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历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思维培养
(2022-08-22 15:02:27)
学力培养是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数学教 学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 重要基础。要提升学生的数学学力,就必须
强化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夯实学生的思 维基础。本文首先对学力的概念进行简述, 明确小学数学学力的培养价值和小学数学课
堂思维培育的原则,接着提出一些指向学力 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思维培育策略, 旨在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力。
作为学习之魂,学力是指学生的学习力, 即学生能有效立足专业学科知识视角,以专 业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剖析的能力。数学
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如果学生的学力不强,那么会直接限制学生 分析及求解问题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是促
进学生学力发展的基石,因为学生只有懂得 有效思考,才能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进行深 入分析,才能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反之,
如果思维能力不足,那么必然会限制学生数 学学力的发展及运用,尤其是无法使学生立 足数学学科视角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及
点评,最终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因此,如 何才能抓住数学学科的教学机遇,助力学生 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力,值得教 师深入探讨。
一、学力 学力实际上就是学习能力的简称,主要 表现为个人在学识上能够达到的最大程度。 与学历不同,学力可以更好地表现一个人实
际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过学术界尚未明确 界定“学力”的概念,其内涵会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持续拓展,并且不同学者也都结合自
身的看法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有的是从态度 视角来界定学力的内涵,认为其主要体现为 面对新生活的态度与理解力;有的是从构成
视角来看,认为学力主要分为内隐与外显两 个方面的学力,其中内隐层面的学力包括学 习方法、探究能力等,而外显层面的学力主
要体现在考试成绩、学业成就等方面。本文 中所说的数学学力主要是指小学生参与整个 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在数学学
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必备的学科知识与能力以 及在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高阶思 维方式与学习能力,这些都是学生顺利理解
数学知识、求解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 二、小学数学学力的培养价值 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促进学生的能
力发展,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是 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其中,数学 学力培养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根本任
务之一,是学生数学问题分析能力、高阶思 维能力以及数学综合能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基 础。特别是随着社会的数字化发展以及科学
技术的进步,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相关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这对当代人才的建 模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当
下的小学数学试卷中,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能 力等学力的题型是必考题,如果小学生的学 力不足,那么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解题能
力发展,同时会限制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发 展以及核心素养的养成。 实际上,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科核心
素养培养在小学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了 广泛的普及,加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理念和 数学思维培育理念等先进教学理念的渗透,
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指向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思维培育 江苏省兴化市新垛中心校 李 忠 ·课堂建设· 63
数学大世界·2021 年第 34 期 也是构建有效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数学学力的必然选
择。其中,数学思维培育是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培养的题中之义,会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以及数
学学力的提升等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如何才能有效培 养学生的数学学力,提升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
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 要研究课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的培育原则
在培育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期间,为了保证契合学 生学力提升的要求,必须明确数学思维培育的基本原则,
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本原则。在培育小学生 的数学思维期间,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的学习视角,从符
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特征及学习习惯出发,对数学 教学过程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运用等进行全面设计,保
证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及发展需 求。二是趣味原则。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思维
能力较弱,常常无法独立思考,并且对烦琐、抽象的知 识不感兴趣。为了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必
须切实地从激发他们的兴趣出发,增加数学思维培育内 容的趣味性,保证学生可以在这些内容的有效引导下高
效思考,助力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三是层次 原则。小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确保
思维培育的效果,教师必须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制 订差异化的培育方案,避免因为“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影响整体的数学思维培养效果。
四、指向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数 学思维培育策略 1. 以生为本,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侧重思 维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数学学科关键能力及学
力的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渗透的根本出发点是突出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在小学
数学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培育和学力提升, 助力有效小学数学课堂的顺利构建,教师必须注重贯彻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时刻注重考 虑小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法,如微课、慕课等。通过这些新型教 学方法的运用,突出及强化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中
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比如,在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部分数学
知识期间,为了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微 课视频对比分析小数乘除法同已经学习过的整数乘除
法这部分知识。通过对比分析,配合对例题“12×2 和 1.2×2”“15×11 和 1.5×11”的针对性讲解,可以使
小学生对小数乘除法中的“小数点移位规律”形成深刻 认知,不仅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显著提高
了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此外,基于微课,教师还可 以指导小学生自主开展课前预习活动,或者拓展数学课
堂教学资源,如借助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动态视频 来引出小数、长方形等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概念,辅助
学生高效地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及其具体应用,促 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促进学 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
内容真实,教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解释了现实 生活与传统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也为有效课堂的构建
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教学内容只有联系学生的现实生 活才有意义,才能够持续发展。如果单纯地按照数学教
材中的内容开展授课,而不考虑这些数学知识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这个
角度来讲,在构建有效数学课堂,培育小学生数学思想 期间,教师必须采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法,借助生
活化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因此,在 实际的数学教学中,针对几何图形等抽象性比较强的数
学知识教学,教师要注意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 地设计一些生活化情境来辅助学生高效学习、理解这些 数学知识。 ·课堂建设·
数学大世界·2021 年第 34 期 64 例如,在学习“旋转”这部分知识期间,教师可以
先带领全体学生回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征等方面的知 识,再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动手绘制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等,并将画好的图形剪裁下来。这种趣味 化的操作活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
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牙签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制作手 工画,或者借助水果、蔬菜等制作一些漂亮的人物或动
物图案等。通过创设生活化情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辅助学生高效地理解所学的
数学知识。此外,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物品
来自制教具与学具,以此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如在学习 “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橡皮泥、
绳子或者其他材料等制作特定的图形,之后通过直观观 察的方式理解这部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辅助学生理解
及掌握这些抽象性比较强的数学知识,还非常有利于促 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 传授方法,教法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为了促使小学生有效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 展,助力学生学力的提升,教师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
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如借助“思 维导图”工具可以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利用常用
的数学思想,包括数形结合、类比、归类等,简化抽象、 复杂的数学问题。 以“数学建模思想”为例,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
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该数学思想的基本应用流程,主要 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挖掘和分析问题。在解决
数学问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已知条件和待 求问题,搞清楚所求问题的本质,理清涉及哪些类型的
数学知识。第二步,建立和求解模型。在搞清楚待求数 学题型的求解信息的基础上,需要从中归纳、总结涉及
的数学模型,包括明确数学模型的基本变量参数、确定 基本求解信息等。在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还要注意综
合考虑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数学思想。第三步, 检验和应用模型。在构建求解数学问题的数学模型的基
础上,需要调用相关方面的知识,联系实际情况快速求 解问题。在借助构建的数学模型求解问题之后,还要注
意检验所得结果的合理性,排除不符合实际情况或题目 条件的结果,保证解题的有效性。基于上述过程,学生
可以在分析待求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历问题分析、模 型建构与应用这几个关键的解题步骤,最终快速解决 问题。 4.
熟能生巧,教法强调学生自主训练 无论是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思维的培育, 还是学生学力的提升以及数学有效课堂的构建,都不是
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教师 直接采取口头讲解的方式,却不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
作,那么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 素质。只有本着“理论 + 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才可不断提升小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助力有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例如,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设 问法来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训练,利用启发性问题有效驱
动学生自主探究及思考,提高他们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 的效果,帮助学生逐步夯实数学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分
析及求解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要抓住课堂教学时 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外,还要注意将一些常用
的解题技巧、求解方法、学习经验等传授给学生,使学 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通过解题训练及
思考的过程不断锻炼及发展数学思维,促进数学解题能 力的发展。 总之,为了有效培育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助力学生
学力的提升,教师必须注意遵从以生为本、内容真实、 传授方法、熟能生巧这四个原则来确定教法,突出学生
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促进学生有效思考, 强调学生自主训练。另外,教师还要注意加强解题训练,
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建模等数学思想的应用方法,不断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力
后一篇:论小学数学课堂组织技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