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近七旬。两年前,面无血色、声音低沉,连抬头的力气也没有。早些年,他因脾肿大大出血切除了脾。胃静脉曲张出血割除了大部分胃内血管。还是肝硬化、大三阳。因各种出血、摔伤脑震荡等多次住院。看着他憔悴的面容、痛苦的样子,我无言以对,连安慰他的话也说不出。用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庾信的《枯树赋》来形容:“此树婆娑,生意尽矣。拔木垂泪,伤筋沥血······火入空气,流骨断节。树尚如此,人何以堪!”
胃出血的老毛病,都喝三七粉,三七是五加科草本植物的根。能止血,又善活血化瘀,止痛力强,疗效显著。为伤科要药。还有滋补强壮作用,止血而兼补,其功大补血。
GT显示4乘5公分的占位性病变,诊为肺癌晚期,要给她做手术。还没见过不发烧的肺癌,仅此一条我就可以把肺癌否它。”这个病人虽然只有43岁,却一身的病。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糖尿病,严重肥胖,双腿还轻度水肿。开出了以下处方: 天门冬12克 麦门冬20克 生白术15克 茯苓15克 肉丛蓉10克 甘草6克 以上水煎服。同时每天冲服三七粉1点5克。药量很少,当时值不了5元钱。没想到的是她喝了十几天就不吐铁锈痰不吐血了,一共服用一个月我让她停药了。救了她的是一味三七粉,是祖国医学。
三七的用途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全血粘度下降、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冠脉梗塞区侧枝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血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抗炎镇痛作用。还有加速消除运动性疲劳、增强体质、增加脑力和记忆力的作用。2010年4期《中华养生保健》刊载了题为“三七代茶饮,人人都是张仲景”的文章,文章说:
一味即可代《金匮》之下血汤,且较下血汤更稳妥!······这就是三七代茶饮功效非常广泛。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与血瘀有关,也都可以通过冲服三七粉来解决。正所谓“一物降一物”,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克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克星就是三七粉!它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的功效,也是三高人群的福星。中央电视台“健康大讲堂”主讲樊正伦教授每天早、晚各冲服5克三七粉。90高令的云南曲靖地区中医院名誉校长韩统勋每天冲服2克三七粉解烟毒降胆固醇。打通淤滞,全身一通百通,人的精神就会焕发出新的光彩。【作者:舒和】![[转载]一味三七粉,创造了生命奇迹 [转载]一味三七粉,创造了生命奇迹](//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觉得三七粉用于三高和保健每天服用1点5克至2克就可以了。市售的有单味三七片,更方便。按说明服低量即可。若仅保健防病,也没必要常年服,一年可服2至3个疗程,一疗程一个月吧。可灵活掌握。若跌打损伤,三七更是对症的神品。
两年半低烧,两年半的炼狱生活。几近山穷水尽之时,幸运地找到了对症的中药方剂,服用28天,就烧退病愈了。心有灵犀,一见钟情。走进她神奇的世界,深感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这种烧不是病菌,不是病毒,而是功能失调,五脏违和,西药无用武之地。中药就不同了。祖国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表里相关、上下沟通、五脏相连、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一个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巨系统。中药平衡阴阳,调和五脏,调动人体免疫功能。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中医举步维艰,面临传承危机。中医理论才是中医学各科的基础,而辩证尤其八钢辩证是中医学的灵魂。只有学好理论,才能辩证准确,才能具有全新的思维,才能用药精当。原理搞不明白,方剂是没用的。
祖国医学是有灵性的。她高雅,拒绝庸俗;她博爱,拒绝冷漠;她深邃,拒绝浮躁。她以厚重的民族文化为底蕴,没有品位的人与她无缘。难怪古代名医多为达人志士、饱学鸿儒!
祖国医学治病是以人为本,扶正以祛邪。是德治,是王道!此时此刻,龙的传人、中华儿女努力着,期待着,我们呼唤着:王者归来!
三七浅说【草根一生】
(2015-06-30
20:01:34)[编辑][删除]
三七,又称田七、人参三七《本草纲目拾遗》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以生长七年以上者质量最优。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的特点是止血而不留淤,散淤而不伤血,同时还能止痛,内治各种出血证,外治跌打损伤、血淤肿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三七与人参、西洋参等均属于五加科植物的根,其主要有效成分均为人参皂苷,故也有明显的补益作用,且能止血活血,特别适合于患有气虚血淤证的老年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成分与人参基本相似,也有少量成分不同。三七中含有人参皂苷类化学成分数十种及黄酮类、生物碱类、多肽类、多糖类及挥发性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有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并且有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三七总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能够增强脑力和体力活动,有抗疲和提高记忆功能的作用。三七中含有的三七素,是该药止血活血的有效成分,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含量达0。9%。三七对心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脑组织的缺血症状,减少组织的损伤面积,增加心脑的供血量,抗心律失常。三七还有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及保肝、抗炎、镇痛等作用。
三七治疗用量为每日3~9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3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体质虚弱,患有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者:三七粉1克,温水冲服,每日两次。
2.老年人中风后遗症及气虚证、咯血、便血者:三七粉1~3克,温水冲服,每日两次。
3.三七粉冲服治疗消化道出血、再障出血、脑震荡呕吐、关节痛、偏头痛等均有较好疗效。
注意事项:
1.三七属于珍贵药材,所以伪品较多,如将破血药莪术或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根假冒三七。
2.民间称“三七”或“土三七”的草药较多,如菊科植物菊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等,不可与正品三七相混淆。
3.因血虚或血热而出血者禁用。
三七又名田七,三七是中药中的一颗明珠,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并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之称。
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具有止血化瘀,活血定痛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三七若配伍益气摄血的龙眼肉、黄芪、枸杞、花生、大枣等可治疗气不摄血诸证;配伍活血祛瘀之品玄胡等可祛瘀止痛;配伍冬虫夏草、母鸡等补益之品,可强壮补虚,是病后的最佳补品。
食疗方
1. 三七粉或三七花1克,直接泡水喝,长期饮用,养颜抗衰老。
2. 三七花3克,青果5克,代茶饮。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急性咽喉炎。
3. 三七粉10克与螃蟹用文火炖,待蟹肉炖熟时,药汤与蟹肉同食。可清热散血,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4. 三七100克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将其敲碎成蚕豆大小,用纱布包好后与适量的排骨用文火炖1小时食用。有益气养血、滋阳强壮的作用,可治疗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等。
5. 将乌鸡800克,三七15克,红枣10颗,生姜2片放入炖盅内,加入适量清水,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以少许盐调味,即可食用。本汤可化瘀镇痛、止血生肌,对妇女产后伤口愈合有很好的疗效。
外用方
1. 适量的三七粉、蜂蜜调和成糊,敷面20分钟,有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用。可使皮肤光洁、细嫩。如果在敷面期间,再用蜂蜜水内服三七粉则效果更佳。
2. 适量的醋和三七粉调匀外敷,长期使用可使疤痕软化、消失;如果是面部毛孔粗大、皮肤粗糙,可用纱布蘸醋轻轻按压皮肤,日久也会令皮肤光滑细嫩。
3. 三七粉5克,用水、蛋清或牛奶调和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20分钟后用温水洗掉。坚持使用可去除面部皮肤瑕疵,焕发皮肤神采。
4. 如刀斧枪弹外伤的急性出血或渗血,以三七粉末敷伤口,有止痛止血效果。
[转载]水蛭善化瘀血而不伤正气
(2012-02-18
21:30:03)[删除]
HTTP://WWW.44SEE.COM
水蛭善化瘀血而不伤正气
----颜德馨
水蛭味苦咸而腥,性微寒,主入肝、膀胱两经,功能破血瘀,散积聚,通经脉,利水道,而其散瘀活血之力尤强,张锡钝曾谓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伤气分。”余习用水蛭主治瘀血所致的各种疑难病证,少有心得。
应用心法
瘀血一证,病因众多,或新病骤成瘀血,或久病入络致瘀,或气滞导致瘀血,或气虚引起血瘀,或血热煎熬成块致瘀,或寒凝血液成块致瘀。不论瘀血是何种原因所致,均可选水蛭投之,一般新病瘀血多实,宜峻剂攻瘀,祛瘀务净,以免残瘀羁留,造成后患。故用水蛭剂量宜大,使瘀血骤化,然后渐次减量,以祛残留之瘀。久病之瘀多虚,宜峻药缓攻,缓缓治,以免攻伐太过,耗伤正气,故初用水蛭,剂量宜小,待有动静,渐次加重,使瘀结之凝血缓缓消散,达到气血调和。如治中风,每宗“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之说,取水蛭配菖蒲、蒲黄、川芎、通天草等以通窍活血;治胸痹,则根据其“阳微阴弦”之病机,取水蛭配黄芪、党参、葛根、丹参等以益气活血;治癃闭,则以“气化则能出焉”为准绳,取水蛭配乌药,小茴香,泽兰,益母草等以行气活血;治血管瘤,仿“坚者削之”之意,取水蛭配延胡索,生牡蛎等以散结活血。临床随证配伍,颇多效验。
余用水蛭,多以生水蛭粉吞服法,其用量少则每日1g 多则每日6g 取生用者,乃取水蛭破血逐瘀之力,若经过加热炮制,其功效大减,几无活血散瘀之力,但由于水蛭腥味甚浓,入煎剂往往令人作呕,故每用生水蛭粉装入胶囊口服,可防腥味伤胃。
治验举隅
巨肢症案 王×,女,19岁,自幼患左侧前臂、手背血管瘤,尺骨中、下段增粗,尺桡远端关节脱位,外科多次建议截肢。查患者左前臂周长39cm,左手背周长28cm,患处肤色紫暗,青筋暴露,疼痛难忍,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瘀热交滞经脉,气血凝结成瘤。治宜清热化瘀,软坚散结。药用:水蛭粉(吞)3g 生牡蛎(先煎)30g 丹参、赤芍、王不留行、泽兰、威灵仙各12g 地龙、丹皮,红花各9g 川芎、丝瓜络各6g 炮山甲、地鳖虫各4.5g。头二汁内服,三汁外熏。上方出入治疗1年余,复查左前臂周长缩小至26cm,手背周长减至24cm,患肢温度正常,功能恢复。患者先后服水蛭2斤多,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血管瘤属“血瘤”、“筋瘤”范畴,其病因或内伤胎毒,或外感火毒,煎熬血液,以致血凝瘀积。成瘤由于病程年久,邪深入络,胶结不散,故非一般药物所能攻逐。水蛭为噬血之物,专入血分,善于搜剔瘀血,其攻力虽猛,但不伤正气,能使瘀血默消于无形,治疗血管瘤有破瘀而不伤新血,则不损正气之效。
臌胀案 曹×,女,65岁,患者面色黧黑,皮肤板滞,腹臌如鼓,右胁作痛,下肢浮肿,小溲短少,纳呆泛恶。肝功:总蛋白3.9g 白蛋白1.9g 球蛋白2g 锌浊度12单位。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合并硬皮病。舌边尖有紫斑,脉弦细而小数。肝郁气滞,久病入络,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用:水蛭粉(吞)1.5g 香附、乌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皮、延胡索、泽兰各9g 枳壳5g 益母草30g。上方出入治疗1月,患者腹臌逐渐见退,右胁作痛亦平,浮肿消失,复查肝功能:总蛋白4.5g 白蛋白2.7g 球蛋白2.2g 锌浊度6单位。患者皮肤亦见柔软。
肝主疏泄而藏血,若肝失其常,则气血失和,初病气机郁结,久病则入络致瘀,气机受阻,津液输布无权,以致水湿停蓄脘腹则成臌胀,或津液不布肌肤则肤板如革,其证虽异,病机则均因瘀血作崇,故取水蛭合桃、红、芍、芎等活血化瘀,辅以香附、乌药疏肝,泽兰、益母草化瘀为水,异病同治而奏功。
狐惑病案 陈×,男,42岁,患者四肢散发大小不等红斑,手足背多处结节性深静脉炎,按之如豆,疼痛异常,口唇、舌体多处溃破,两眼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迭进甘草泻心、龙胆泻肝汤,并配以大量激素口服,但疗效不显。舌红苔黄腻,脉弦紧而数。证属湿热毒夹瘀阻于肌肤,治以凉血化瘀,清热利湿。药用:水蛭粉(吞)1.5g 生地、金银花、徐长卿各15g 赤芍、丹皮、水红花子各9g 金雀根30g 牛膝6。服药2周,患者四肢静脉结节逐渐消失,疼痛亦除。继续用上方出入治疗3周,诸证均见明显好转,门诊仍以原方加减治疗年余,病情稳定。
狐惑一证,方书皆谓湿热为患,初病投清利湿热之剂即可奏功,若病久不愈,湿热弥漫,侵气入血,湿邪最易阻遏气机,热邪每能煎熬血液,气阻则滞,血熬则瘀,瘀随脉络上下窜流,故而病证此起彼落,状如狐惑。方用水蛭意在活血化瘀,调畅气血;配以银花、生地、赤芍、丹皮凉血清热;徐长卿、金雀根祛逐湿毒,湿、热、瘀同治而获效。
中风案 甄××,男,77岁,患者素体肥盛,有高血压十余年。入院当日因恼怒而突然昏厥跌仆,不省人中。经苏合香丸鼻饲苏醒后,出现口眼歪斜,舌强语蹇,左侧肢体不用,喉间痰声曳锯。CT检查诊为缺血性中风,舌紫红苔白腻,脉细滑。证属肝阳夹瘀浊蒙蔽清窍,横窜经脉,治当平肝逐瘀。药用:水蛭粉(吞)1.5g 生石决明(先煎),山羊角(先煎)各30g 丹参,生蒲黄(包)15g 石菖蒲、远志、赤芍、法半夏、通天草各9g 枳壳、桔梗、陈皮各6g。上方连服半月,患者已能扶杖行走,出院后继续用上方出入治疗月余,诸症悉除。
经谓“血菀于上,则为薄厥”。中风成因,或曰气,或曰风,或曰痰,其病因虽多,但病机则一,即血瘀上蒙脑络,阻滞经脉,则昏厥,肢体不遂丛生,故活血化瘀当属中风的治本之法。本例取水蛭合通天草引药上行,以除脑络之瘀;佐以石决明、山羊角以熄风;半夏、远志以祛痰;枳实、桔梗以调气,标本同治,守法不变,而获气通血活之效。

大蓟又名将军草、大蓟草、大刺儿菜、马刺草等,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味甘、性凉,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出血、咳血、小便热涩、尿血的治疗,捣烂外敷亦可治皮肤烫伤、疔疖疮疡、红肿疼痛等。大蓟不仅是一味中药,还是药食兼备、清爽可口的野菜。别看它全身长满小刺,早春刚拱出土时却是十分的肥嫩,个头也比一般的野菜大不少。用小铲子或者剪刀剪下它的嫩叶嫩茎,洗净蘸酱、凉拌或清炒,味道透着清香与鲜爽。
相传东汉末年,刘备手下有一位重要谋士叫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庞统随刘备一同入川时,在攻取涪城(今四川绵阳)过程中不幸身中数箭,血流如注,跌于马下。军中有知医识药者,忙从道旁扯来一把草药,揉搓后为庞统敷贴在伤口上,很快就止住了血。后来得知这种草叫大蓟,又称“将军草”,其得名便和庞统有关。在四川绵阳一带,沿着古驿道行走,在当年庞统中箭的小山坡上,还能寻觅到曾经为庞军师止过血的这种寻常野草。
在国外,这种其貌不扬、浑身带刺的小草也发挥过神奇的作用。相传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古罗马总督凯撒在征战日耳曼时,士兵们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瘟疫,很快便失去了战斗力,凯撒为此忧心如焚。他夜梦天神,天神对他说:“箭射到之处所长的草,都可以采来给士兵吃。”凯撒醒来,看见莱茵河畔到处都是长有箭簇般叶子的刺儿草,恍然大悟,遂下令采集这些野草熬汤给士兵喝,结果他们都痊愈了。士兵们恢复了战斗力,一鼓作气,彻底击溃了日耳曼人,大获全胜。这种“箭射到之处”的草,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蓟”。
-
大蓟别 称
-
大刺儿菜、大刺盖、老虎脷。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祛瘀消肿。凉血止血,祛瘀
-
-
消肿。
-
治心热吐血、口干:刺蓟叶及根,捣,绞取汁,每服一小盏,频服。(《圣惠方》)
治吐血衄血,崩中下血:大蓟一握。捣,绞取汁,服半升。(《本草汇言》)
治肺热咳血:大蓟鲜根一两。洗净后杵碎,酌加冰糖半两,和水煎成半碗,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热结血淋:大蓟鲜根一至三两。洗净捣碎,酌冲开水炖一小时,饭前服,日服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妇人红崩下血,白带不止:大蓟五钱,土艾叶三钱,白鸡冠花子二钱,木耳二钱,炒黄柏五钱(如白带,不用黄柏)。引水酒煨服。(《滇南本草》)
治肠痈、内疽诸证:大蓟根叶、地榆、牛膝、金银花。俱生捣汁,和热酒服。如无生鲜者,以干叶煎饮亦可。(《本草汇言》)
治肺痈:鲜大蓟四两。煎汤,早晚饭后服。(《闽东本草》)
治疔疖疮疡,灼热赤肿:大蓟鲜根和冬蜜捣匀贴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大蓟汁,和热酒饮。(《本草汇言》)
治结核于项左右,或栗子疮红肿溃烂出脓久不收口者:独根大蓟,不拘多少,或煮水牛肉,或猪肉,或单用,煨点水酒服。外用新鲜大蓟捣烂,入发灰、儿茶、血竭同拌,敷疮口,生肌。(《滇南本草》)
治汤火烫伤:大蓟新鲜根,以冷开水洗净后捣烂,包麻布炖热绞汁涂抹,日二、三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妇女干血痨或肝痨,恶寒发热,头疼,形体消瘦,精神短少:新鲜大蓟二两,黄牛肉四两。共入罐内煮烂,天明吃毕后复熟睡。忌盐。(《滇南本草》)
治漆疮:大蓟鲜根一握。洗净,加些桐油捣烂,用麻布包炖热绞汁涂抹,日三、四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副鼻窦炎:鲜大蓟根三两,鸡蛋二至三个。二味同煮,吃蛋喝汤。忌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全展选编·五官科》)
治带状疱疹:大蓟、小蓟、鲜牛奶各适量。将大、小蓟放在鲜牛奶中泡软后,捣成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大蓟治病药方
1.[传染性肝炎] 大、小蓟鲜草适量,捣烂绞汁,温水和服,每次服一小杯。大蓟根每日30克,分2次水煎服。
2.[尿路感染,(膀恍炎及肾盂肾炎)血尿]小蓟草15克,马兰根15克,水煎服。
3.[肾炎尿蛋白不消失,肝炎转氨酶不下降]大蓟根15克,意茁仁根30克,水煎服。
4.[血友病,口鼻出血,紫斑]鲜大蓟草捣汁,和入少许黄酒,每次服一小杯,一日2-3次。
5、[妇女血崩,经漏]大、小蓟连根苗30克,益母草15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6.[高血压]大、小蓟3~15克,水煎代茶。
7.[刀伤(外伤)出血] 小蓟苗洗净捣烂涂敷,干则换之。
8.[小儿黄水疮,湿烂痒痛] 小蓟叶捣烂,涂疮上,干即换之。
9.[痈疮热毒,疥癣湿痒]
用于热毒痈肿,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鲜小蓟根、叶与食盐少许,一起捣烂敷于患部,或煎汤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