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夜巡犹太新娘引进圣殿堂自画像 |
鲁本斯去世后,尼德兰南部遭受西班牙、奥地利和法国的轮番蹂躏,佛兰德斯昔日辉煌再未重现。而不远的尼德兰北方,新崛起的荷兰共和国则发展迅猛,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正在把鲁叔的彩虹美梦变成现实。
1606年,伦勃朗出生在荷兰莱顿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他天赋异禀,10岁接受美术教育,14岁进入莱顿大学,17岁到阿姆斯特丹深造,21岁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不到25岁就声名鹊起,成为莱顿人民的骄傲。
伦勃朗的巅峰时期,几乎所有重要的荷兰画家,都出自他顶楼的画室。爬上咯吱作响的陡峭木梯,顺着熟悉的味道走去,有人在示范怎样用亚麻油调配色粉。宽敞的木板隔间里,未完的架上作品沐浴着阳光,似在等待主人的归来。
从尸骨无存,到名垂青史,伦勃朗几乎就差半步。他创建的严谨巴洛克和“伦勃朗之光”,身后被欧洲美术史家称为高贵的紫金色黑暗。阿姆斯特丹以他的名字建了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用青铜筑了一组他生前屡遭诟病的《夜巡》群雕。
他辞世350周年的今天,所留存的六百多幅油画,三百多幅版画,一千五百多幅素描,在阿姆斯特丹、海牙、圣彼得堡、伦敦、柏林、纽约、卢浮宫各地巡回展出。这位17世纪的落魄艺人现在满血复活,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高高在上,俯视群雄。
伦勃朗的自画像数量之多,史上画家难出其右。他的绘画技艺和精神状态,像编年史一样,通过近百幅自画像,被他逐年逐月,真实地记录下来。
创作《头戴羽毛贝雷帽的自画像》的时候,伦勃朗23岁。他衣着华丽,青春洋溢,双眸流露自信,浑身充满活力。
《拉撒路升天》创作于1630年,取材圣经故事。巴洛克时期的画家对舞台光线都非常着迷,伦勃朗也不例外。这幅早期画作尺幅较小,笔触比较拘谨。
深褐色背景中,从左方斜射进来的神秘光线,把人物框定在戏剧性的三角构图中。耶稣振臂高呼:拉撒路,出来吧!从棺材中坐起的拉撒路,身体僵硬,面无表情,显然还没适应再生的晕眩。他的妹妹惊得脸色灰白,正要俯身看个究竟。
荷兰是17世纪资本主义新兴力量的代表国家,他们通过航海商贸,从非洲亚洲等殖民地获得大量物产,又经过转手贸易,赢得高额利润。嘚瑟的阿姆斯特丹商人为了炫富,纷纷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1632年,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协会,委托伦勃朗为他们的医疗小组画团体肖像,要求每个人都要在画中并肩出现,且各人的服饰上都要标注名字。当然,酬金是AA制,由画中人分别平摊。
虽然为行业协会画团体肖像已成为当时画家的主要经济来源,耿直的伦勃朗却没有曲意逢迎,他从没打算依呆板的陈旧模式完成这张订单。《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最后让大家看到的是:一具手臂皮开肉绽的惨白的尸体堂而皇之躺在画面正中;右边的解剖者目光向上,若有所思;其余人错落排开,姿态各异地散布在浅灰色的舞台高光中。
《夜巡》是阿姆斯特丹射击协会合资请伦勃朗绘制的集体肖像画。着迷于艺术创新的伦勃朗为了表现一种剑拔弩张的骚动情绪、展现一幕即将战斗的空间场景,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的雨露均沾形式,没有遵循人物大小一致的惯例,而是对群像做了前后主次的安排,让所有人都站在与故事协调的不同位置。为了平衡色彩,烘托气氛,他还平添了一个跑进跑出看热闹的小女孩。
这幅挂在荷兰国立美术馆最显眼位置的赫赫巨作,当年可是犯了众怒。有的雇主指责看不清自己的脸庞,有的抱怨身体被前排完全挡住,有的质问没出钱的女孩怎么反而得到最清晰完美的描绘?评审会也说:这是张粗俗不堪不符主流趣味的败作,雇主们完全有理由拒交酬金。
或许是伦勃朗探索绘画真谛的脚步走得太快,他的艺术理念再也无法迎合普罗大众的审美期待。《夜巡》之后,找他画肖像的人越来越少,他自己又从来不是什么理财高手,原来的稿酬花光后,逐渐贫困潦倒,只能借债度日。
《基督与被抓住通奸的女子》绘于1644年。约翰福音记载:一天清晨,耶稣正在圣殿教导民众,文士们和法利赛人带来一个妇人,他们试探耶稣说:老师,这妇人是正在通奸的时候被我们抓住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要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女人,既然如此,你怎么说呢? 耶稣回答:你们当中谁没有罪,谁就先用石头砸她吧!他们听了这话,只好一个接一个默默地走开了。
1656年,伦勃朗被迫宣告破产。但他并没因此放下画笔。生活的不幸和现世的磨难,使他能更深刻地洞悉人性,体察世态炎凉。
《犹太新娘》是他重新解读圣经后,运用丰富的色彩,以厚涂法的方式创作的艺术形象。在一堆耀眼的服饰和两张愉悦的面孔上,伦勃朗游刃有余地展现了自己对古典意象的完美把握。后世的荷兰画家梵高说:我愿意用十年的生命,换取啃着硬面包在伦勃朗的《犹太新娘》前面,坐上两个星期。
《在扫罗面前演奏竖琴的大卫》取材旧约圣经。耶路撒冷的扫罗王被恶魔所扰,心中常常烦乱不堪。他吩咐仆人将会弹琴的大卫找来。每当恶魔伏在扫罗身上时,大卫就为他弹琴,恶魔闻声悻悻离开,扫罗立刻精清气爽。
伦勃朗离世前夕,绘下这张最后的自画像。他用豪放概括的笔触,真实的表现了一张百感交集的衰老面容。63岁他看起来满脸皱纹,那双善于自我审视的眼睛,饱含失落、怀疑、悲悯、疲倦、无奈。
他正顺从地、甚至有几分欢欣地,等待死神的降临。
和伦勃朗同时期的巴洛克作曲家是许茨,他将意大利声乐与德国复调相融合,创作了大量杰出的合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