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拉赫位于莱茵河的左岸,这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迷人古镇,以悠远的葡萄酒传统而闻名。这里保留着许多建于16世纪的老式木条结构房屋,夹在其间的青石子路小路曲折而悠远,小路两边的庭院里,闲适的游客好像已经在当地呆了一辈子似的,安分守己地默默品尝着房东的自制葡萄酒,完全不在意今夕何夕。

山顶上的斯塔莱克古堡曾在1689年被入侵的法国军队所毁,现在已改建成一家迷人的五星城堡酒店。想象一下手执香醇的葡萄酒,站在酒店阳台上观赏莱茵河的情景吧,只怕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啦。
半坡上,哥特式的维尔纳小教堂遗址是巴哈拉赫的标志,它已然坍塌了400年,却依然美丽动人。

莱茵河是浪漫主义者的诞生之地,不知多少文艺巨匠,面对静静流淌的莱茵河水,听着风声水声在耳边呼啸,写下不朽的传世篇章。眼前真实的景色与小说中的城堡和墓地、诗篇中的水妖传说,凝聚成如歌的慢板在心里流淌,梦幻与现实浑然一体。
莱茵河畔西岸山上红色的古腾费尔斯城堡。延绵的河谷和神秘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演绎了许多传奇,几个世纪以来,为无数的作家、画家和音乐家提供了灵感。
莱茵河在这一地段的河幅最窄,而且多急转弯,河底礁石丛生,迎面扑来的是一百多米高的峭壁,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凭据这里的地貌和传说,谱写出著名诗篇《罗累莱》。诗中诉说一位叫罗累莱的少女因情人负心而投河自尽,死后化身人鱼女妖,常在夜里立于莱茵河边的巨石上,梳理着长长的头发,用夜莺般婉转的歌声迷惑过往船只,引得船夫迷失本性,触礁而亡。
“不知缘何我竟如此悲伤,古老传说始终萦绕心上。”
莱茵河地区最大的城堡遗址——莱茵费尔斯古堡,它始建于1245年,曾经是一所军事要塞。在弱肉强食的年代,也许只有将自己关在城堡内才是安全的,没有敌人时,在巨大的城堡里自成一体,敌人来了,城堡便成了最坚固的要塞。但,什么又敌得过岁月的侵蚀呢?今天剩下的也不过是一堆令人感叹的庞大废墟。

莱茵河是德国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欧洲仅次于伏尔加和多瑙河的第三大河,全长1320公里,其在德国境内长达867公里,被称为德国的“父亲河”及“命运之河”。
莱茵河沿途风景最美的一段是在它的中游,从吕德斯海姆到科布伦茨长约60多公里的河段最能代表莱茵河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为保护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这一段莱茵河上没有架设桥梁,往来两岸都靠轮渡,这使莱茵河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河道。然而,虽然众多航船在河上来来往往,却听不到一声马达和汽笛声,严谨的德国人显然懂得怎样用心看顾这一份远古时代的静谧,以及这一处处如诗如画的古老城镇、一片片碧绿喜人的葡萄庄园、一座座屹立高地的城堡遗址。
洛希,一座有秀丽田园风光的河滨小城,哥特式的圣马丁教堂是城中名胜。
水中的白色普法尔茨古堡建于14世纪,原是河中收盐税的关卡,普法战争中普军曾以此为桥头堡渡河打败了法军,从而使这座古堡威名远扬。
圣高阿豪森,主要经济来源是葡萄种植和酿酒业。
圣高阿豪森镇山上有著名的猫堡,建于14世纪。这座花费十五年时间建成的城堡原本是用来守护圣高阿豪森镇的军事要塞,和平时期才逐渐被改建成可以居住的城堡。
既有猫堡必有鼠堡。传说山下的鼠堡是由一位吝啬的大主教修建,因建筑外貌和主教德行都獐头鼠目而被人厌恨,为了镇住这个多行不义的主教,才有了后来的猫堡。
奥伯威舍尔镇,其最显眼之处是河边高耸的石堡公牛塔。
圣高阿镇位于圣高阿豪森的对岸,于公元6世纪由圣徒高阿所建。圣高阿曾在这里对贫穷者行良,向过往行人提供免费食宿,此镇因此得名,它曾是莱茵河边设防牢固的政治文化中心。
离开莱茵河水域,沿着盘山老路向科布伦茨行进,绚丽的落霞映衬着起伏的丘陵,整洁安静的农场上,马儿在享用它的晚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