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07-10-26 11:51:00)
标签:

杂谈

    这句话很好解释,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这是君子的作人准则之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过很多公司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各样的服务人员,从自己的经验来看,大部分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对服务的要求,比不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对服务的要求要高。这句话有些绕吧,直白地说,就是搞服务的人事儿更多。

    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但是并没有仔细去琢磨。最近接触了几个完全不同的人,让我有意无意地对这种现象总结了一下:

    第一种人,是对自己要求非常高的人。这些人以搞具体技术、或者一线服务的居多,比如光哥就是突出的代表。自己做事很认真负责,将自己做事的标准作为衡量别人的准则,当看到别人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时候,他就会大光其火,理直气壮、不给面子地指出来。这类人虽然脾气不好,但我是非常欣赏的,因为他衡量别人和衡量自己的标准是一致的,自己做到了,别人也应该做到,这是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往往持这种心态的人都是非常敬业而出色的,而且脾气比较火暴,难以容忍别人犯错误,更难以容忍某些人对人对事不正确的态度,因此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在工作中也很容易被别人当枪利用,心理压力非常大,而这种压力往往是自己给予的。

    第二种人,是对别人要求非常高的人。不幸的是,这些人以销售居多。不管自己做事做得如何,衡量自己的标准与评价别人的标准是不全一样的。为什么会是这样?与他们的工作有关。销售在客户面前有时要卑躬屈膝,忍辱负重,尤其是面对重要客户时,要不惜一切代价和成本地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这种压抑的心态导致在遇到对外协调的时候,他往往难以压制怒火:“我对客户装孙子,当老子的时候还不让我爽!”因此他对外的容忍程度也是非常有限的。更有甚者,当自己作为乙方做类似事情的时候,其实他的心态是想偷懒的,能少付出就少付出,而对别人提要求的时候,他的要求一点儿都不少,这样的人就应该仔细对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检查一下自己的言行。

    那么为什么会形成这第二种局面呢?我觉得根源在于销售和客户的配合模式。在一个企业发展创业初期,甲方和乙方都有共同创业的心态和动力,因此在考虑合作关系的时候大家是平等的,目标是一致的,双方都没有什么心理上的不平衡,自然容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优秀的人才进步了,原来的人当领导了,那么同一组合的甲方和乙方都有了变化。

    甲方的人变了。新来的人并不知道当年创业的艰辛,只看到现在的辉煌,尤其是乙方对自己领导的尊重,自然认为甲方就应该获得如此殊荣。他没有意识到: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人来说,别人尊重你是因为你在这个位置,而不是你个人(有的人意识到这点了,但是思想上还有过把瘾捞一把的心态,认为有权不使,过期作废,那就更坏了),因此对乙方颐指气使,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生怕别人不拿自己当事,给别人脸子看等等,官僚气息比领导还重。这是破坏双方合作的起点,也是核心点,如果甲方保持谦虚谨慎、合作共赢的态度,很多事情不会发生。

    乙方的人也变了。新来的人并不以做事情为目标,只是认为这是自己的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天给你装孙子赚钱,明天老子赚够了,不干了,走到大街上谁认识谁啊!所以现在见到你脸上的笑容是堆出来的,有求于你嘛,自然要让自己受些苦。所以在他心里,客户不是朋友,而是敌人,自己是在压制着自己的怒火,在出卖自己的自尊,所以他的内心就如即将火山爆发一样,当他有机会成为甲方的时候,就会变本加厉地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平衡一下自己。还有一点,就是他看甲方的心态有时也是扭曲的,认为甲方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运气有机会到了甲方的位置上,真正凭实力,谁比谁差多少啊!甲乙双方的关系就是买卖,今天你给钱,我就为你服务;明天你没钱了,我就没有必要搭理你。于是乙方的目标很简单,一个是让客户爽了,另一个是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销售、付款、和老板见面等),只要达到这两个目的,他的心里就塌实了,至于他的工作和他的企业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与客户合作可以做什么事情,他就不关心了。

    如果甲方和乙方有一个人变了,那么关系就很可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看似紧密合作的两家企业,内部暗流涌动,直至钩心斗角,一件小事就可能产生很深的误会,因为大家的合作基础——信任和理解已经逐渐消失了。其实都是人,都不容易,何必呢!

    那我是哪种人呢?

    以前,我认为自己的态度是:对两种人都理解,又都不赞同,认为应该对大家平等、和平地处在一起,这样会更和谐。但是,我发现很多场合下,我的谦逊和礼让会被一些人误解,尤其在官本位色彩比较浓厚的国企,对别人的尊重往往被理解为无能,当你尊重他的时候他不理解,不尊重,不理睬;相反你对他端着或者给脸子看的时候,他会对你必恭必敬。这里面功利的思想是主要因素,他觉得你对他不错,说明他的工作做到位了,就不必理睬你,而转而去做那些没有“搞定”的人。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但在平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不能没有联系,这就是所谓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只好抛开友情,也功利地对待甲方和乙方,以及甲方之间的关系,尽管我内心非常不赞成这种做法。所以,我觉得以前我是个容忍度比较高的人,但最近脾气越来越大,逐渐向第一类人群靠拢,原因是我委曲求全并没有获得我期望的,甚至应有的回馈,当人的容忍度到极限时,会很容易爆发的;而这种爆发既让对方受不了,觉得莫名其妙,对自己来说也不齿于自己的所作所为,甚至可以说是自取其辱,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一直忍耐下去,别人会认为你好欺负,继续变本加厉地看不起你和你的团队。不给对方留情面地劈头盖脸大加指责,也许有的人认为是甲方的权利,我以前非常不认可这种行为,但是现在,在不自觉中,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发展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还是我自己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还在摸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