主人的归来。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西教堂是阿姆斯特丹最高的教堂,它位于视野开阔的皇帝运河与王子运河之间。伦勃朗非常喜欢这座气势恢宏的圣殿,曾在这里为自己和妻子预购过两穴豪华双墓。不料人算不如天算,还没有四十岁,他的好运就到了头。妻子与儿子相继病故,作品也不再被主流社会待见。他入不敷出,债台高筑,被迫贱卖了运河边的大宅和大部分收藏,搬去简陋的出租屋居住。最后,连西教堂的墓穴也拿来抵了债。

 166910月,贫病交加的伦勃朗在阴冷的罗森水道旁去世,遗骸丢在穷人的乱坟堆里,无牌无位,无人问津。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从尸骨无存,到名垂青史,伦勃朗几乎就差半步。他创建的严谨巴洛克和“伦勃朗之光”,身后被欧洲美术史家称为高贵的紫金色黑暗。阿姆斯特丹以他的名字建了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用青铜筑了一组他生前屡遭诟病的《夜巡》群雕。

他辞世350周年的今天,所留存的六百多幅油画,三百多幅版画,一千五百多幅素描,在阿姆斯特丹、海牙、圣彼得堡、伦敦、柏林、纽约、卢浮宫各地巡回展出。这位17世纪的落魄艺人现在满血复活,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高高在上,俯视群雄。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伦勃朗的自画像数量之多,史上画家难出其右。他的绘画技艺和精神状态,像编年史一样,通过近百幅自画像,被他逐年逐月,真实地记录下来。

创作《头戴羽毛贝雷帽的自画像》的时候,伦勃朗23岁。他衣着华丽,青春洋溢,双眸流露自信,浑身充满活力。

低地高人伦勃朗

《拉撒路升天》创作于1630年,取材圣经故事。巴洛克时期的画家对舞台光线都非常着迷,伦勃朗也不例外。这幅早期画作尺幅较小,笔触比较拘谨。

深褐色背景中,从左方斜射进来的神秘光线,把人物框定在戏剧性的三角构图中。耶稣振臂高呼:拉撒路,出来吧!从棺材中坐起的拉撒路,身体僵硬,面无表情,显然还没适应再生的晕眩。他的妹妹惊得脸色灰白,正要俯身看个究竟。

低地高人伦勃朗

荷兰是17世纪资本主义新兴力量的代表国家,他们通过航海商贸,从非洲亚洲等殖民地获得大量物产,又经过转手贸易,赢得高额利润。嘚瑟的阿姆斯特丹商人为了炫富,纷纷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1632年,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协会,委托伦勃朗为他们的医疗小组画团体肖像,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画中并肩出现,且各人的服饰上都要标注名字。当然,酬金是AA制,由画中人分别平摊。

虽然为行业协会画团体肖像已成为当时画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耿直的伦勃朗却没有曲意逢迎,他从没打算依呆板的陈旧模式完成这张订单。《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最后让大家看到的是:一具手臂皮开肉绽的惨白的尸体堂而皇之躺在画面正中;右边的解剖者目光向上,若有所思;其余人错落排开,姿态各异地散布在浅灰色的舞台高光中。

 这张构图大胆风格新颖的画,让伦勃朗得到大伙的认可,一时间风光无限,订单多得接不过来,银子拿到脚粑手软,他乐晕了头,开始从世界各地大肆收藏名家珍品,进口昂贵的矿物质颜料。

低地高人伦勃朗

 1642年对伦勃朗来说,祸不单行。儿子的骤然离世,令他痛侧心扉,《夜巡》的饱受争议,致他临近崩溃。这位在阿姆斯特丹明媚的阳光中专注于把传统技法转向全面革新的艺术家,压根儿没意识到灭顶之灾说来就来。

《夜巡》是阿姆斯特丹射击协会合资请伦勃朗绘制的集体肖像画。着迷于艺术创新的伦勃朗为了表现一种剑拔弩张的骚动情绪、展现一幕即将战斗的空间场景,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的雨露均沾形式,没有遵循人物大小一致的惯例,而是对群像做了前后主次的安排,让所有人都站在与故事协调的不同位置。为了平衡色彩,烘托气氛,他还平添了一个跑进跑出看热闹的小女孩。

这幅挂在荷兰国立美术馆最显眼位置的赫赫巨作,当年可是犯了众怒。有的雇主指责看不清自己的脸庞,有的抱怨身体被前排完全挡住,有的质问没出钱的女孩怎么反而得到最清晰完美的描绘?评审会也说:这是张粗俗不堪不符主流趣味的败作,雇主们完全有理由拒交酬金。

或许是伦勃朗探索绘画真谛的脚步走得太快,他的艺术理念再也无法迎合普罗大众的审美期待。《夜巡》之后,找他画肖像的人越来越少,他自己又从来不是什么理财高手,原来的稿酬花光后,逐渐贫困潦倒,只能借债度日。

低地高人伦勃朗

低地高人伦勃朗

 在妻子和孩子相继离世后,伦勃朗和服侍他多年的女仆相濡以沫,诞下一女。此举被教会谴责为“罪恶的生活”,落井下石的势利小人不在少数,曾经炙手可热的画界牛人,被主流社会完全抛弃,人人得而诛之。自此,他的绘画风格从华丽夸张变得朴素低沉,从激烈的情感表达转向含蓄的轻声诉说,画幅的尺寸也缩小了许多。

《基督与被抓住通奸的女子》绘于1644年。约翰福音记载:一天清晨,耶稣正在圣殿教导民众,文士们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妇人,他们试探耶稣说:老师,这妇人是正在通奸的时候被我们抓住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要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女人,既然如此,你怎么说呢? 耶稣回答:你们当中谁没有罪,谁就先用石头砸她吧!他们听了这话,只好一个接一个默默地走开了。

低地高人伦勃朗

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告破产。但他并没因此放下画笔。生活的不幸和现世的磨难,使他能更深刻地洞悉人性,体察世态炎凉。

《犹太新娘》是他重新解读圣经后,运用丰富的色彩,以厚涂法的方式创作的艺术形象。在一堆耀眼的服饰和两张愉悦的面孔上,伦勃朗游刃有余地展现了自己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后世的荷兰画家梵高说:我愿意用十年的生命,换取啃着硬面包在伦勃朗的《犹太新娘》前面,坐上两个星期。

低地高人伦勃朗

 不幸并未摧毁伦勃朗的意志,他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主张和创作理念,自始至终都在不懈求新。他说:每种矛盾都见诸我身,胆小、张狂、纯洁、好色、健谈、体弱、坚强、沉默、愚蠢、可亲、说谎、博学、神秘。这些全在我身上,视乎我转向哪方。

《在扫罗面前演奏竖琴的大卫》取材旧约圣经。耶路撒冷的扫罗王被恶魔所扰,心中常常烦乱不堪。他吩咐仆人将会弹琴的大卫找来。每当恶魔伏在扫罗身上时,大卫就为他弹琴,恶魔闻声悻悻离开,扫罗立刻精清气爽。

低地高人伦勃朗

 随着年岁的增长,伦勃朗的眼界更为开阔,技巧更为成熟,下笔如有神助。《引进圣殿》是他生命中最后的华彩。黑褐色的背景中,舞台追光从天而降,马利亚和小耶稣全身熠熠生辉。背光的义人手势充满张力,凸显出让人过目不忘的叙事效果。

 这故事说的是:耶稣降生后四十天左右,约瑟和马利亚按犹太教规把他带到耶路撒冷的圣殿接受祭司祝福。耶路撒冷有个叫西面的虔诚义人,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在自己死之前必会看见主所立的基督。西面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就用手接过襁褓中的基督说:主啊,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低地高人伦勃朗

伦勃朗离世前夕,绘下这张最后的自画像。他用豪放概括的笔触,真实的表现了一张百感交集的衰老面容。63岁他看起来满脸皱纹,那双善于自我审视的眼睛,饱含失落、怀疑、悲悯、疲倦、无奈。

他正顺从地、甚至有几分欢欣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低地高人伦勃朗

     

和伦勃朗同时期的巴洛克作曲家是许茨,他将意大利声乐与德国复调相融合,创作了大量杰出的合唱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