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邏粒风情

(2013-05-27 23:05:32)
标签:

游记

高棉民族

扶南王朝

真腊王朝

柬埔寨

     近来频频传说吴哥窟将因地质下陷而关闭,为免给自己留下遗憾,顾不得什么雨季旱季了,约上三朋四友,匆匆成行。飞行四小时后降落吴哥遗址所在的邏粒市,过海关时,一个身材瘦小长相猥琐的男人名正言顺向中国游客索要小费,如有不情愿者,拒绝入关。有人对他的无理行为提出异议,他把护照扔出来让你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还气呼呼的用高绵语骂骂咧咧,我还以为他不懂中文,没想到他突然抬起头来,小眼睛冷漠地直视对方,用标准的普通话喊:小费!

    其实也不算什么,一个人只收1美金而已,想来谁也不是真舍不得这几元钱,只是不服这个理:小费不是被索取的!况且海关是一个国家的门面,怎么可以为了钱这么厚颜无耻?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对白种人敬畏有加,对友好邻邦却怒目而视,一副“不宰白不宰”的表情。在无奈的同时我也有点担心,不知道在接下来的行程里还会遭遇到什么不可理喻的事。

邏粒风情

 

 

出得海关,只见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碎絮般的白云,在广袤的田野上投映下浅浅的阴影,目之所及的是一片令人心清气平的绿,刚才的不快一扫而光。

邏粒风情

 

 

笔直的酸枝、名贵的沉香、繁茂的橡树、如伞的菩提,与其说这是一座城市,不如说是一所庄园。

邏粒风情

 

 

      狭窄的乡间小道在树林中蜿蜒延伸,一棵紧挨着一棵枝条交错的树木搭建成一条洞穴般的林荫道,红土铺成的小路在树荫映衬下一尘不染。邏粒的干净整洁在东南亚众多旅游城市中应居首位。

邏粒风情

 

 

      久居花室不闻花香,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天天看到的风景,我们对亚洲的了解常常不如欧洲,也是这个道理吧。多年前在中国与柬埔寨的蜜月时期,西哈努克亲王曾作歌一首表达敬意“啊,敬爱的中国啊,我的心没有变,它永远把你怀念!呵,亲爱的朋友!我们高棉人哪,有了你的支持,就把忧愁驱散。”歌中提到的高棉,并非一个地区,而是一个民族,高棉语为当地的通用语言,官方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高棉民族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公元3世纪至6世纪,与中国有密切的商贸往来。那时候这片土地名扶南。扶南国信仰印度教,船泊业非常发达,中国曾向他们拜师学艺。
    大约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扶南王朝被真腊王朝取而代之,真腊国王在现在的吴哥遗址上建都,并在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成为东南亚最牛的王国。在高棉帝国的鼎盛期,版图包括现在的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国、老挝和越南。

邏粒风情


      树大招风,当时的元皇铁穆尔打算干掉这个强劲的邻居,顺带将整个东南亚收入中国版图,于是在1296年派遣以周达观为首的使节团到真腊国踩点。身兼重任的周达观在这个风情万种的热带国家呆了整整一年,对真腊国的人口、风俗、建筑、军事等都作了详尽的记录。真腊女子的服装及佩饰、曼妙的身段及变幻无穷的兰花指,令从中国北方来的一帮糙老爷们神魂颠倒,他们中的一些人因此留了下来,再也没离开。不知现在柬埔寨的60万华人中有没有一部分是那些使节的后代,但显然汉语对当地人来说显然并不陌生,几乎连三岁小孩也能说上几句。

邏粒风情

 

 

      月满必亏,盛极则衰。1431年,真腊国被泰国的暹罗族灭掉,更名为邏粒。同样,中国也由元朝改换为明朝,自大的明朝政府将邏粒鄙称为柬埔寨
    1863年柬埔寨被法国殖民。1953年宣布独立。1975年至1979年赤色高绵管治时期,这里经历过20世纪最惨绝人寰的杀戮,在疯狂的权利争夺中上百万平民命丧黄泉,据说直到90年代邏粒仍是雷区密布,令观光客步步为营如履薄冰。
    在田间劳作及寺院礼拜时遭地雷致残的幸存者依赖国际救援组织的帮助及游客的布施度日。

邏粒风情

 

 

邏粒每年的雨季和旱季各占一半,为防雨季时洪涝成灾,旱季时农田干裂,真腊王朝时期这里开始修建大型的蓄水池,作为雨季时的储水及排水之用,同时亦解决了旱季时居民用水和农田灌溉之需。

邏粒风情


 

邏粒风情

 

 

每一座寺院外围都有至少两个四方水池,据说这水池还有治病的功效,热带人本身就爱水,小孩子干脆整天赤裸,动辄就跳进水中,摸鱼、洗澡、健身,一举多得。

邏粒风情

 

蓄水池中种满莲花,设计者有相当雅致的审美情趣,想想看,当雨季来临时,满池清水上漂浮着朵朵红云,倒印着月升和日落,肯定妙不可言。可惜这样的景象很难看到,往往是花蕾刚刚形成,就有人跳进池中尽数摘去,边摘还边吆喝“新鲜的莲花罗,1美刀一枝哟!”

邏粒风情

 

所谓江山轮流坐,曾经有过灿烂文明史的柬埔寨现在是东南亚发展最落后的国家,几乎完全没有工业,在邏粒甚至连农业都薄弱得很,大部分土地是荒芜的,难得看见一片稻田。

邏粒风情

邏粒没有胖人,鸡呀狗的都超苗条。有人说当地人养的不是食用鸡,是斗鸡,瘦归瘦,有肌肉。

邏粒风情

 


    难道这里的牛也是用来斗的吗?为何亦是皮包骨头?

邏粒风情

 

 

蒸蒸日上的旅游业并没给邏粒人带去多少经济效益,贫穷是这里的常态,失学的儿童喜欢聚焦在各个景点向旅客索要零食或零钱,他们的优势是自小能讲多国语言。

邏粒风情

 

得到糖果的女孩喜滋滋双手合十道谢。

邏粒风情

    午后的闷热让这个骑坐在古建筑上的男孩无精打采,他一副不抱希望的样子对路过的人念叨:给点钱吧,给点钱吧。虽然东西到手后也会礼貌致谢,小脸上却没有一丝喜悦,这个不快乐的生命令人唏嘘。

邏粒风情

 

更多的儿童在售卖廉价工艺品。稚嫩的嗓音、破旧的衣服、警觉的眼神……让人只想尽快逃离。

邏粒风情

    比较起来,躲在遗址的某个角落安静作画的儿童更容易让人接受。他们用廉价的丙烯颜料对周边景物作简单的程序化描绘,一天可以画好几张,一张2美刀左右。且不说画得好坏,至少这种生存状态是向上的,且不会对任何人造成困扰。

邏粒风情

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会送孩子去读书。学生一律身着上白下蓝的校服,脚上有鞋穿,可用自行车代步,但他们的面部表情极为严肃,似乎小小年纪便背负了某种使命。想想也是,一年到头,每天四趟,他们要在毫无遮挡的烈日下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怎么轻松得起来。

邏粒风情

 

寺庙里做生意的妇人劝过路的少女买一根手编绒线,说这是菩萨祝福过的红线,会帮你牢牢拴住爱人的心。

邏粒风情

    售卖香蜡纸烛的老人面对镜头目光淡定,脸上似笑非笑,似乎已经参透一切。

邏粒风情

 

公元14世纪以后,真腊国王在繁华过后归于沉静,对生命本质的领悟使他向悲悯慈善的佛教靠拢,印度教在真腊渐渐衰落,大乘佛教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佛教仍为柬埔寨95%以上的居民信奉的国教,在邏粒的每一处景点都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侣,他们或默默伫立,或踽踽独行,醒目的橙色袈裟是幽暗的吴哥建筑上最明丽的点缀。

邏粒风情

邏粒风情

    民以食为天,在邏粒除去观看古迹之外,最吸引人的恐怕要算美食了。口碑好的小餐馆都藏在邏粒简陋的小巷深处,这里有原汁原味的高绵茅屋,昏暗的煤气灯和让人恍惚的背景音乐。

邏粒风情

    被法国殖民过的高绵人很会做西餐,我们点了当地啤酒、鲜榨果汁、烤鲷鱼、煎牛排和蔬菜、甜点,一大堆足够让四个人酒足饭饱的东西,才差不多25美金,价值人民币150左右,名副其实的价廉物美。

邏粒风情

    最值得称赞的是这道用茄子做出来的传统高绵菜,无论从外形还是口味上,都已经可以归于美学范畴,售价仅3美金。

邏粒风情

    饭后,笑咪咪的服务生还会送上一盆清香的柠檬水给你洗手。
邏粒风情

 

当地人不爱信用卡,流通货币是柬埔寨瑞尔和美金,1 美刀等于4000柬埔寨瑞尔。

邏粒风情

    入夜后,老市场的路边摊会推出一些特色小吃,这种架在火上烤出来的红苕饼1000柬埔寨瑞尔两个,非常香甜。

邏粒风情

    很多人对老市场的手绣、泥塑和香熏感兴趣,我却看不出来有什么新意,同丽江的旅游纪念品差不多,价格也并不便宜,倒是觉得满大街的鱼疗比较有特色。一整只大鱼缸放在地上,花5美金就可以让鱼儿们在你的脚上猛啃1小时。

邏粒风情

    当地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大象和小三轮,没见过出租车。坐在高高的象背上,视觉效果与平地上完全不同,有帝王般的优越感。

邏粒风情


不过大象行动笨拙迟缓,不如小三轮灵活快捷。这种被当地人称为“突突车”的交通工具几乎占据了邏粒的整个市场,无论何时何地,招手便到。

邏粒风情


 

星星高高点缀在晨曦初现的空中,几片浮云游移在尚未完全隐去的弯月旁,凉爽的小风吹拂着路边高大的景观树。坐在突突车上,听着来回摇摆的树叶窃窃私语,看着远方渐渐红起来的辽阔山陵——这是清晨五点半,邏粒一天中最好的时光。

邏粒风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