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在2500多年之前,先秦的军事家就意识到,“出奇”是竞争对抗中致胜的重要方法;而“立正”则是竞争对抗中致胜的根本保证,作战就是以“正”迎敌,以“奇”取胜。
“奇”可以被理解为特色、意外和创新。我们周围在不断重复着出奇制胜的例子,因此“奇”自然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代表力量、根基和本质的“正”,和“奇”是什么关系呢?
竞争的最终决定因素是“力”,而“力”的形成是要靠积累。它因“利”而产生;因“道”而强,就是说力的产生符合规律时力会增强。力可因“形”而显,因“势”而发,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发生变化,而借势可使力进一步增强。这些外因和内因构成了“力”,是最终较量的支柱。高昂的士气、正义感等等都可以提升“力”,但是这种提升不是无限的。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就会以为“人定胜天”或者“精神高于一切”,最终走向失败。在最终决定战斗的时候,“力”的大小强弱决定了胜负。强者战胜弱者,众者战胜寡者,这是在最终面对面时的永恒规律,是微观战斗的必然结果;而以弱胜强,以少胜多,都只能是从宏观整体才有可能出现的。
那么如何以弱胜强呢?把案例、策略总结起来,就是一种模式:以“奇”使敌分散、使己集中,使敌力弱、使己力增,虽整体不能形成优势,但能在局部形成优势,在局部最终能以“正”取胜,并在积小胜为大胜的同时逐步提升自己的“力”,争取更大的空间。
所以说,即使是以奇取胜,其取胜的基础还是正。任何一场战争,无论前面用多么巧的计谋,只要最终交上手,都是弱肉强食,是真刀真枪的PK。因此,扎扎实实地发展,提高自己的“力”,才是生存和发展的正途。
如果说“正”和“奇”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的话,那么“奇”和“力”就不是截然对立的了,因为“奇”是用“力”的艺术。“奇”既可以使“力”在短时间内上升,也可以使“力”长期不断地增长。前者通常为“技”或“术”,而当下时兴的“创新”则应属于后者。单纯地、按部就班地提升“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和比较多的资源,而“创新”则可使“力”成长的速度加快,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奇”和“正”是矛盾统一的,在发展“创新”这一“奇”时,由“奇”提升的“力”也应反作用于“正”,使“正”能够持续发展。而“正”也为“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正”,恐怕“奇”所需要的资源和环境都无法到位。因此,应该合理分配“奇”和“正”的资源,以“奇”为手段,“力”为目标,如果只是为了“奇”而“奇”,也就是说为了创新而创新,那么不但创新也难以持久,恐怕“正”也会因缺乏资源而难以维持,最终使“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甚至倒退。
也许这些都讲得太抽象了,举移动的例子说明一下吧。在2G时代,网络能力和通信质量是运营商的核心,移动的能力建设、网络规模和通信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在这样的竞争模式下,网络质量为基础,就是“正”。在与竞争对手硬碰硬比拼网络质量的时候我们胜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客户,积累更多的资源;而在“正”的基础上发展支撑网,使移动的支撑系统也取得了领先优势,这种优势可以称为“奇”,“奇”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竞争能力,就能延续移动的竞争优势。结果当竞争对手的网络质量终于赶上移动的时候,发现在支撑领域又落后于移动,移动依然在“正”的方面保持领先优势,就可以继续创新发展,找到和培养新的“奇”。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在业务种类方面,话音业务是正,数据增值业务是奇;在支撑系统内部,BOSS是正,经营分析是奇;在经营分析系统里面,数据仓库是正,分析应用是奇。正奇都要发展,而且很显然,奇可以在短期之内可以发展得更快,但是绝不能忘记正是基础,不能因为发展奇而忽略正的稳定和成长,如果“正”出了问题的话,即使“奇”再多再强,也无力和竞争对手作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