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增水行舟法与增液汤

(2023-02-19 16:27:23)


时间:2019-06-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王英华 陈文凤 刘宝恒

 

  增水行舟法属润下法,法以大剂量苦甘咸寒药物,相互配伍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既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又能养阴增液以润下。本法临床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内伤阴液亏虚之证,又为治疗津液亏虚、肠燥所致大便秘结的常用方法。

  增水行舟法为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治疗阳明温病津液耗损,阴亏液涸,不能濡润大肠而致“无水舟停”导致的大便秘结首倡的治疗方法。《温病条辨》中焦篇十一云:“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吴氏所云阳明温病,“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其因不外两端,一为热结,二为液涸。其阳邪炽盛者,宜承气法;其阴亏液涸者,当予增水行舟法。增水行舟法为重用苦咸微寒之玄参,滋阴润燥、壮水制火、启肾水以通二便;甘寒之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润肠燥;甘苦而寒之生地,清热养阴、壮水生津,以增玄参滋阴润肠之力。三药相伍,“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成增水行舟之法,故名增液汤。增液者,乃增益津液,使阴亏液涸之便结,得润而自下,犹如水涨船高,增水舟行之意。增液汤,苦、甘、咸、寒同用,意在增水行舟。笔者于临床用治阴亏液涸,不能濡润大肠,而致“无水舟停”之便秘,及老年人津液不足之习惯性便秘,此类病例均予增水行舟法治疗,多收捷效。现择验案一则,列举如下:

  孙某,男,66岁,2018年12月7日初诊。诉大便秘结多年,少腹胀得大便,胀消失。口干、心烦,曾服多种中西通便药物治疗,或取一时之效,停药后仍便结如初。近日少腹胀,食不下,口有异味,今经朋友介绍,来本科就诊。大便已5日未行,伴见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舌面现中剥,脉沉而细数。证属阴亏液涸,大肠不得濡润,乃半虚半实,无水舟停之疾。治宜增水行舟为法,方予增液汤加味。药予玄参40g,麦冬20g,生地30g,莱菔子35g,代赭石25g,炙甘草10g。3剂。每剂水煎早晚服。嘱禁忌辛辣之品。

  二诊:药尽3剂,今晨得大便1次,少腹舒适。口干、舌质红,苔黄、舌面中剥,脉沉细数。药已中的,原方加火麻仁60g,增玄参为50g,继进5剂。

  三诊:药尽5剂,大便得1日1次行。口干、口渴大减,口中异味消失。舌质淡红,黄苔消失,舌面中剥减退,脉细数。患者要求继服原方治疗。遵效不更方之训,上剂药量略于增减,先后用药15剂,大便得以正常。

  按:该患有习食辛辣,嗜酒之好。方中重用玄参养阴生津,润燥清热;麦冬滋阴润燥;生地养阴清热,有助玄参滋阴润肠之功;莱菔子降气消胀,通利燥结;火麻仁体润去燥,以利大肠之便结;代赭石降胃气,以通燥结;炙甘草守中宫,调和诸药。诸药相伍、津液得增,大肠得润,水涨船高,水增舟行,故疗效满意。(王英华 陈文凤 刘宝恒 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汪清县中医院)

张锡纯用山萸肉的心悟【草根一生】

 增水行舟法与增液汤 (2014-10-17 13:56:18)[编辑][删除]
标签: 

佛学

                                                     张锡纯用山萸肉的心悟【草根一生】


      山茱萸酸入肝,滋补肝肾之阴,最主要的是滋肝阴。色是红的,红赤色入心,所以它是补心肝肾之阴。

  六味地黄丸一共六味药,有三味补药,三味泻药。

  补药就是熟地、山萸肉、山药。熟地入肝肾二经的,主要滋补肾经,补肾阴,然后山萸肉入心肝肾,主要是作用在肝,肝阴,山药入肺脾肾,着重在脾,这三味药把我们的五脏都给覆盖了。然后下边三味药呢,实际是为了防止你补的太过了,稍微给你加点泻的成分,量都很少,茯苓、泽泻、丹皮。

  肝经虚的时候这个人体的气机要脱的时候,用山萸肉是最好;肺气要绝的时候,脾气要绝的时候用山药;肾气要绝的时候用熟地。

  阴血不足的人,尤其肝血亏,晚上睡眠不好,因为血不养心,血不养心的人晚上会虚烦,这个烦燥,睡不着觉。血归肝经,那么可以用一个小方子,就是山萸肉9克,酸枣仁6克。用山萸肉熬水冲服酸枣仁,酸枣仁也是养血养肝的。这是每天的量,一般我们喝三天就会改善了。

  张锡纯给人看病时,有的人往往在生过一场气之后,身体的很多部位会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往往大家会按照其他的方式,按照风湿,按照舒经通络,或者你生了气之后给舒肝,舒肝同时再舒经通络。张锡纯认为,因为你生气,火一发,伤了肝气,尤其伤了肝经的阴血了,肝主筋,肝还主疏邂,我们身体里这个气血的流部这个疏邂都要靠肝来疏邂,肝气一伤了,他的气血就不通畅了,尤其这筋就受伤了,所以他气血不通畅就凝固在那儿了,就容易造成某个地方疼。张锡纯就用山萸肉一两,配合了一点舒经通络的药,用了什么舒肝的药都没见效,但是用山萸肉以后就好了。

张锡纯用黄芪【草根一生】

 张锡纯用山萸肉的心悟【草根一生】 (2014-10-17 14:57:50)[编辑][删除]


黄芪能补气,兼能生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解释一下:

黄芪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

颜色浅的生黄芪,颜色深的就叫炙黄芪,它是用蜜,蜂蜜炙的,这个生黄芪和炙黄芪有什么区别呢,它的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

生黄芪呢,它是补气的作用比较强,但是它走表,它固表气,它往外走,比如说人们有这个疮壅的时候,刚才像张锡纯讲那个外科的病症,那么这个生黄芪呢它就走表,它就有把这个毒往外顶的作用,用于有这个很长时间的这个疮,外科病,这个疮口不愈合的,就是表气不固的,往往用生黄芪,那么蜜炙黄芪有什么作用呢,蜜炙黄芪它这个温热之性就稍微增加了一点,那么它是温脾胃,补脾胃中气的,它这个作用集中在中焦。

http://img.yy24.cn/2013/0108/20130108043632831.jpg

张锡纯说《神农本草经》里边,说这个黄芪主大风,这个后世很多医家不知道,黄芪补气的怎么会主大风呢,他通过这个实践认识到就是主大风,这个风邪进入体内了,黄芪就有这个作用,他说如果与发表爱同用,就是与解表要同用,能够去外风,能够把外风给驱出去,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在今天呢,实际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受到风邪了,比如天特别冷,刮大风,有的人受到风邪了会发现自己的肢体哪边被吹到了哪边疼,这就是风湿的开始,比如说风湿,有的叫,比如说鹤膝风,有的人风湿非常重,这个膝盖都变形了,叫鹤膝风,治疗鹤膝蜂一味主药就是生黄芪,古代医家的经验,在清代的时候傅青主就曾经用过这样的方子,用生黄芪他是用四两来治的鹤膝风,因为是经络不通,风邪进来了,和这个寒湿结合在一起,这不是有热症的情况,是寒湿的情况,它阻碍了经络的通畅,血液凝滞,这个时候您单用活血药,效果一般,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活血药它只能通,但是它的力道未必那么足,用了黄芪以后,再加上补气,能够推动这个药性的行走,中医有句话叫什么呢,叫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俗话说叫十男九痔,痔疮非常的多,介绍一个小方:

http://img.yy24.cn/2013/0108/20130108043651684.jpg

就是用生黄芪用那么9克到12克都行。然后用地龙碾成粉末,什么是地龙呢,就是蚯蚓,干的蚯蚓,叫地龙,地龙碾成粉末,每次是6克。用这个黄芪煎这个汤,然后服这个蚯蚓的粉末,那地龙的粉末,每次服,这个是一天的量,一天服一次就可以。

地龙有通络作用,黄芪有补气的作用,那这个痔疮是怎么得的呢,痔疮就是气血运行不好,然后在局部淤住,然后静脉开始往外膨大,形成了这个痔疮,一般内痔,外痔都会出现。

一般的动物它趴着走,它没有痔疮,因为人直立行走了,所以血液循环到肛肠这儿回流受阻,所以压力大,它形成局部的淤阻,那么这个地龙能够把它这个血给活开,然后黄芪补气能够加速它把这个血活开,所以这两个配在一起效果是不错的,这个方子很平和,因为对地龙也很平和的,对于这个内痔,外痔,膨出的,这效果是不错的,尤其是气虚型的效果很好。

黄芪如果是气虚的人,可以在食疗的时候用一点,比如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药膳叫黄芪老鸭汤,

http://img.yy24.cn/2013/0108/20130108043716104.jpg

老鸭它是滋阴的,那么黄芪是补气的,在熬这个老鸭的时候,稍微往里放一点生黄芪。15克都行,补气的作用,它是一个药膳,如果气阴两虚的人,比如说手术之后,这个人身体很弱,创口愈合很慢,那么这个时候用这个黄芪老鸭汤,然后吃这个鸭肉,喝这个汤,能够促进他机体的恢复,能够更好的促进他创面的愈合,所以这个黄芪老鸭汤是一个非常好的药膳。

黄芪保健用途

    黄芪,古名黄耆,今俗称黄芪。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是它发达的根部。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解释说:“耆,长(长辈)者,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神农本草经》列黄芪为上品。性味甘,微温。黄芪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既可用于药疗,也可用于食疗,是有广泛用途的保健佳品。

 

    提起黄芪,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旧《唐书·方伎传》载:唐肃宗刚继位不久,太后突然昏迷过去,牙关紧闭,文武百官一筹莫展。曾读过医书的唐肃宗在苦思中突然想起,古代医家在医书中曾有黄芪益气和黄芪汤气疗法甚佳的记载,便对御医说:“太后既然口噤不能服药,可否用黄芪煎汤,用汤气进行熏疗,药从皮肤而入,或许可救”。御医不敢怠慢,赶忙煮黄芪汤数斛,置于太后榻下,顿时满室药味弥漫,不多时,太后苏醒,病就慢慢好了。这个故事《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

 

    元代著名医学家刘完素指出黄芪的作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本草汇言》载:“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伤寒之证,行发表而邪汗不出,乃里虚而正气内乏也,黄芪可以济津以助汗;贼风之疴,偏中血脉,而手足不遂者,黄芪可以荣筋骨;痈疡之脓内溃,阳气虚而不愈者,黄芪可以生肌肉;又阴疮不能起发,阳气虚而不溃者,黄芪可以托脓毒”。

 

    《本草正义》载:“黄芪,性温能升阳,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其效直达人之肤表肌肉,固护卫阳,充实表分,是其专长,所以表虚诸病,最为神剂”。

 

    黄芪在中医临床及家庭自疗中,应用最为广泛。如《华佗神方》中治盗汗神方(黄芪、牡蛎、龙骨各20g,麻黄根、地骨皮、桑白皮各10g,人参6g,大枣7枚,水煎服),对于气阴两虚之自汗盗汗,心悸惊惕,气短烦倦者,有良好的康复保健之效。

 

    《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黄芪60g白术、防风各30g,共研细末,每日早晚各用开水泡服10g,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对于气虚卫阳不固,自汗恶风,气短乏力,或体弱易感冒者,常服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效果。

 

    《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黄芪20g,当归、白术各15g,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10g,水煎服),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对于脾胃气虚,时有低热,气短自汗,体倦肢软,以及中气下陷之久、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颇有效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黄芪汤(黄芪30g,陈皮、火麻仁各15g,水煎去渣,入白蜜,20g,再煎令沸,空腹服),功专益气润肠通便,对于老年及中气虚弱,运化不及,以致津亏液少,大便秘结者确有良效。

 

    《内外伤辨惑论》之当归补血汤(黄芪30g,当归15g,水煎,空腹服),为劳倦内伤,气虚血弱,而见低热,盗汗,头晕,心悸,面白唇淡等常用

 

    《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生黄芪120g,当归尾20g,赤芍、川芎、地龙、红花、桃仁各10g,水煎服),功专补气,活血,通络。老年动脉硬化,属气虚血滞者,服用本方能健身强体,流畅气血,可防肢体痿废之虞,对于中风半身不遂,肢体软瘫,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者,确有良好的促进康复之效。

 

    黄芪配伍食物滋补的方法也很多,如生黄芪、党参各30g甘草15g,浓煎取汁,用粳米100g,大枣10枚,煮粥,待粥将成时,对入药汁,再煮片刻,服食.此粥不仅治神倦乏力,自汗等症,而且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中老年体弱者可以常服。

 

    黄芪100g,当归50g,鲤鱼1条(重1kg左右),将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并放花椒,葱,姜,蒜等调味品,炖至鱼熟,食鱼饮汤,分,天食完,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和肾炎浮肿及病后、产后体弱者。

 

    各种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采用黄芪陈皮煨猪肚治疗,有独特疗效。其方法是:“黄芪200g,陈皮30g,用纱布包好,装入1只洗净的猪肚内,麻线扎紧,加水文火炖煮,然后去掉药包,趁热食肚饮汤,分作4次2天内食完。5只猪肚为1个疗程。

 

    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含有糖类,多种氨基酸,胆碱,黄酮类化合物,叶酸,硒,锌,铁,铜,锰等14种微量元素。

 

    黄芪对正常心脏有加强其收缩作用,对因中毒或疲劳而陷于衰竭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加显著。

 

    黄芪有扩张冠状血管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使血压下降,并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及营养状况。

 

    黄芪还有利尿和一定的消除尿蛋白的作用。

 

    黄芪可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代谢,其多糖能明显地促进实验动物脾脏内抗体形成,增加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显著地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增加末梢白细胞总数,促进白血球的生长,减少病毒的致病性,加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硒可以抗癌,同时,硒又是体内酶类自由基损害防御物质(抗氧化酶类)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黄芪不仅具有抗癌作用,还有消灭体内自由基。代谢废物和抗衰老的作用。

 

炖鸡煲汤补气血,锅里党参不能少?用好补气养脾胃,用错却能把病延


倪诚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党参原生于山西上党地区,故得名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肺生津,,常用党参代替人参,为气虚较轻的患者调理身体。误用参类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口腔溃疡、肿痛等不良反应。


补气健脾的良药党参真的适合你吗?一测便知:


测试一  上下踏板测试


跟着节奏,有韵律的上下踩踏板。测试中,如果出现腿发软、有气无力、气喘吁吁、半途而废的情况,说明测试者易疲惫,适合使用党参。


脾主肌肉,党参可以很好的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脾胃之气、强壮肌肉、缓解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四肢懒倦、肌肉松软无力容易疲惫的人群适宜用党参进补。


测试二 朗诵分贝测试


个体说话声音是否洪亮与肺气是虚是强有直接的关系。日常说话气短懒言、动则气喘、咳喘无力,则说明你气虚了,适合用党参补益肺气。


测试三 实证测试


[转载]补气健脾的良药党参真的适合你吗?一走一读一测,轻松来判断|健康之路


涉及以上八种情况的人群不适合用党参进补!


巧用党参补中益气

党参补气粥


党参30克、甘草10克、大米50克。党参、甘草冷水浸泡30分钟,在泡药的水中加入淘洗干净的大米,大火煮开,小火煮烂即可。


[转载]补气健脾的良药党参真的适合你吗?一走一读一测,轻松来判断|健康之路


甘草增强口感的同时可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与党参配伍在一起加强了补脾气的作用,适合气虚、气血不足、产后、体质弱、肿瘤化疗后脾胃功能不好、慢性病恢复阶段的人群进补。


党参补气粥可以长期调理食用,有助于脾胃之气的恢复和精气神的提升。


原创 健康之路 CCTV健康之路

张锡纯用石膏  【草根一生】

  张锡纯用山萸肉的心悟【草根一生】 (2014-10-17 20:08:25)[编辑][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