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2019-01-31 18:18:29)
标签:

贫穷与美丽

石柱和浴场

丢弃与寻找

现实和理想

天堂电影院

       切法卢地处三角形西西里岛的北面角尖,是一座建筑在怪石嶙峋的火山岩上的小城。公元前3世纪,它是属于古罗马的渔村。
       公元535年,它被拜占庭统治。
       公元965年,它被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征服。
       公元1060年,它落入诺曼人之手。
       12世纪,它成为那不勒斯王国的一部分。
       18世纪,它被波旁王朝占领。
       19世纪,它并入意大利联合王国。
       千百年来,人民艰难度日,勉强求生,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排在西方世界最穷困者行列。但上帝是公平的。这弹丸之地奇迹般地逃过了火山和海啸的摧残,让大量在诺曼王国时期定型的建筑得以保全。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公元五世纪,切法卢曾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两千多年过去,现在余存的,仅有这扇面海而立的斯卡拉门。
       眼前的第勒尼安海并不蔚蓝,老天爷搭拉着一张臭脸;空气中那层鸽灰色薄雾,像火山爆发前的一个警告;阵雨在人们的脸颊和衣服上,留下斑斑点点的污渍......别说,大部分欧洲人将这类状况视为福利,他们坐在落满鸟屎的石梯上看书,躺在混杂垃圾的粗沙上等太阳,无比适意。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湿润的气候,淳厚的古风,使切法卢成为欧洲人钟爱的休闲地。当然,也是意大利电影人偏爱的取景地。
        你看过《碧海蓝天》、《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吗?还记得明晃晃的阳光把小巷照得光影斑驳的样子吗? 记得海边白墙红顶的小屋和新月形的沙滩吗?记得洛卡山峭壁下那片寂静的幽蓝吗?记得多多拥吻艾莲娜的临海平台吗?
        意外的是,当我向当地人询问《天堂电影院》的取景地在哪里时,竟没有一个说得清楚。人家不在意这个,而且奇怪你怎么会比他们还在意这个。
       正如阿尔弗雷多所说:天天待在这个小镇上,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你会相信事物永远不会改变。然后你离开,当你回来时,一切都变了。你与这土地的联系已断,你要找的东西不在了,原先属于你的也不复存在。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切法卢主教堂应该是小镇最气宇轩昂的建筑了。既有坚固的诺曼式双塔,又有精巧的阿拉伯拱窗;内殿用西西里特产的粉红色大理石作基柱,穹顶装饰着金光闪耀的马赛克组画。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沿长长的螺旋状石阶下至低于平面的洼地,有一座修建于中世纪的露天浴场 ,专供女人使用。空气凉爽,树影婆娑;清澈的泉水从一级一级的阶梯状石槽里漫出,经由饮水池、洗浴池、涤衣池,归入大海。 
        希腊人习惯依柱思考,因此留下了各种石柱;罗马人爱好饮酒泡浴,因此遗下了浴场无数。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从火车站通往海滨的每一条小巷都彩旗飘扬。简朴的居民楼窗外晾晒的床单衣物,场面恰似老上海石库门弄堂那般壮观。与魔都的区别是,西西里人不用竹竿和衣架,轻到花手帕,重到牛仔裤,一律用夹子固定在绳索上。街道窄小,当东风刮起的时候,对过的衬衣便飞起来和邻居的夹克牵了手,未及亲热,又被一阵西风吹散,各回各家。
        在招摇过市的“万国旗”嘉年华下,是默默吃饭的中年男人。他守着一片小小的店铺,出售当地风景明信片和手绘地图。他没看过《天堂电影院》。只去过一次罗马。他不兴奋,也不低落。
       我的问题让他的勺子在空中停顿了零点五秒钟。
       生活不好。也不坏。他说。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西西里流水——切法卢


<天堂电影院>主题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