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前面说的这几家特点鲜明的SI,2001到02年的BOSS大战此起彼服,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几乎每个省的BOSS选商故事,都可以写成一套精彩的连续剧,只是其中的故事不足为外人道。所以说,最终哪怕只拿下一个省,能做BOSS已经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了,这也对厂商积极参与的一种回应吧。
硝烟散尽,31个省的BOSS各有归属,除了前面点评过的几个大SI外,其他也非等闲之辈,待我一一道来。什么顺序呢?按照中标省份的长途代码吧
第一个:北京时力,前面说了,这家公司本土化的特点非常鲜明,由于在北京做了计费,于是延续到后来继续做BOSS,故事很简单,但是为后面复杂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广东是个特例,并未实现地域集中,经几度协调,广东的BOSS最后由六个区域BOSS组成,并分别由三家本地公司完成,三家公司中的老大就是立信了。前面说过,立信作为一个集团,下属好几家公司,其中从兴主要做计费系统,而诚毅则是做营帐系统的SI。为适应客户,后来立信将旗下的从兴和诚毅合并成一家,而后又通过收购和竞标等方式最终一统天下,作为广东唯一的BOSS系统SI从竞争中胜出。
星亚这家以计费技术为特长的公司,不但在本土击退了联想的进攻,打赢了保卫战,还将与天津管理模式和需求类似的重庆收入囊中,不声不响地扩大了自己的地盘。但是好景不长,后来系统在稳定性方面屡屡出现问题,被联创抓住机会抄了老家。星亚愤而在过渡期做了些对客户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天津系统长时间中断,此举一出,也令重庆心惊胆战,也开始找下家。这个时候,星亚趁着还有技术还有地盘,明智地将自己卖给华为,也算是善终了。
辽宁之后的故事就更多了,前面讲过,李庆宏和他的团队在辽宁站稳了脚跟,和客户处得也相当好,后来联想和神州数码分拆,神州数码内部机构调整,李庆宏觉得身在外地吃亏了,就大举义旗跟老神码划清界限。由于客户站在李庆宏这边,最终神码只好让步;但孤立无援的一拨技术人员不懂得公司运作,不能长期维系,李庆宏拉队伍想投靠的老大又变卦,就把这拨“义军”晾在了辽宁。最后为了兄弟们,李庆宏选择了归顺亚信,并在一年之后把地盘、守军等都留给了亚信,主动离开,远走南方。
可是神码的事情还没结束,由于辽宁的示范效应,当时河南已弃太极,安徽也弃了思特奇,在与原来的计费厂商离婚后,选择神码作为BOSS集成商,这个时候电信团队的主力已经叛逃,神码只能拆东墙补西强,临时从内部其他行业抽调人员,或者借助当地的资源临时扛着。还好,2000年从思特奇揭竿而起的刘能发等人,自己单干一段时间后发展不好,正想回归,因此两边很快达成协议,当年思特奇的主力部队现在成了神码做BOSS的主力。造化弄人,几年之后,神码和思特奇又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联合,成为了一家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在当年誓不两立的对头走到一起的时候,大家还能说什么呢?
除了宏智,在BOSS领域出现的新面孔就要算是陆和了。这家在济南注册的公司,机缘巧合地接了河北某地市营帐系统,而后由于其良好的服务、突出的技术表现以及与合作伙伴良好关系等因素,陆和作为一匹黑马,战胜了太极成为河北BOSS的集成商,而后又再接再厉,将这一模式复制到了宁夏。两个省BOSS单子对于陆和这等规模的厂商来说,应该是辉煌的胜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公司规模小,议价能力比较弱,因此在别人眼里看似香饽饽的BOSS,对于陆和确实鸡肋,工作做了不少,成本不比别人低多少,但收益却不大,还背了不少骂名,最后老姜也终于决定趁着有两个省的地盘,也把公司出售给了华为。
应该说,华为在这两次收购中收获颇丰,不仅拿到了地盘,而且还收购了很多优秀的技术人员,星亚的计费和陆和的帐务系统都是非常出色而高效的,而计费和帐务正是BOSS的核心模块,这些独门绝技与华为自身的技术积累结合,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关于华为,我会在后面单独写一篇,探询华为进入业务支撑领域的目的。
其他几家公司之前大都评论过了,BOSS1.0基本在2003年完成建设,之后的BOSS1.5给厂商洗牌的机会,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