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摸神迹(下)

(2011-05-21 16:38:57)
标签:

耶稣神迹

耶路撒冷

苦伤之路

 十四,苦伤之路

    为纪念耶稣,后人将他当年背负十字架走向各各他山之路称为“苦伤之路”,并将其行走过程中发生的每件事之处定为一站,每一站都建有一座不同的教堂,有西腊东正教的、罗马天主教的,也有亚美尼亚基督教的。在宽厚仁慈的耶稣基督的荣耀下,每个不同的教派都怀着同一样的虔诚来此敬拜纪念他们心中的神。

触摸神迹(下)

 

    

    定罪堂;当年罗马巡抚彼拉多审问耶稣之地。耶稣被捕的第二天早晨,早就对耶稣传道和洁净圣殿怀恨在心的犹太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从大祭司该亚法的地牢捆绑去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

触摸神迹(下)

     

     冷漠愚昧的罗马士兵把耶稣带进衙门,脱了他的衣服,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他头上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

触摸神迹(下)

    知耶稣无辜的罗马巡抚并不想置他于死地,但利益和权柄深受威胁的犹太官贾富商们却宁愿巡抚释放罪行深重的杀人犯,也不肯放过耶稣,他们齐声吼叫“钉死他!”巡抚彼拉多在众人的声音面前退却了,把耶稣交出去,任由他们处置。于是,耶稣被押出荆冕堂,背上十字架,步上苦难之路。

 荆冕堂;耶稣曾在此被鞭打和戏弄。

触摸神迹(下)

   
   发光教堂;耶稣背负沉重的十字架,在此被石头所绊,第一次跌倒。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亚美尼亚教堂;耶稣在此遇见母亲马利亚;圣母眼见爱子遭此大难,有如万箭穿心。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行至此处,筋疲力尽的耶稣以手扶墙,冰凉的石头留下他深深的手印。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从乡下来的义人西门路过此地,被差役抓住,将十字架搁在他肩上,叫他跟随已不堪重负的耶稣。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维罗妮卡教堂;传说一名叫维罗尼卡的女子曾在这里用手帕替耶稣擦汗,手帕便印上了耶稣的脸容;维罗尼卡伤心而绝后,这方手帕作为耶稣时代的重要圣物,被梵蒂冈收藏。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死亡告示审判门;耶稣在此第二次跌倒。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耶稣行至此处,见许多百姓跟随,内有好些妇女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呀,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再次预示了耶路撒冷和犹太人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厄运。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耶稣第三次跌倒之处存放着许多沉重的十字架,长宽不少于2米,重量不低于20公斤,是按耶稣当年所背负的十字架大小定做的,每天有许多虔诚的信徒由荆冕堂跌跌撞撞地背了十字架到此,他们重走当年基督的“苦伤之路”,希望以肉体的痛苦减轻心灵的忧伤。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十五,钉死

     圣暮大教堂;公元四世纪初,罗马大帝君士坦丁在母亲的影响下皈依基督教,感动于基督精神的君士坦丁委托母亲海伦娜到耶路撒冷寻访耶稣圣迹。

    据称,海伦娜在这里发现了钉死耶稣的十字架,并将此地确认为耶稣受难地和埋藏地。她下令以耶稣墓地为部分地基建造一座教堂,这便是现在的耶路撒冷郊外骷髅地的圣墓大教堂这座巍峨的建筑分为三部分,包括圣墓上的复活教堂、宏伟的长方形的受难教堂和岩石上的十字架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受难教堂。 耶稣所有的衣服连同内衣都在此被兵丁们剥去和瓜分。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面对把他钉上十字架的残暴刽子手,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圣墓大教堂中有许多神迹遗址和遗物,其中包括被耶稣鲜血染红的岩石以及竖立十字架的洞孔。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下午三点,受尽折磨的耶稣在骷髅地殉难,他将他的灵魂交付给了神。

    那一刻地动山摇磐石崩裂,耶稣为救赎人类所受的苦难结束了,他用他的血和生命为我们的罪担当了刑罚。

触摸神迹(下)

 

      许多追随耶稣的信徒眼见基督受难而死,捶胸蹬足却无能而力,其中一位名叫约瑟的善良义人勇敢上前恳求巡抚彼拉多允许他收存耶稣的遗体。

    约瑟和耶稣的亲友们将他的遗体从十字架上小心取下,按犹太人的规矩涂抹上香膏、裹上洁净的细麻布。

    那块曾存放耶稣遗体的石板被后人尊为“圣体石”,它祭放在圣墓大教堂的正中央,据说耶稣的遗体曾被存放在此前来瞻仰的基督徒不断的亲吻和抚摸使这块普通的石板变得光洁锃亮,像一方散发着神奇光芒的玉石。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圣墓大教堂的圆形大厅中央,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洞穴的遗址。建筑大教堂时,洞穴遗址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将圣墓建在堂中之堂的一个小密室内。

触摸神迹(下)




      曾安放过耶稣遗体的墓穴。据福音书记载,耶稣的遗体被安放在从坚硬的磐石开凿出来的新坟里,洞口以巨大的石块堵上。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十六,复活

        复活教堂是圣墓大教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耶稣复活后就是由这里出来的。

        耶稣死后的第三天,信徒们来坟前悼念,见洞口的巨石已被移开,墓穴里只余下裹尸布和头巾。抹大拉的马利亚正在惊惶哭泣,耶稣就向她显现了,他请她转告众门徒:我将进入父亲的天国。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复活后的耶稣又向除犹大之外的十一个门徒显现,为使他们对上帝的神迹毫无怀疑,他引导门徒用手指触摸自己手上和肋上的伤口,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末了。”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提比利亚位于加利利海西岸,因其揉合了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与现代度假胜地的乐趣而著名。复活后的耶稣曾在此第三次显现。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彼得教堂建于1933年,位于提比利亚海边。为纪念复活后的耶稣呼召门徒彼得而建。

触摸神迹(下)

   

    据《约翰福音》记载,彼得三次不认主之后,痛心懊悔无地自容,自认不配再做耶稣的门徒,于是回到提比利亚重操旧业做渔夫,但复活后的耶稣不但原谅了彼得的畏惧和软弱,还又一次在此施展神迹,为一无所获的彼得网捕了一百五十三条大鱼。

      彼得教堂外,树荫下的“基督之桌”。相传复活后的耶稣曾在这张桌子上与门徒们一起共进早餐。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早餐之后,面对满桌美食,主耶稣问彼得:你爱我比这更多吗?彼得回答:主啊!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

    耶稣第二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彼得回答:主啊!是的,我是爱你的。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过了一会,他第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因为主再三询问,彼十分忧愁,他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
    耶稣用这种独特的方式确定彼得坚定的信仰及发自内心的爱,并郑重地把牧者的担子交付给他。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耶稣复活四十天后,在为门徒们举手祝福时,突然身体离地,飘然上升。

     天使降临,对惊喜仰视的信徒们说: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

触摸神迹(下)

 

触摸神迹(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出埃及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