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幸听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副主任洪兵老师讲授孙子兵法,虽时间短暂,但却引发我很多思考。洪老师介绍许多孙子兵法的精要,平时也接触过一些,但系统的介绍和生动的举例让我对孙子兵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洪老师在讲的过程中,很自谦地说不理解“将军之事,静以幽”的“幽”字,我妄断“幽”字做解为“寂寞”,“静以幽”就是说要耐得住寂寞。无论这个解释是否合适,我想这也是我从这次讲座中体会非常深的一点:优秀的战略家要耐住寂寞,不以外人的评价为衡量标准,不因别人的行为而改变自己做人行事的原则,只有做到宠辱不惊,才能达到无欲则钢,战无不胜的境界。
在课上老师举了三个船长的例子,说有三个船长。第一个船长带着船只航行,进到了暴风雨的中心,在他的带领下,全体船员和乘客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付出很大代价后终于漂流到了终点;第二个船长预见到可能有暴风雨,于是在开船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遇到暴风雨时虽有些危险,但仍平安到达;而第三个船长预见到了暴风雨,就指挥船只走了一条安全的航线,毫发未伤地到达了目的地。课堂上大家会认为第三个船长水平高,但是不可否认,作为乘客,他们会最感激第一个,带领他们渡难关的人,媒体也会采访第一个船长,将其作为焦点;而第三个船长不但得不到这些,还可能被乘客指责为“绕路”“耽误时间”等等。。。。。。
高明的战略家应审时度势,能规避风险,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往往社会上并不对这样的战略家给予应有的评价,难以认可这种战略家的成功。这使我联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扁鹊家中有三兄弟,其中大哥医术最高,擅长在未发病时发现问题,及时制止,所以他的“病人”几乎从不生病;扁鹊的二哥医术其次,擅长在病灶刚刚发生时及时制止,使疾病在未发展成大病或晚期时,将疾病治愈;而扁鹊是医术最差的,他只是在病人病入膏肓时才出手,虽然成功的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但是他的名声最响,被他治愈的患者也最感激他。
我们习惯将救火队和消防队当称同一组人,但实际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救火是应急,当火灾发生时去灭火,救火队降低损失,挽救生命,所以大家都在称赞救火队员们的勇敢和无私,歌颂他们的敬业和牺牲。但另一方面,作为防止火灾发生的消防队,他们的价值又有多少人在关注?如果从社会价值角度说,消防队的存在使火灾没有发生,损失是零;而救火队出现的时候,他们的工作只是降低损失,而损失或多或少一定已经存在了。我并不否认救火队的价值,但是消防的价值又有多少被承认呢?
为什么大家往往对应变能力强,救人于水火的领导者顶礼膜拜,而对规避风险,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的人鄙意不屑?短视者只能看到问题,为解决问题者喝彩,但并不愿去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将来如何规避风险,防止类似的错误发生。这就造成类似的问题和错误还会出现,而解决问题者继续获得掌声和荣誉。当优秀的战略规划者看到潜在的风险的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前者,为了获得掌声和喝彩,他们宁可看着问题出现甚至恶化,再出手解决问题,其结果是他们以损失社会利益为代价而获得了个人的荣誉和社会的尊重。或者,他们坚持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努力扭转局面,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他们很可能难以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荣誉。虽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但是获得勋章的还是那些造成“万骨枯”的军人;警察受到表彰的原因是抓贼破案,但对那些尽职尽责预防犯罪乃至做到“天下无贼”的警察来说,恐怕干一辈子都难以得到什么奖励;媒体经常突出报道抢险救灾之后的表彰和庆功大会,但对灾难发生原因的分析以及如何防范却很少听到。林林总总,我们看到预防问题发生比解决问题的更易获得社会的尊重,社会评价体系鼓励大家解决问题,而不去思考如何使社会利益不受损失。在这样的环境下,优秀的战略规划者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要学会拒绝诱惑。
当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眼前的利益和效果,忽略长久的规划和宏观研究。优秀的战略规划者如果不是王,而是将,或者帅,就面临被考核和生存的压力。由于他们有效地规避了风险,因此他们的工作似乎四平八稳,不一定产生惊天动地的业绩,而当下时髦的通过业绩衡量员工的方法难以将优秀的战略规划者和庸才区隔开来。这个时候如果执掌生杀大权的人站得不够高,就可能只认可那些让企业在夹缝中生存、披荆斩棘前进的人,而裁掉能把企业带出困境,使企业稳健发展的人。还有的领导其实看得很清楚,但他可能因嫉贤妒能而用“口碑”、“业绩”之类的理由铲除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优秀的战略规划者面临的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自身能生存的机会有多大。
优秀的战略规划者预见到风险和危机时,往往还要面临另一层的心灵煎熬:一种可能,决策者听从了他的建议,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但因为风险已经规避掉了,就难以验证它是否会发生。还一种可能,决策者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于是眼睁睁看着风险变成了灾难,虽然自己的预言得到了验证,但即使再做准备,恐怕损失也是有的。这种结果恐怕也不能说是成功。对敌易,克己难,战略家可以轻易战胜对手,但面对自己同一阵营的伙伴,无论是那种结局,在战略家的眼中自己永远是失败者。
王的位置只有一个,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企及的;而其余的在这种环境下求生存和发展,是不是应该改变处事的原则呢?能够抵御诱惑、坚持原则,其核心就是“道”。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承受着默默无闻、不被认可的寂寞,而持续地坚持正确地做事,能做到这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道,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正义的,符合规律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才能支撑战略家守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心态平和,继续冷静地观察和分析,做好战略规划。所以说,能耐住寂寞的是高手,也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家必须经历的考验;只有在不断的诱惑和打击下还能坚持原则,守节遵道者,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战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