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信重组的最终目的应是优化产业环境

(2008-03-10 16:45:00)
标签:

杂谈

    先强力推荐一篇文章,是史炜老师的"电信重组之争,不仅仅是利益博弈"http://shiwei88.blog.sohu.com/81323060.html。写得非常好,不愧是大家之作。本想跟贴评论,但一想篇博文之后一定会有很多评论,而且说着说着就走题了,还是在自己的地盘上重新写一篇吧。

    电信重组是电信改革的一个手段,那么电信改革是目的么?我认为不是,电信改革也只是手段。那么目的是什么呢?前几天收到一个最悲观的短信,说“国家把电信业折腾来折腾去,无非是想更好的、更合理的让老百姓更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钱出来”。我不这么认为,但如何反驳,或者说,电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当时也没全想清楚,只是有些零散的体会。现在看了史老师的文章,觉得如醍醐灌顶,眼前豁然开朗了。

    政府于电信行业,于产业环境,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之前也曾表达过我的观点:政府不是单纯站在客户的角度的,要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和角度。在电信这个圈子里,有各种“利益群体”,客户,运营商,产业链,上市之后还有资本运作方面的利益,这些都是政府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政府决策正确,引发的效果不是某一个利益群体收获最大,而是这些利益群体的综合效果最好;整体效果好了,就是这个产业环境健康,支持着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方面的管理学问大得很嘞!

    我对管理学的研究太少了,工作中管理也做得不咋地,只是自己胡侃几句:

    第一,树典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是管理的常规手段。这就要求管理者了解什么是正确的方向,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奖勤罚懒,按劳取酬,都是这个道理,利用利益驱动去鼓励大家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一个企业做大了就要拆他,降价的企业受指责,对不顾及客户利益和违反政策的企业给予宽容,简单屈从于某一利益团体,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导向不对,导向的错误会导致梳理错误的标杆,谁还愿意进步呢?

    第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面对这样的情况,切不可只让会哭的孩子喝奶。什么时候安抚什么对象,怎么让都对立的各方达成一个比较默契的均衡,这真的很难。应对博弈是被动的,关键是管理者自己有主心骨,有充分的自信,治大国如烹小鲜,别人提的最多只是建议,决策在自己心中。

    第三,管理是持续的,不能指望一个手段、一次理顺之后就没事了,而是要时时刻刻地看着,防微杜渐,把工作做到前面。以我自己的专业为例,中国移动的业务支撑沿着既定的规划不断地改进,解决了旧的矛盾又冒出新的问题,如是走了十年,才逐渐形成今天的局面。产业环境的问题远比这个复杂,一定要以应对变化的心态和手段去培育产业环境,如果没有耐心、持之以恒,又怎么成功?毕竟罗马不可能是一天建成的。

    第四,好的策略一定要和时机完美地配合,或者说出台的时机本身就是策略的一部分,一旦错过时机,不仅代价巨大,而且连策略本身也变得一文不值。而如果时机错过了,也不一定要坚持原来的方案,活人还能让×憋死?

    产业环境好了,蛋糕做大了,即使分蛋糕的某一方份额比原来小,但总体的收益也会变大,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又迷失了多少人呢?抑或是传统观念作祟,看不得别人好?我们要关注的是什么产业环境?以前是邮电,后来是电信,再后来是通信,现在要关注的是信息产业的产业环境了,我们总能从以往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一些东西出来吧。

    一位看官说了:“说了这么多,你对于重组有什么想法?”对不起,我自认为无法站在政府的角度权衡各方利弊,因为自己已经深深的打了一个运营商的烙印,也许有一天能跳出来,静心研究之后,给出一个合理的、略带前瞻性的建议吧。

    特别注明一下,凡文中打“”的说明是引文,不是我的观点。本文也属信手胡诌之作,得罪之处,敬请各位老大谅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