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阴历9月18,好日子,表弟结婚了。
表弟比我小好几岁,在我上大学之前,他和姥姥住在一起。所以印象中,他总是很小的样子,知道他结婚的时候还在惊异:这么小就结婚了!可是一算,他已经二十八了,已经是晚婚了,呵呵。直觉认为他还是刚上班,可是一算,也已经上班好几年了,在这几年里,他提了干,入了党,进步很快,原来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那么久,原来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公安干警了。
十一的一个晚上,他带着女朋友给我送婚礼请柬。她在咨询公司工作,熟悉的行业,虽不是同一个专业,但仍有很多共同语言,也聊了很多八卦,白领的圈子有时就要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压力,呵呵。
上午十一点十六分,吉时到,新郎和新娘身着西式的西服/婚纱步入宴会大厅。在婚宴开始之前是简短的仪式,仪式是中西结合的,既有西式的香槟塔,又有中式的奉茶改口,已经好久没有参加婚礼了,看到这么热闹的场面,真心为这对新人高兴。
仪式的一个高潮是小夫妻交换礼物,除了常规的戒指之外,两人还交换了一份自己的珍藏。新娘给新郎的是自己在英国读书拿到的毕业证书。新郎给新娘的是自己拿到的三等功奖章。小两口都很激动,因为这都是最值得自豪的物品,交给对方意味着向自己独立行走于人生路的最辉煌的过去告别,开始一起面对未来。
在发表致谢感言的时候,新娘讲到自己的同事,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很多同事是从上海飞过来的,昨天北京大雾,这些同事在机场困了很久才到;婚宴后,他们又要飞回各自的工作岗位。这么辛苦地赶过来,只是为了给这个小妹妹幸福时刻捧场,能不感动么?可是,我看了看别的桌上,似乎大家对这一幕没啥感觉。其实这个景象只不过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例子而已,在整个婚礼上,有三种文化同时存在:一种是北京的市井文化,双方的父母及亲属都是身在北京的普通百姓,在新侨饭店吃饭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更不要说去体会文化和气氛了;新郎请了单位的领导,公安系统的人员属于公务员,在民众面前要保持形象和等级;而新娘这边的白领文化是非这个圈子的人难以适应和体会的。不过,这样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闹不起来。大家都在谨慎地观察其他群体,保持自己的最佳姿态,所以没有太多地敬酒、闹酒、娱乐、搞怪,也不错,只是一些同学和闺中密友之类的朋友无拘无束地快乐着。
看到这些年轻人,真是觉得时光飞逝,十年前我们请两边的家长吃个饭,算是婚宴,转眼十年,很多朋友羡慕我们走过十年的时间还保持新鲜感,其实我说,婚姻是要自己体会的。
前两天在HBO看《万能遥控器》,讲的是一个人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他可以暂停(还好,他没有用这个去抢银行),也可以回放,甚至可以跳过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时光。于是男主角对这个遥控器爱不释手,他跳过了自己不喜欢的争吵、家庭聚餐,生病,急于将自己的生活跳到了升职之后,甚至为了工作愿意跳过与妻子亲热的时光。
遥控器有两个可怕的“优点”:一是它的记忆功能,当你有一次跳过你不愿意经历的一种时光的时候,下一次再出现同样场景的时候,遥控器就会自动跳过去,不受你的意识控制;另一个是它的自然模式,就是在跳过的这段时间里,生活会按照平时你处事的方式度过,即使你想改变也甭想。
终于,男主角发现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很快他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而这个时候,他希望告诉自己的子女家庭为先。当然,影片的结局是圆满的,他醒了,是一场梦,但天使给他寄来的遥控器说明,这不是一场梦,而是一场体验。于是他笑着把遥控器扔到垃圾桶,然后去过自己正常的人生。
是科幻么?不是,我觉得这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很多我们不希望经历的日子恰恰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不可能只去经历快乐的时光,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种种痛苦和等待就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只关注生活中让我们欢喜的一面,那么会觉得保持这种新鲜感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平凡、平淡、平常的日子正是我们生命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照我们的生活,片中遥控器的快进功能,就是我们对寻常生活的麻木,为了追求某个目标,比如赚钱、升迁,或者别的什么固定下来的目标,剩下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了,就象忙于走向目的地,就顾不上路边的风景。我们跳过了太多的东西,只为追求一个结果,而结果是什么呢?片中送遥控器的天使告诉男主角:追逐飞舞的金子,等追到的时候,才发现那只不过是一桶玉米片。
生活不是能用来控制的,是要去体验的。祝福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去演好自己的人生大戏,因为这场戏最终的观众只有自己,所以到底怎么演,应该完全取决于自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