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2019-05-23 12:32:51)
标签:

圣马可修道院湿壁画

吉兰达约

安吉利科

马可生平

         陈老师老早说过:如果你在佛罗伦萨只有一天时间,建议去“圣马可”,那儿的13世纪到15世纪湿壁画,最能折射出画家对上帝的虔诚。

这座由圣马可教堂和修道院改建的博物馆,外观很普通,属于走过路过容易错过的那种。开放时间也有点烧脑,诸如每月的第一、第三个周日闭馆,第二、第四个周一闭馆,每周六和每周三下午闭馆……去年一个朋友在佛罗伦萨小住三天,被圣马可赏了两碗闭门羹,临了也没进去成,恨得牙痒痒。我数学不好,日子过得糊涂,懒得去算今天是本月的第几个周日或周一,干脆周二起个大早,去把这香饽饽先吃进肚子再说。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这博物馆在12世纪原是一所本笃会修道院。1418年,号称“上帝猎犬”的多米尼克修会,指责本笃会修士没有严格遵守清规戒律。恰好美第奇家族的创始人科西莫正希望在佛罗伦萨建立一个严格的修会制度,以消灭不听话的反对派。科西莫鼎力支持多米尼克修会,不仅出资4万金币,让建筑师按文艺复兴风格重新改造了整个修道院和教堂,更在1435年,让多米尼克修会正式接管了圣马可修道院。

 翻新后的大殿和教堂两侧名家名作荟萃,最醒目不过后墙这幅巨型湿壁画《最后的晚餐》。画家吉兰达约曾做过少年米开朗基罗的老师,与同时代的波提切利相比,他是位技法结实画风传统的老好人。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穿过修道院的开放式回廊上到二楼,安吉利科的《天使报喜》正面相迎。画家特意配合周围的建筑特色,把现实生活的场景反映到古老的宗教传奇中。他假设自己和圣母是同时代人,亲眼目睹天使在楼下的花园里,向拱廊中正阅读圣经的马利亚报喜。禀报者和受胎者的面容是那样平静安详,你的心随即会被一片温暖的柔光烫平,相信这世间一切皆有可能。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基督教在欧洲有上千年的传播历史,教会因社会地位特殊,比较容易造就人才,神职人员中不仅有哲学家、神学家和星相学家,还有文学和艺术家。意大利专为教堂绘制壁画的修士不少,但能够难摆脱固有格局创新立异者寥寥无几,安吉利科算一个。他从20岁加入多米尼克修会后,就一直在修道院从事壁画与圣像画的制作。

圣马可翻新后,安杰利科把自己关在这里整整九年,日复一日起早贪黑,为每间小小的禅房绘制一幅小小的壁画。虽然多米尼克修会的教义很激进,又热衷于苦修和鞭刑,但安杰利科修士却是位温柔谦卑的义人。他在给见习修士的七个祈祷间里,画了圣多米尼克的传奇一生;在给转正修士的二十个冥想室里,画了耶稣基督的传奇一生。还让历代著名圣人的形象,出现在所有重大事件发生现场,通过圣徒与基督的深厚联系,表现出信徒为修行奉献、为教义虔诚的决心。

    走廊两侧的房间最多能站下三人。圆拱屋顶,圆拱窗户,圆拱素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出进有序,悄无声息,生怕打扰了墙上神情肃穆的画中人。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安杰利科描绘的是传统宗教故事,色调淡雅画风简洁,然而,犀利的寓意,精妙的透视,惊悚的构图,却带有明显的神秘主义倾向。这种将无形信仰解构成有形图案的手法,前卫新颖,是那个时代其他画家所不可及的。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在走廊尽头的阴暗处,有疯狂神父萨佛纳罗拉住过的房间。这位肤色黝黑长着鹰钩鼻的人,是反文艺复兴的极端宗教分子,他在1475年成为多米尼克会修士,1482年被梵蒂冈派来圣马可修道院向修士们教授逻辑与伦理学。偏偏他很没逻辑地看到许多幻象,说有声音告诉他末日审判即将到来,天主教需要清除异已,而他就是被上帝选中来行此事的软差大臣。在萨佛纳罗拉的蛊惑下,佛罗伦萨人于领主广场点燃熊熊烈火,烧掉了大量被认为有罪的艺术珍品。

1498年,萨佛纳罗拉被圣佛朗西斯科修会挑战,要求对他行火刑以验证其预言,心无底气的萨大师只得承认所有幻象和预言都是自己编造的。最后,这臭名昭著的骗子被绞死在领主广场,在自己点燃的“虚荣之火”中化为灰烬。这事曾在《波提切利的前世今生》和《米开朗基罗的执著肌肉》中有提过。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最后,让我们在圣马可博物馆听听圣马可的故事。

       马可是耶路撒冷人,传说“最后的晚餐”就是在他家举办的。据《使徒行传》记载,马可受洗于彼得,是其十分倚重的徒弟,被他称为“我的儿子”。耶稣死后,马可家成为早期基督徒的临时聚会地,他也成为彼得的得力助手。在随彼得去罗马传教期间,年轻的马可根据彼得的叙述撰写了《马可福音》。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为坚定信徒们的信仰,马可也行过系列奇迹,在丁托列托的作品《圣马可的奇迹》中,一群人正在虐待一名奴隶,马可突然从天而降,直接从画面正上方倒栽下来,拯救了那危在旦夕的人。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彼得后来派马可到埃及传教。公元57年,马可因号召民众信奉基督,在亚历山大城被捕。刽子手用带刺的棒子将他击倒后捆绑在石子路上拖行,直至遍体鳞伤气绝身亡。信徒们随即沿途将马可的碎骨烂肉收集起来,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用这些零星破碎的“圣物”治愈了许多人的顽疾绝症。

在拉斐尔的笔下,马可骑着飞狮升入天界后,仍不忘为圣母子宣读福音。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公元829年,一位意大利商人将马可的遗骨从埃及盗运至威尼斯,为他兴建了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这位以色列的基督徒,从此成为威尼斯的主保圣人。如果你去到那座水城,会发现手持福音书的马可和他有翼的狮子无处不在。此外,因马可曾为彼得当过秘书,又见证过耶稣被捕,他也是文书及公证人的主保圣人。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暴走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