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埃及记

(2011-06-08 19:18:03)
标签:

尼罗河

红海

西奈半岛

尼泊山

迦南美地

     埃及土地中95%是无人居住的沙漠,上帝唯独把肥沃的河谷平原赐给了尼罗河流域。                    

出埃及记                               埃及开罗

   

    尼罗河像一条生命之藤伸延在荒凉的撒哈拉沙漠上,用它的乳汁哺育了古老的埃及文明:金字塔、木乃伊、象形文字和太阳历,这些古埃及的文化结晶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中极为珍贵的部分。                            出埃及记                              胡佛金字塔
    

     据圣经旧约记载,三千多年前,以色列的祖先来到埃及,用智慧帮助当时的法老战胜了饥荒,并在富庶的尼罗河谷繁衍生息。                                       

出埃及记                                         开罗郊外

   
  公元1447年,埃及的
新任法老对以色列人生养众多和繁荣强盛深为惧怕不安,他矢口否认这个外来民族对埃及曾经有过的贡献,并开始压制、奴役和迫害以色列人出埃及记                        埃及博物馆法老雕像。

     摩西以色列人的先知,他在耶和华的召唤下挺身而出,手握神赐予的手杖,带领已沦为奴隶的以色列百姓逃出埃及,奔向上帝应许给他们的迦南美地。

出埃及记
    

      为逃避埃及军队的追杀,摩西按耶和华神的旨意领百姓在旷野中绕道而行。

    “日间,耶和华在云柱中领他们的路;夜间,在火柱中光照他们,使他们日夜都可以行走。日间云柱,夜间火柱,总不离开百姓的面前。”

出埃及记


  
   红海是位于亚、非之间的陆内海,因海底生长着暗红色藻类物质,使水面呈现出奇异的红色,故而得名。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红海
   

      3000多年前,从埃及步行到迦南美地要跨越沙漠、山地和海洋。埃及法老的军队在红海东岸追上了艰难行进的摩西队伍,面前是红海的滔天巨浪,背后是法老的凶残军队,千钧一发之际,摩西接到耶和华启示,以手杖将海水分开,劈出一条旱道,水在旱道两边象围墙一样高高耸立,以色列人顺着这条旱道行走,“海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垣”,使他们顺利到达彼岸,踏上了西奈的土地。耶和华随即令摩西用手杖将海水合拢,使追赶以色列人的法老军队全部被海水淹没。

出埃及记
    

    过了红海,摩西率领以色列人继续向前,进入西奈半岛。这是一片连接非洲和亚洲的三角形半岛,其95%的土地是干旱贫瘠的沙漠。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西奈旷野
    

     以色列人在烈日暴晒下走了三天,缺水少粮,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叫玛拉的地方,可这里的水却苦涩得连畜牲都不能饮用。                                 

出埃及记                                         玛拉小村

    

    百姓开始向摩西发怨言,摩西再次呼求上帝的帮助。耶和华指示他将一棵树放入苦水中,水立刻就变甜了。耶和华告诫以色列百姓要信服和仰靠神,不能在艰难中软弱失德,只有坚定的信仰和面对困苦的无惧决心,才是得胜的唯一法宝。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玛拉村少年

            玛拉村现存的几口老井,传说为摩西当年所挖掘。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据圣经记载,三千多年前,在西奈旷野的以琳地区曾拥12股泉水和70棵棕榈树,以色列人曾在这里安营扎寨。

出埃及记

 

 

     如今,以琳仍因地下水丰富被誉为沙漠绿洲,是西奈旷野中稀有的适合人类居住之地。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西奈半岛即圣经旧约中记载的西奈之地,是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前往迦南美地的必经之路。这里没有河流,属于沙漠型气候,人烟至今稀少,造型奇特的红色山丘在半岛深处延绵不绝,沙漠公路两旁的地表如月球般沉黙寂静,好似中间的三千多年从未有过,一切皆在昨天,一切皆在眼前。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西奈之地
        

      以色列人出埃及四十五天后,来到以琳和西奈山之间一个叫的旷野。

出埃及记

     

    因粮食短缺,心力交瘁的百姓又开始抱怨摩西,说以其这样饿死还不如死在埃及。耶和华对摩西说:“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告诉他们说:到黄昏的时候,你们要吃肉,早晨必有食物得饱,你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这天晚上,果然有无数鹌鹑飞来,以色列人营地四周全都落满了鹌鹑,他们可以饱餐野味了;早晨,在营地周围的地面上又出现许多形状如雪片、味道似蜂蜜的小圆物,这是耶和华赐给众人的名为吗哪的食物。

     以色列百姓藉着这些从天而降的美食得以生存。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以色列会众按耶和华的吩咐离开的旷野继续前进,在一个叫利非汀的地方安营。

出埃及记

    

     百姓因为没有水喝又开始与摩西争闹,抱怨他把众人从埃及带出来受苦,长期的劳累奔波和缺水少食耗尽了民众的信心,狂躁的百姓几乎要拿石头将摩西打死。

     摩西只得又向上帝呼求,于是,耶和华命他用手杖击打磐石,磐石中立即有水流出来,百姓得以解渴。

出埃及记                              磐石涌泉之处。
  

    西奈山位于西奈半岛西部,海拔 2285米。此后数千年来演化出无数传奇的“十诫”石板、存放石板的约柜、精金制成的灯台以及华丽的帐幕等圣物都在这里诞生,西奈山因此而成为所有基督徒心中的圣地。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西奈山
    

    据圣经旧约记载,耶和华曾于火中降临西奈山山巅之上,亲手在石板上刻下“十诫”作为约束以色列人的律法和诫命。
     摩西从上帝那里接受了“十诫”法规和戒律,并以它们作为以色列百姓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律法,整顿了以色列人的宗教仪规和社会制度。
出埃及记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养精蓄锐期间,他们的领路人摩西独自上山接受上帝的旨谕,他在西奈山顶呆了40个昼夜。

出埃及记

 

 

     这四十天里,“耶和华的荣耀在山顶上,在以色列人眼前,形状如烈火。”

出埃及记
   

     西奈山日出。它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全球25个最激动人心的旅游项目”第三名。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因西奈山地处远离城市的大漠深处,山道崎岖险恶,气候寒冷刺骨,故而到此参拜日出,成为许多基督徒效仿摩西信靠上帝的信心和磨练自身坚定不移毅力的心愿。当太阳升起之时,阳光洒落之处,原本淡黄的山体泛出红晕,渐渐演变成火一般透明的暖红,上帝借大自然之手再次在人们眼前显现了奇迹,令四周死寂的山脉充满生机,令所有朝圣者脸上布满霞光。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

 

    尼泊山位于现在的约旦马德巴市北面,海拔870。山顶上耸立着一架巨大的钢制盘蛇十字架,象征耶和华赐予摩西的神奇权仗。

出埃及记 

 

     犹太教的创始人摩西在基督教中是仅次于上帝和耶稣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六大使者之一,因此尼泊山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宗教信徒和各方游客前来朝拜、观光。现在的尼泊山上,摩西时代的遗迹已荡然无存,只有山崖边一棵挂满白色纸条的橄榄树在风中轻轻摇动,似在对这位伟大的先知致以无声的敬意。

出埃及记

   

    站在尼泊山山顶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如遇天气晴朗,还可看到约旦河西岸的圣城——耶路撒冷教堂的尖顶和历史名城伯利恒。

出埃及记

     公元前13世纪,逃离埃及的以色列人在旷野中飘荡了40年,历经种种磨难,辗转迁徙来到这里,此时摩西已近一百二十岁,耶和华不许他再过约旦河。摩西只能在尼泊山上远远眺望心之向往的迦南美地,然后将曾施展过无数神迹的手杖交给他的好帮手约苏亚,由他带领以色列民众继续前行。
出埃及记

   

    以色列人的先知摩西在尼泊山下去世,享年120岁。耶和华歇了摩西地上的劳苦,使他的灵魂到达天堂,以信心等候观看其工作的效果。出埃及记                         尼泊山上的摩西石刻。

 

    迦南美地,指西起地中海沿岸平原、东至约旦河谷、南至内格夫、北至现在的以色列加利利地区的一片区域,包括今天的巴勒斯坦、约旦及埃及北部的一部分。这里水草丰沛,牧业发达,盛产沙枣和葡萄。

    据圣经旧约记载,这里是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是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摩西将神赐的手杖交给接班人约苏亚时,曾当着以色列众百姓对他说:“你当刚强壮胆,因为你要和这百姓一同进入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你也要使他们承受那地为业。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

以色列人民在他们的新领袖约苏亚的带领下进入迦南美地,经过不懈的战斗与辛勤的劳作,在这片土地上开创了他们富裕昌盛的新生活,直至今天。
出埃及记
 

                          约旦境内的古迦南地
出埃及记

        

                   以色列境内的古迦南地。

出埃及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漫步特拉维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