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课堂“以学定教”实践反思与审视

(2022-08-22 15:00:09)
所谓的“以学定教”,实际上是指教师在小学数学教 学中,根据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 使学生能够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本质上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基础进 行教学方式调整,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得到最优质的 数学教育,从而实现教师教学内容效益最大化。“以学定 教”本身只是一种教学理念,但是这种特殊的教学理念对 教师提出了基本要求,只有满足这些要求才能够实现“以 学定教”的正确实践。 一、“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 观念,不再将自己的讲解作为课堂主体内容,也不再过度 重视教育成果,只有端正教师教学观念,小学数学课堂才 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 观念应该随之进行更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育 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 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发挥空间,提升学生的小学数学 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对传统教育合理看待,不 能够对其进行过度解读,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学习数学 的思维方式,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教师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够真正投入小学数学教 学,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二)明确教学的价值 在“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之下,教师应该对自己的 教学价值有明确认识。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 小学数学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使教师明确自己的教 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质量息息相关,从而提升教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教学方式直 接决定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上 的教学方式单一,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甚至会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的专业素 养也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教师的数学专业素质 不过关,那么其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时就会发生知识点 概念混淆的情况,导致学生混淆数学概念,影响数学成 绩。因此,教师应该明确自身教学的价值,肩负起小学数 学的教育使命,注重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专业素养,为学生 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数学课堂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容易忽视教学趣味性 虽然“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盛行,但是部分教师依 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讲解作为小学数学 课堂的主体内容,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数为自己的主要 教学目标,从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教学趣味性,影响了学 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 触心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神态,及时了 解学生的思想状态,避免学生在此期间产生负面情绪而 不自知的情况。当前阶段的小学生非常特殊,他们对于 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 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时候应该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给 予小学生足够的课堂趣味性,使小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 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过程容易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大多数学生 都能够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之间成 教育新论┆教育视野 033 绩相差不大,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 之间的差异性。除此之外,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 教学时,经常专注于教学内容讲解,使得自身对于学生的 思想动态与学习状态不够了解,从而忽视了不同学生之 间的差异性,错过学生的最佳教育机会。班级学生由于 其数学学习能力不同常常会被分为不同层次,虽然教学 中强调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教师 忽视个体差异性的理由。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价值, 对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不同的个体能 够对小学数学保持同样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时候都会忽视学 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小学数学的问题比较基 础;另一方面是由于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中,教师经常会将 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从而忽视了学 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只能 够被动接受知识,他们对于基础的数学问题的确掌握得 非常好,甚至已经形成了和教师一样的固定解题套路;但 是对于相对有难度的题目,由于教师没有在课堂上为他们 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他们不具备足够的独立思考能 力,因此表现得非常吃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注 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为其提供足够 的独立思考空间,为其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提供思路。 (四)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在数学的时候,经常以自己的教学习惯来安排 教学环节,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环节并 不感兴趣,使得自己的学习效率变低。在此期间,教师为 了追赶教学进度经常会忽略这个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 率低下问题被忽视。教师追赶教学进度是合理的教学安 排,但是在此期间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不能任 由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继续发展,要及时对此进行 合理调整,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要 保证教学进度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学习效率对学生的 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使学生的 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三、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以学定教”的实践反思 (一)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课堂的学习氛 围,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 面,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另 一方面,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进 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认识物体”这 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东西按照形状分 类,并让学生回答总共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使学生 与教师全程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在此过程 中跟学生一起总结各类物体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长方 体、正方体等有所区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 习状态进行细致观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需求 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从而有效提升 课堂趣味性。例如,在学习乘除法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 可以设置商店购物的情境,假设教师给学生 50 元为同学 选购钢笔,一支钢笔是 7 元,问买三支钢笔还剩多少元。 在此期间找三名同学分别扮演教师、学生和商店老板,让 学生在游戏中提升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学 会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能够提升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清 楚地了解加减法与乘法混合的应用题解题思路,并且可 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达到对其灵活运用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班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接受程度与性格特点的不 同,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也不尽相同。对于不同水平的 学生,教师应该深刻贯彻“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重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发现他们的 优点所在,根据这些优点合理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使得 不同的个体能够在课堂上得到一样的重视,提升学生数 学学习的自信心,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真正做到“以学 定教”。例如,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做 一个课堂测试,让学生一起算“十几减九”的计算题,从 而了解学生对于退位计算题的掌握程度。对于完全掌握 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安排进阶挑战,使其运用多种方 法对这样的问题进行计算。对于掌握程度一般的学生, 教师可以让会的同学一起复习这类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并根据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细致讲解。如教师可以举 出“15-9”的例子,告诉学生可以将“15”分成“10”和 “5”两个部分,先用“10-9=1”再用“5+1=6”,使学生对 这些问题有更加扎实的了解,并以此举一反三使学生熟 练掌握“十几减九”等类似的计算题算法。对于掌握程 034 教育视野┆教育新论 度较差的同学,教师应该对其予以鼓励,使其提升学习自 信心,并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像上文中一样进行详 细讲解,使学生明白“十几减九”的结果就是“几加一”。 这样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 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重视,真正学会课堂教学 知识。 (三)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其进行互动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课堂上 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推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数 学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小学阶段的数学问题基本是 围绕生活实际问题而设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数 学教师应该对数学问题展开讨论实现互动,在讨论过程 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为其独立思考留出充足 的空间。除此之外,学生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也是不同思 维碰撞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的时候,学生已 知天平两端的重量相等时才会持平,教师可以准备 1kg 的砝码和 5 个 200g 的砝码,将 1kg 的砝码放在一端,并 将 5 个 200g 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端。为了给学生留 下充足的独立思考空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观察 1 至 5 个砝码放在天平上时天平的变化情况,让其从中寻找 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天平上只有一个 200g 砝码 的时候,天平倾斜的角度最大,天平上有两个 200g 砝码 的时候,天平倾斜的角度开始变小,直到天平上有 5 个 200g 的砝码的时候,天平才会出现持平的情况,这就说 明 5 个 200g 的砝码重量与一个 1kg 的砝码重量相同, 从而自然而然推导出 1kg=1000g 的结论。在此过程中,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重量的砝码放在另一侧时天平的变化 情况,独立思考出 1kg 等于 1000g 的结论。 (四)应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师在追赶教学进度的时候,应该灵活运用小学数 学理论知识并选取经典的例题讲解相关学习内容,使学 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题目的精髓所在,并能够举一反 三,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 时候,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 己熟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 行推导。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两个完全一样的 锐角三角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并请学生动 手验证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是否能够拼成一个完整的 平行四边形。实验证明,无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 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平行四边 形,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由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组成的。经过这样的平行四边形 面积的经典推导,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根据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最终得到 S=ah÷2 的结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 在此期间应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状态 进行密切观察,如果学生能够在例题中接受新学知识的 全部内容,那么教师可以继续进行下一部分的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接受那么多的知识量,那么教 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速度和教学方式,使学生能 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 学习效率。 “以学定教”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能够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自己教学的价值。小学数学 课堂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 教学的趣味性,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容易忽视学生 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效率。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对小 学数学课堂应用“以学定教”实践进行了反思。首先,教 师应该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 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次,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与其进行互动。最 后,应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