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2-08-19 00:03:01)
教育改革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中,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五项基本 能力同步发展,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
力。而这五项基本能力中德育位于首位, 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教育领域中要重视德育教学。小学生
正处于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黄金 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 有助于给学生的未来奠定基础。另外,
由于德育教学积极向上的作用,可以让 学生在身心和谐平衡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空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德育
教学内容深化数学知识,提高小学数学 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德育教学的概况 德育教学内容包含道德、思想、
价值等诸多领域的内容,是当前教学活 动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德育指的是 教育者通过系统、有计划地对学习者实
施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现阶段,德 育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
教育等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 教学活动时,应将德育融入到教学活动 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核
心素养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学生的 人格与心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 的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 教学的可行性
(一)融入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指明 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强调教师要深 入钻研数学学科,联系学科教学大纲,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 利用德育内容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 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
内容,是达到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基础条 件。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 要让学生把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得
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实现这一 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内容与 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 其次,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融入 德育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 和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并且数 学素养属于文化素质,而德育教学内容 又是文化素质的核心,所以,在小学数
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是一种高效 的教学模式。 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 教学,有利于培养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
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严格 的要求,如今社会需要的人不仅要具备
高超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优质的道德 品质和综合素质,甚至对人才的道德品 质要求更高于专业技能,因为良好的道
德品质是需要长时间积累而来的,而专 业技能可以速成。因此,面对这样的社 会发展形势,教育领域要把德育教学落
实到位,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视德育教 学的融入,慢慢地塑造小学生优秀的道 德品质,以此来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学 生。
(二)融入德育教学的注意事项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学科不仅承担 基础教育的义务,还承担着德育教学的 责任,把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内容
进行深度融合,是新课改赋予小学数学 教师的任务,也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需要具备的一项技能。而在小数学教学
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需注意几个关键 性问题。 第一,提高对小学数学融入德育的 认知。如今的学校、教师和学生要增强
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将其放在各自的思 想层面中。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 教学观念,不再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 中,要时刻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的 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第二,消除掉小学数学融入德育的 障碍。相对来说,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 中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还未形成一套完
整的教学模式,导致德育的教学效果并 不理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 学活动中,要定位到影响德育教学的因
素,不断优化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体系, 将其转变为适合当今教学形势的教学模 式,将德育教学落实到小学数学各项教
学环节中,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突破德育教学形式化问题。 有的小学数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教学
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将设计的德育内容 基本都是一笔带过的形式化教学,导致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融入的不全
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改善 这种教学问题,教师要突破小学数学课 程融入德育教学时过于形式化的问题,
充分利用好数学知识中的德育素材,将 德育教学工作落实到位,增强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
教学的影响因素 (一)德育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 的德育内容主要包含热爱祖国、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热爱 ·164· 科学几方面。虽然在如今的数学课后练 习和教材例题中涉及这几方面的知识有
很多,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加以重视, 或者一些教师只是利用部分教材资源, 没有发挥出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作用,促
使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效 果不理想。 (二)融入的德育内容不适合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其思
维、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当小学生 遇到事情时还是不能独自解决,需要有 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在融入德育教
学内容时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 从融入德育教学的结果来看,还是有一 些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等方
面,导致设计的数学德育教学内容与小 学生年龄段不符,学生理解不了这些内 容,造成德育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 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为学生后期发展奠定基础。但是, 从目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融入结果来
看,很多数学教师还是侧重于知识培养, 未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从而降低整体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
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 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学融入,利用德育 内容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
其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为之后的数学学 习和生活奠定坚定基础,提高小学数学 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排的小学数 学教材中,不仅包含小学阶段学生必须 掌握的数学基础,还涵盖大量的德育教
学资源,教师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是落实数学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教育改革
责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 过,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德育资源具 有一定的隐蔽性,还要在数学知识中体
现的,所以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 育素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 时也接受到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质。
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数学 图例进行德育知识融入,引导学生对教 学图例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进行分析和
探讨,如社会公德意识、人道主义等。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 计图》为例,教材中复式折线统计图就
是以老龄化社会为题材举例的,它列举 的是上海市在 2001—2010 年出生人口 数和死亡人口数,让学生比较两组数据
中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引申 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性。教师就可以 围绕老龄化这个题材让学生进行探讨
“老龄化社会现象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影 响?”让学生根据这个话题升入思考现 实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教师听完学生的分享后给予正确的评 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也促使学生对社会问题进
行深思与研究,明确国家赋予自己的使 命和责任,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动力。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还有很多
经典例题,这些数学例题中涉及到了社 会问题、自然问题、国家问题等不同方 面,这些方面都包含大量德育内容。因
此,教师在鼓励学生完成习题的过程中, 品味习题中蕴含的知识与德育精神,以 此将德育教学融入到整个数学教学流程
中,加深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只存 在表面现象,还不具备独自深入思考的
能力以及明辨事物的能力,所以,小学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可以在教 学内容设计时融入德育教学中蕴含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观 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抽象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
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学模 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和学习兴趣。 以 人 教
版 小 学 数 学 六 年 级 上 册“ 圆 ” 为 例, 教 材 中 的 圆 周 率 π=3.1415,教师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对
圆周率产生质疑,调动学生的兴趣点, 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 上先向学生讲解圆周率的数学史,然后 让学生根据圆周率公式
π=C/d=C/2r 进 行圆周率数值计算,学生在计算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直尺、线等教学工具, 对圆的直径和周长进行计算,最终计算
出圆周率数据。通过这样教学方式不仅 加深学生对圆周率的理解程度,也让学 生体会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提
高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观察分析能力。同 时,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数字的本质,增 强自身的科学精神,提高数学知识的自 主探究意识。
(三)创设契合教材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 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 材内容创设契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
充满德育知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感受数学知识中丰富的内涵。另外,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时,要综合考
量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在特定 的教育情境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德 育知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 深入,教育领域中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 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随时代
发展,将德育教学融入到整个教学流程 中,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
到德育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和价值观念,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 教学要求
前一篇:探析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实践与思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