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法新识

(2023-01-25 04:24:46)


时间:2020-05-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朱光

 

  作为中医八法之一,消法的临床应用非常普遍。但因其概念界定不甚严谨,致应用存在着认识不清、适用模糊等问题。现加以梳理分析,以正于同道。

基本思路:给邪出路

  中医学认为,正邪相争、正不胜邪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因,扶正祛邪是疾病治疗的基本法则。

  有邪宜祛之,邪祛正自安。中医祛邪的基本思路十分清晰,即给邪找出路,并要做到因势利导,就近而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关于这一点,吴鞠通说得更为简明:“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温病条辨》)。一般而言,根据邪之性质与所处位置,祛邪最常用的是汗、吐、下法,如《儒门事亲》明确指出:“凡病在胸膈中脘以上者,皆宜吐之”“风寒暑湿之邪,入于皮肤之间而未深,欲速去之,莫如发汗,所以开玄府而逐邪气也”“积聚陈于中,留结寒热于内,必用下之”。

  但当邪气停留蕴积,附着于脏腑、经络、肌肉之上或其间,成为障碍或负担,即会影响脏腑功能发挥,妨碍气血津液运行,逐渐成疾或成为某些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对此治疗则难以速祛,只能缓缓消化、消散而消除之。其依据有“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素问·至真要大论》),“菀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等。《医学心悟》说得尤为明白:“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

应用范围:各种积滞

  由上述可知,消法的作用是通过消化、消散、消导等方法,以使病之形减小或病之量减少,最终达到消减或消除,所针对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积滞。这种积滞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者是指由饮食不节或不洁所致的食滞、疳积或虫积;广义者则是指气、血、痰、饮、水等病理产物所致的积滞,如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停积、痰饮不化等病证,即如《儒门事亲》中九积(食积、酒积、气积、涎积、痰积、癖积、水积、血积、肉积)所涉及的内容。

  祛痰法、化饮法、理气法、祛瘀法、利水法等均属于消法的范畴。但就习用而言,消法临证时主要用于消食积、消积聚、消结石及消痈疽等。

  消食积

  张景岳认为:“饮食内伤,气滞而积者……宜消之逐之”“凡饮食饱闷,痞塞不消,若脾胃素实,止因倍食暴伤而患者,宜用神曲、山楂等辈消耗之”(《景岳全书》)。饮食停滞即成邪,临证可见脘腹痞闷、疼痛,嗳腐吞酸,纳差或恶食,泄泻等,甚则积久成疳,一般选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二方都体现了以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的基本用意,而前者消中有散,用药有半夏、连翘等;后者消中有导,用药有大黄、枳实等。

  至于治疗小儿积滞或疳积,历代更是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太平圣惠和剂局方》中的肥儿丸(神曲、黄连、肉豆蔻、使君子、麦芽、槟榔、木香),《仙拈集》中的消积散(黑丑、槟榔、大黄、木香),《奇效良方》中的木香化滞散(木香、姜黄、青皮、砂仁、人参、槟榔、白术、白茯苓、檀香、白豆蔻、藿香、橘皮、桔梗、甘草)等,都体现了消食化滞、渐消渐磨的特点。

  但需注意,治疗食积并非消导法所尽可为,《本草求真》对此说得客观而全面:“食积止属病标……积因寒成,则积当从寒治;积因热致,则积当从热理;积自气生,则积当从气化;积由虫致,则积当从虫杀;积由痰聚,则积当从痰解;积由血蓄,则积当从血破;积自水结,则积当从水下;积自食至,则积当从食消;积由虚致,则积当从虚除。”

  消积聚

  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痛或胀的病证。

  积者有形,结块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在血分,以血瘀为主,为脏所病;聚属无形,包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在气分,以气滞为主,为腑所病。积证初、中期属邪实或邪实正虚,应予消散或消补兼施,选方如《医林改错》之膈下逐瘀汤,或《丹溪心法》之化积丸(黄连、山栀、川芎、三棱、莪术、神曲、桃仁、香附、萝卜子、山楂),或《杂病源流犀烛》之化积丸(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瓦楞子、香附、雄黄、五灵脂、苏木),或《金匮要略》之鐅甲煎丸等;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治以行气散结为主,方选木香顺气丸、六磨汤等。对此,《医学心悟》所言精当:“夫积聚、癥瘕之症,有初、中、末之三法焉。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及其所积日久,气郁渐深,湿热相生,块因渐大,法从中治,当祛湿热之邪,削之、软之以底于平。但邪气久客,正气必虚,须以补泻迭相为用……若夫块消及半,便从末治,不使攻击,但补其气、调其血、导达其经脉,俾荣卫流通而块自消矣。凡攻病之药,皆损气血,不可过也,此消之之法也。”

  消结石

  中医学认为,结石的形成往往是因于湿热蕴积,煎熬成石,因此当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对结石磨而化之,一般选用鸡内金、海金沙、金钱草、郁金等。

  消痈疽

  痈疽疮疡等外科病初起,为了不使邪毒结聚、走窜、成脓,而宜根据辨证采用内消之法。此如《疡科纲要》言:“治痈之要,未成者必其消。治之于早,虽有大证而可以消于无形。”《外科精义》说得更为具体:“盖疮疽本乎中热之郁结不通也,其风邪寒气所聚也,治之宜温热之剂和血令内消也”“夫痈疽丹肿,结核瘰疬,初觉有之,即用内消之法”。如仙方活命饮中用白芷、防风以通滞散结、外透热毒,用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阳和汤中麻黄宣通经络,配合肉桂以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进而开腠理,散寒结,消阴疽。

对消法的5点认识

  《说文解字》中,“消”释为“尽也”,“尽”则释为“器中空也”。由此可知,“消”可引申为“消除”,是一个由有变无的过程。鉴此,笔者对消法有如下5点认识。

  消以祛积,惟宜缓图

  人体在气血运行、津液代谢过程中,由于脏腑功能失常,会致生各种病理产物,如气、血、痰、饮、水等;或因饮食不节而导致食滞,或因饮食不洁产生虫积。这些新生物基本都属于有形之邪,停积于内,非朝夕所成,自然亦非旋即可祛,只能渐消缓散而除之。

  防积之成,功在平时

  可根据辨证选用《丹溪心法》中的越鞠丸(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以解除六郁(气、血、痰、火、湿、食),郁除则积自难成;或用《和剂局方》中五积散(麻黄、肉桂、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枳壳、桔梗、白芷、当归、川芎、白芍、干姜、甘草),以消除五积(寒、食、气、血、痰)。

  消以渐化,导以速祛

  治疗食滞时常使用消导法,其实是消法与下法的合用,方如枳实导滞丸(大黄、神曲、枳实、黄芩、黄连、白术、茯苓、泽泻),可增强祛邪力度与效率。

  把握分寸,消补同得

  祛邪可扶正也可伤正,消以祛邪也宜把握消补分寸,做到消而不损,补而不壅。

  消法之理,治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形成往往与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因过食肥甘致脾荷过重,运化不及,使脂不得正化而停积。因而治疗可选用《丹溪心法》之保和丸(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麦芽),并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作为治法之一,消法是一种治疗原则,内涵是缓慢消除有形之邪,而外延则包括各种祛邪的方法。由是而言,消既是方法(消化、消散),又是目的(消除)。消法概念过于宽泛,虽同名为消,所用药物却大相径庭,很易造成概念混乱,影响实用。就目前实际运用的情况看,消法主要用于食滞或食积的治疗,其他则以化痰、化瘀、化饮、利水、软坚散结等方法加以替代,取消之意而未用消之名。(朱光 河南中医药大学)

理气今释

 消法新识 (2019-12-21 12:31:09)[编辑][删除]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第六章理气今释·第一节理论要点

  理气今释(2019-12-20 22:15:40)

第六章   理气今释

  如果用一句话解释理气,就是理通腑气。用西医的话说,就是促进空腔器官、特别是胃肠蠕动。

第一节   理论要点

问:理气是什么意思呢?


答:按字面理解,就是调理气机。

问:气机是什么意思呢?

答:气在这里作气化讲。人体的气化,就是西医说的代谢。机就是关键所在,比如手枪的扳机就是关键所在。

问:那么,理气不就是调理代谢吗?

答:这个概念太大了。实际上,理气主要指理通腑气。其中又特指理通胃肠之气。

问:大、小承气汤不是也能順气或通气吗?

答:大、小承气汤确实可以顺气,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荡涤胃家实邪和毒热。故它们属于寒凉攻下剂。

问:西医有理气药吗?如何中西医结合地理解此类药物呢?

答:西医没有理气这个术语,但也有类似药物。30多年前,最典型的此类西药,只有新斯的明。此药用于术后,胃肠不蠕动或蠕动太弱引起的腹胀。近20多年来,西医研发了很多胃肠动力药所谓胃肠动力,就是促进人体空腔器官、特别是胃肠道的蠕动。此类药物,能提高胃肠等的蠕动频率,加大蠕动力度。目前,最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普瑞博恩)等。

问:此类中西药可以互相代替吗?

答:至少不能完全互相代替。比如,对胃蠕动慢、无力因而食后胀满的病人,可以服用吗丁啉,也可以服用行气中药。但是,对早孕反应的呕吐,还是中药更好。

问:理通腑气的机理是什么呢?也是促进胃肠蠕动吗?

答:是的,就是促进胃肠蠕动。

问:胃肠蠕动不就是平滑肌有规律地舒缩吗?为什么理气药只对胃肠有作用呢?

答:据理言,理气药对其它平滑肌,也应该有促进舒缩的作用,只是临床最常见的气滞是胃肠。试看西医的“理气药”,叫胃肠动力药,可见,中医理气药也有一定的选择性。

问:胃肠气滞时,莫非全身他处没有瘀滞吗?

答:应该是有的。比如,生大气之后,可见胃部胀满,胁肋胀痛,四肢甚至全身游走性攻痛,这显然也是气滞。故处理此病时,也需要理气。只是这时中医更喜欢称为肝郁气滞。于是用疏肝理气方药。

问:中医有气滞血瘀之说,其机理如何呢?

答:这时的气滞,就是全身小动脉,在不规律的痉挛,于是必然血瘀。痉挛较重时,就在相应部位出现疼痛。只是,解除这种症状最好使用白芍等,因为它们能使痉挛的动脉舒张。

问:中药和方剂教材,把理气药分作行气药和降气药。二者截然不同吗?

答:二者不是截然不同,而是机理大体一致。试看所谓下气方剂大多要用理气药可知。

问:本章将介绍那些理气方药呢?

答:药物方面主要介绍橘皮、厚朴、枳实、木香、香附、乌药等六味药;方剂主要介绍越鞠丸、半夏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天台乌药散等四方。

问:有的教材把厚朴归入化湿药,对吗?

答:我觉得不恰当。如张仲景大小承气都用它,显然不是为了化湿。

问:今市面上常见木香顺气丸[1]、开胸顺气丸[2]等。它们属于非处方药。群众很喜欢用它们。对此,你有何说的吗?

答:理气药具有破气作用,过用常出现乏力、心慌和面色苍白等。故此类药不宜多用,原则是中病即止。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第六章理气今释·第一节理论要点 

[1] 木香顺气沉香木香当归白茯苓山药郁李仁槟榔菟丝子牛膝枳壳独活防风火麻仁大黄。

《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第六章理气今释·第一节理论要点[2]开胸顺气丸槟榔牵牛子陈皮木香厚朴三棱莪术猪牙皂。

心静

  理气今释 (2019-12-25 15:53:20)[编辑][删除]

 


     1.窗外的精彩、无奈与我无关,我用勤奋筑就我的精彩。

     2.心静的人总是担心怕做与学习无关的事而耽误时间太多。

     3.心静的人总能珍惜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分钟。

     4.心静的人总能把班级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认真做好。

     5.心静的人在课间总显得安稳、从容与充分。

     6.心静的人总会让自己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7.心静的人总是积极进取、你追我赶、和谐竞争。

     8.心静的人躺在床上能很快安然入眠。

     9.心静的人看到的是自己一天天的进步,因为他总有自己前进的目标。

     10.心静的人总能在学习的辛苦中体悟到进步与成长的快乐。

人生之情有喜悲;世上之事有顺逆

   心静 (2019-12-22 16:06:40)[编辑][删除]

 


人生路上,无论怎样,都要走下去,荣也好,辱也吧,坦然面对,心平气静,安然于得失,淡然于成败,依旧向前。  

人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弹指一挥间,只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若是待走到生命的终点,才后悔所走过的人生,就为时已晚了。

人生的情,有喜,有悲,雨,有急,有缓,路,有平,有坎;世上的事,有顺,有逆;顺境,不要得意,狂妄傲慢,喜悦能够持续;逆境,不要气馁,绝望悲戚,事情还有转机。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有时候,你感觉很累,是因为想得太多,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时、某一事。

人生无法或缺的是金钱,然而同样拥有金钱,有的人却终生为金钱所累,被金钱所困扰,甚至被金钱剥去了性命;而有的人却能役使金钱,御钱生效,发财致富,获得欢乐和幸福,走向人生的辉煌。

人生之路,有顺境与逆境,顺境是艰苦耕耘的结果,逆境是日后峰回路转、否极泰来的前奏;想要顺境,取得成功,就得突破逆境,忍受挫折,走过人生的坎坷。

人生难免遇到急难险重、沟沟坎坎,这是考量智量的时候,遇到险厄也不必惊惶失措,就算上得去还要退得回,拿得起还要放得下,从容点,为人留下度量,也就为自己留出空间

人太计较会很苦的,有时,浪费就是浪漫;比如吃橘子之前,要嗅一嗅;比如等爱人的一个邮包,而不是电话;时间是拿来花的,只不过,花时间可以是一种劳役,也可以是一种艺术。

不能看轻自己,但也别太看重自己;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不会尊重别人起码也要学会自尊;一个从没有嫉妒过别人的人,是缺乏上进之心的平庸之徒;一个从来没有被别人嫉妒过的人,是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

怀着乐观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成为阳光,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人生如路,不管多么险峻的高山,总会为不畏艰险的人留下一条攀登的路;人之所以活的累,是因为放不下架子、撕不开面子、解不开情节;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款;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

人生的答卷没有橡皮擦,写上去就无法再更改,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否则就是跟自己过不去;真正属于自己的,只有活生生的现在,只有握得住当下,才有可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只有相信未来,相信自己,今天的自己才能成就明天的自己。

人生拥有了健康、事业和金钱,更要拥有情感才行;在在你的情感存折里,亲情、友情、爱情,乃至对陌生的关爱之情,都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间有情,系于一爱;爱是我们生命中最为神圣的感情,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珍藏。

 

人生,年轻时候追求,年老时候逃避;最初,我们凡事好奇,渴望认识新的朋友,接触新的环境;这世界其实是由无数小圈圈、小团体组成的,就像中央车站发出的各班列车,你买了票,追上了车,希望它带我们到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你认识了一些人,由聚而散,最后总要分离。

人的生命,有时候苦涩如黄莲,有时候轻薄如空气,有时候落寞任雨舞,有时候柔情逼蚀骨,有时候香醇似美酒,有时候生机染花蕾,有时候魂牵及梦绕,有时候桑田为沧海;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收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次连载,她都不会在你的背后留有灰暗与空白,因为你不愿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