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天住的酒店没有提供宽带了,所以写好的东西也一直发不了。今天终于从英国来到了意大利,酒店宽带上网的价格也调整到了1小时9欧元。欧洲之行我体验着平的世界,但是这里宽带的价格我实在不敢恭维,相比较而言,国内家里包月120元的小区宽带资费相当便宜啦,而且我怀疑在这样的资费下世界要花多大的代价才能变平。
不过,既然写了,又有条件,我也只好忍痛花9欧元,把自己写的一些东西先粘上去。不多说了,下面是我写的第三部分。
到了英国已经一整天了,昨天来的时候是夜里,啥也看不清楚;今天白天,终于看到了光天化日之下的伦敦。
伦敦是我想象中的伦敦。趁着英国人还没上班,我们匆匆游览了一下市区的部分景点,白金汉宫上悬挂的英国王室旗帜,表示女王今天在家。大笨钟稳稳地坐在议会的一端。因为不是周日,所以海德公园的演讲角空空如也。道路两旁全是上百年的古建筑。我们匆匆地从火车站旁驶过时,导游告诉我们,这个车站里有一个著名的站台——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里面体验穿越时空和魔法。路边停着一辆英式汽车,长得和我的荣威一样。虽然自己有了心理准备,尽量靠左行走,但是还是偶尔会受习惯影响,这样反而乱了,就象要走路的时候不知道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英国人的穿着非常绅士,只要是在工作期间,即使是司机或者停车场的管理员,也是衬衣领带,小头梳得锃亮;而宾馆的服务人员更是如电影中展现的一样职业和彬彬有礼。伦敦下班很早,即使是服务行业也对加班说NO,工作只能八小时,八小时之外给多少钱都不干。因为大家上班的时间都有限,所以商店关门也很早,不过7点中就纷纷打烊;晚上八点才开始吃饭,因为吃饭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慢,在慢中细细地体味即使味道并不可口但非常正规的晚餐。晚上10点多之后,街上重新热闹了起来,在各色的酒吧里挤满了人,如果说工作一年的目的为了休假,似乎忙了一天,就是为了等待在酒吧消遣的时间。
英国四季分明,这种分明不全体现在气温上,更体现在环境的变化上。优越的自然环境让英国布满了植被,而秋季也是英伦最美的季节,现在还是初秋,草地还是很绿,只是在绿草上铺了层层落叶,而落叶有褐色的、黄色的、红色的,也有些绿色的。这个景色在城市的街区内已经很美了,更何况是在公园、教堂。我觉得最美的一个场景是一座小教堂,教堂外的草地上铺了一层褐色的落叶,石子路旁有几只长椅,一对老年夫妇坐在那里慢慢聊。可惜是在车上,无法将这个场景抓拍下来,只好将这个美景印在自己的记忆里。
伦敦不是我想象中的伦敦。传统的雾都居然是天高云淡,昨天晚上下了些小雨,今天阳光照得暖洋洋的,虽然平均气温已经到了10度左右,但是还觉得不是很凉,因为天气并不象想象得那么潮湿。这都是由于英国和伦敦政府下决心进行环境治理的结果。据说从1950年开始就开始采取些举措,从一开始汽油无铅化,到禁止采用烧煤等方式取暖,再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治理的力度越来越大。如今进入伦敦市区的私家车要每天交5英镑,而马上这个费用要调整到8英镑,通过经济杠杆减少伦敦市内的交通压力。伦敦的出租车是一水的老爷车形象,因为以前全是黑色,因此又被成为“伦敦黑”。这种车的车厢里可以做五个人,司机旁边最多放行李,但是不能坐乘客;车厢里三个座位冲前,两个座位冲后,可以随时上下车。现在这些规则大部分还保留,但是车身的颜色已经不是全黑了,车身多了很多广告或者装饰,不过传统的车身和款式还是让人很容易将他们从车流中识别出来。
世界越来越平,这点对伦敦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伦敦是个多元化的城市,居住在这里的人有富豪,也有很多贫民,有各色人种,也用各种语言交流着。现在伦敦的中国餐馆味道已经非常接近国内,而据说豪华区中上千万英镑一处的房产也有了中国人作为业主,大英博物馆正在进行秦始皇兵马俑的特展,据说这个特展引起的轰动是近年来非常罕见的。虽然入城费非常昂贵,但是伦敦的交通仍然非常拥挤,对老建筑的保护致使伦敦的道路非常狭窄,车子在狭小的街道里钻来挤去,真佩服这里司机的驾驶技术和对道路的熟悉程度。在郊区的公路上跑着的UPS和DHL的货车,以及路边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的快餐店,都提醒我们英国不再是个岛国,他已经和世界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了。
坐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汽车,我们才来到了郊区BT的一个研发办公地点。BT还是非常会挑地方的,这里空气又好,成本又低,在这里不管工作效率如何,心情肯定是很舒畅的。BT最近又有人士变动了,高管和技术专家纷纷被一些新兴的小的运营商高薪挖走,企业内部正在进行调整,因此对我们的来访多少有些心不在焉。不过与他们的交流还是让我们收获不少,同时还得到了个重要信息,BT要在上海建立一个研发中心。看来大家都没闲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