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漫游费的定价

(2007-09-20 21:36:00)
标签:

杂谈

    关于漫游费的讨论越来越多,不过我看大都是不懂装懂,抓住“2006年中国移动的净利润达660亿元,而2005年的漫游费收入就接近500亿,也就是说,漫游费收入占了其利润的一大半”这句话,不分青红皂白就引用,其实稍微想想就能发现里面的问题,是这些人的脑子真的进水了,还是心出问题了?

    不去骂人了,还是说正事。我前面谈论漫游费的定价时,扯到了国际惯例,有些博友也比较关注,那我们就来看看国际上对于漫游费是怎么定义的吧。

    由于国际上大多数运营商都没有国内长途,而且费率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当年GSM的相关组织在协调各个运营商国际漫游业务时,就定义了漫游资费的额度:对于国际漫游来访用户,拜访国家的运营商可以在本国最高资费的标准上加收15%的服务费,向归属运营商收取;而归属运营商最多向用户加收结算费用的15%作为漫游收入。也就是说,如果运营商A的通话费是每分钟1元,那么当另外一个运营商B的用户到A漫游时,A每分钟向B收取1.15元,而B则向用户收取1.15*1.15,也就是1.32元,除了要结算给A1.15元之外,剩余的0.17元就是运营商B应获得的漫游收入。

    中国的漫游定价是在模拟网时代就定义,在GSM时代沿袭下来的,如果套用国际管理,似乎我们的拜访地漫游收益是0.4*1.15=0.46,而归属地向用户收取的费用是0.46*1.15=0.53,比现在的漫游资费便宜。但是不要忘了,中国是有国内长途费的,因此如果将长途费的附加费加上,应该比现在的漫游资费还要高。所以说,虽然当时没有完全与国际漫游的资费一对一地比较,但是漫游费率的实际定价模式确是非常类似。

    那么国际漫游有长途费么?有!国际长途还是要收的。规则和国内的类似,如果国际漫游出访用户拨回国内,必须要支付从拜访国家到归属国家的国际长途,而且这个长途费也是加收15%的;如果是国际漫游作被叫,客户除了要支付拜访国家的基本通信费的1.15倍之外,还要支付从国内到拜访国家的国际长途。与国际其他运营商不同的是,中国移动(我确实不知道联通是否也这样规定)并未对这段国际长途加收15%向用户收取。

    结合两篇blog,中国移动漫游产生的收益有多大?如果取消漫游费将给移动带来多大损失?这里总结一下:

    第一,移动国内漫游产生的收入包括漫游通信费(0.60元/分钟)、主叫长途费、被叫长途费。其中拜访地的收益是漫游费的80%+主叫长途费;归属地的收益是漫游费的20%+被叫长途费。而且,如果长途走的是固网,这个费用是要结算给中国电信或者中国网通的。

    第二,移动国际漫游给中国移动带来的收入是国际漫游来访通信费+国际漫游出访通信费*0.15+被叫长途费,其中国际漫游出访通信费是根据国际漫游伙伴的资费计算出来的。

    第三,如果取消漫游费,中国移动的收益总体损失是每分钟0.20元的国内漫游通话费,以及国际漫游出访通信费的15%。前面计算过,按照漫游费占漫游总收入15%的比例,再按照漫游业务占所有通话业务8%的比例计算,对通话收入的影响为1.2%,而在数据业务得到很大发展的现在,漫游费难以占到企业总收入的1%,这难道就是移动“最后一块暴利来源”么?

    为什么大家觉得漫游收费贵,前面提到了,漫游贵在长途,而不在那2毛钱,试想一下,你在拜访地往家打电话的时候,无论用自己的电话还是当地的电话,不都需要花长途费嘛,如果你拨17951或者12593,以及在国外拨**139,能省下不少长途费,将眼光只盯在“漫游费”上,不是丢了西瓜嘛!

    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同意一个国家内不同运营商之间实现漫游,比如到中国移动的用户到德国,你可以登陆到任何一个当地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前提是这些运营商与中国移动签订了漫游协议);但是德国当地的用户,你是哪个运营商的客户,就只能登陆哪个运营商的网络,即使实现了带号转网,也不能在运营商之间实行切换。原因很简单,因为运营商的覆盖是真金白银地付出,覆盖好的原因是投入大,覆盖好的结果是运营商占据竞争优势,所以即使保护弱势运营商、鼓励竞争的监管者,也不会采取这样破坏游戏规则的做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