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佛罗伦萨——圣三一教堂


标签:
圣本笃圣安波罗修湿壁画 |
既然在本笃会的地盘,咱们就先来说说圣本笃。
圣本笃是本笃修会的创始人,公元480年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自幼洁身自好,习惯默观静祷。本笃成年时,正值罗马帝国政治黑暗,宗教纷争,在目睹种种声色犬马龌龊丑陋之怪象后,他看破红尘,舍家弃业全身而退,隐居在偏僻的山村,过严苛自律的苦修生活,试图在神修、智力、体力之间找到最佳平衡,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公元529年,本笃在意大利中部山区建立隐修院,成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者。修士加入本笃会之前需发三愿:不婚娶、守贫穷、概服从。因本笃亦是祝圣弥撒、圣咏弥撒、感恩弥撒的创始人,所以会中修士每天的主要功课便是诵经咏唱;第二重要的则是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余暇时间再誊抄古籍。此后,本笃依此模版又陆续建立了十二座田园牧歌式隐修院。
公元547年本笃魂归天国后,被尊为唱诗班的主保圣人,农民的主保圣人,祈祷时不被恶魔扰乱的守护圣人。
像圣三一这样没什么名气的教堂在佛罗伦萨有许多,在这些被旅行团和游客成功忽略的地方,上帝赐予壁画绘制者与观赏者的礼物是,寂静的空间和仿佛停滞的时间。遗憾的是,殿内无灯无烛,光线昏暗,这组描绘圣母生平的壁画拍摄效果平淡,不如现场感受的百分之一。
画面依次是:马利亚的父母在金门相会、其母晚年得女诞下马利亚、马利亚与约瑟定婚、天使告之马利亚处女受孕、马利亚在伯利恒生下耶稣、东方三博士朝拜小耶稣、小耶稣到教堂接受割礼、全家逃往埃及避难、少年耶稣在教堂讲经、耶稣被捕、耶稣受难于十字架、马利亚怜子、马利亚庇护圣徒、马利亚辞世、马利亚升天荣获圣母桂冠。
路过圣安波罗修教堂那天,太阳很大。教堂立面的粉色墙砖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已经发红,门廊外的小广场则阴影深邃。这座名不见经传的教堂吸引我的原因与前面的圣三一教堂一样:空无一人,壁画惊人。
去这教堂之前,孤陋寡闻的我对安波罗修知之甚少,回来查资料才知,原来他与大主教奥古斯汀、教皇国建立者格里高利、圣经译作者哲罗姆齐名,被誉为基督教会四大圣师之一。
安波罗修生于340年,父亲是罗马帝国驻德国高卢的总督。父死后随母亲返回罗马学习文学和法律,374年任米兰总督。两年后,米兰主教去世,为平息继任人选之间的纷争,安波罗修亲自到教堂维持秩序,却因口若悬河才德出众为人钦佩,竟被意外推上主教宝座。
在担任主教的几十年中,安波罗修著有《论神职人员的使命》、《论信德》,并编写了圣经考证、神哲学、神修学和圣歌等多种书籍。他以直言无忌谴责不法官吏,不遗余力攻斥异端邪说而闻名。并主张教会不属于国家,但有权受国家保护;皇帝在教会之内,但不在教会之上。392年,他成功游说罗马皇帝定基督教为国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