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症验案

(2023-01-25 04:50:23)


时间:2020-05-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董盛

 

  疼痛是患者自觉疼痛的症状,广泛存在于各种疾病中,中医将急性疼痛为主的各类疾病通称为“急性痛症”。临床上引起急性痛症的病因多种多样,究其病机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大类别。而“不通则痛”高度概况了急性痛症的病机变化特征,是指在各种病因影响下,引起机体经络痹阻、气血郁阻造成的急性疼痛。针灸和中药是中医治疗各种病症的重要方法,从古至今历代医家在临床中均十分重视将针灸和药物进行结合运用,尤其在治疗各种急性痛症方面疗效显著。笔者认为,将针灸和中药结合治疗急性痛症,强调针药结合应把握病机关键,以“通”为本,以“通”为用,标本兼治,列举验案三则,以飨读者。

  急性肾绞痛

  刘某,男,45岁。2019年12月3日来诊。诉突发左腰部剧痛2小时。患者于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腰部剧痛,持续不能缓解,放射至下腹部,腹胀,在当地医院急诊确诊为“结石性肾绞痛”,予以扩管止痛对症处理,疼痛不能缓解,拒绝体外碎石治疗,于门诊采用中医治疗。症见:腰部疼痛,持续不能缓解,放射至下腹部,汗出,小便颜色如酱油,无恶心呕吐;舌淡暗、苔薄黄,脉沉弦。既往有肾结石及体外碎石治疗病史。查体Bp:160/100mmHg,神清,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左肾区叩击痛(+),左侧上中输尿管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泌尿系B超:左肾下极肾盏内可探及大小约4mm×2m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尾,左肾盂分离暗区15mm;左侧输尿管上段距肾门44mm处可探及一个大小约14mm×9m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结果提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左肾轻度积水,左肾小结晶。诊断:(湿热蕴结,阻滞气机型)石淋。治法:立即给予关元穴及肾俞穴穴位针刺加电针治疗;中药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为治法,具体药物如下:川黄柏10g,肉桂10g,茯苓15g,泽泻20g,川牛膝30g,泽兰15g,金钱草50g,扁蓄12g,瞿麦12g,冬葵子20g,台乌10g,延胡索15g,青皮10g,车前草20g,木香10g,郁金10g,3剂,水煎服,日1剂。针刺治疗后,腰部剧痛缓解,嘱患者尽快口服中药,加大饮水摄入量。3日后患者二诊:诉腰部间断隐痛,小便颜色已正常,纳食可,舌淡,苔薄黄,脉沉弦。继续穴位针刺治疗,原方减郁金、扁蓄、瞿麦,加金钱草60g,海金沙10g,滑石10g,7剂,水煎服,日1剂。7日后三诊,诉连续服药后见尿中有细沙粒排出,现已无任何不适,复查泌尿系B超正常。

  按: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因结石梗阻的部位不同,从而引起腰部绞痛、掣引腹部,甚至排尿不畅、血尿等急性症状。本案以结石肾绞痛为主要症状,既往多次体外碎石而不愈,急性发作时用针刺治疗,迅速缓解疼痛;缓解期中药联合针刺,增强输尿管运动功能,有利于结石排出。方中黄柏、肉桂寒温并用,滋养肾阴,温补肾气,意在固本,坚肾清热;茯苓、泽泻配伍,淡渗利湿为主药;牛膝、泽兰行气活血,主要活腰膝间瘀血;金钱草、扁蓄、瞿麦加强利湿通淋排石之功;台乌配青皮行气破气,顺膀胱和肾之逆气;延胡索行血中之气,以上药对合用行气活血定痛,有利于结石排出为佐药;加之车前草有利于湿热沙石从小便而排,滑石有利膀胱之腑涩结之功,达到因势利导的作用。全方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淋化石之法,体现中医治疗标本兼顾,同时结合现代科研结果,加入三金排石药组成的方药,疗效显著。

  急性胆绞痛

  杨某,女,33岁。2019年11月26日初诊,诉右上腹胀痛2天,加重1小时。患者2天前因饮食不节,突发右上腹胀痛,牵及肩背部,自行口服消炎利胆片等中西药稍有缓解。就诊当日,右上腹疼痛加重,持续不能缓解,伴恶心、呕吐,急于门诊中医治疗。症见:右上腹胁肋胀痛,牵及肩背,泛恶、呕吐,大便稍干,舌暗苔黄腻,脉弦数。既往有慢性肾炎及肾功能不全病史。查体:神清,精神差,面色萎黄稍黯,皮肤黏膜无黄染,右上腹胆囊区压痛(+)、触痛(+),无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上腹部B超:胆囊大小约61mm×10mm,壁欠光滑,腔内可见数个较大约4mm的团状强回声,后伴声影。胆总管内径5mm,管腔内清晰。结果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性改变;副脾。诊断:(肝胆湿热,砂石结聚型)胁痛。治法:立即给予胆俞穴、阳陵泉穴穴位针刺治疗;中医疏肝利胆,排石止痛为法,大柴胡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方药如下:柴胡10g,黄芩10g,滑石10g(包煎),生白芍24g,炙甘草12g,川牛膝25g,金钱草15g,鸡内金10g,茯苓10g,黄芪25g,大黄3g(后下),白术20g,丹参10g,7剂,水煎服,日1剂。服药1周后二诊,诉上腹胀痛好转,大便正常,纳食可,舌淡苔白,脉弦。原方减牛膝,加怀山药15g,黄芪加量为40g,14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时患者诸症消失,纳食增加,二便正常。复查B超:胆囊大小59mm×23mm,壁光滑,暗区清晰,胆总管内径5mm,管腔内清晰。

  按: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临床表现决定于结石的部位、动态和并发症。其急性发作多伴有胁肋上腹疼痛,甚则胆绞痛,属于中医学中的胁痛、胆胀,因此临症通利肝胆止痛是医家当务之急。方针联合治疗,应紧紧围绕“通”字,以达“通则不痛”目的。本案以大柴胡汤和芍药甘草汤加减,通利肝胆、泻下通腑、缓急止痛。患者既往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以黄芪调补中气、扶助正气,利于中焦运化,升清降浊有度;小剂量大黄清热化瘀,祛邪因势利导,同时防止过量损伤正气、助邪内生;金钱草、鸡内金相伍,加强排石针对性;白术、丹参相伍,健脾利湿、活血利胆。全方合用,收效甚速。

  痛风急性发作

  王某,男,57岁。2019年4月2日轮椅推入就诊。诉双踝关节肿痛1月,伴双足剧痛1天。患者8月前因确诊“胸椎脊柱结核”,给予口服四联抗痨及保肝药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近来出现双踝部肿痛不适,双足剧痛,口服消炎止痛药物不能缓解,故到门诊中医治疗。症见:双踝部关节肿痛,脚趾关节剧痛,不可触碰,关节活动受限,口渴,心烦,泛恶,腹胀。舌淡苔黄厚,脉滑数。查体:轮椅推入诊室,精神极差,痛苦病容,脊柱生理曲度存在,胸腰椎各棘突压痛阴性,双踝关节活动受限,触痛明显。辅助检查:血沉:67mm/h,尿酸:978umol/L。诊断:(肝肾亏虚,湿热阻滞关节型)痹证。治法:选取肾俞穴、关元穴及疼痛局部穴位治疗;中医清热利湿、调畅气血、消肿止痛为法,四妙散加减,方药如下: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20g,薏苡仁20g,赤芍15g,当归15g,威灵仙30g,炙甘草10g,延胡索10g,小通草6g,细辛3g,怀山药20g,6剂,水煎服,日1剂。服药后二诊,患者被搀扶进入诊室,双踝部关节肿痛减轻,脚趾关节仍疼痛,但可忍受,小便增多。舌淡红苔黄,脉弦滑。原方减炙甘草、细辛,加佩兰10g,车前草15g,加量薏苡仁为40g,威灵仙40g,14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时患者自行走进病房,踝部及脚趾关节疼痛均明显改善,检查血沉:39mm/h,尿酸521umol/L,上方调整用药,减延胡索,加白术10g,土茯苓20g,加量车前草30g,14剂,水煎服,日1剂。四诊时,患者诉诸症消失,纳食量增加,二便正常,原方用怀牛膝易川牛膝,做成丸剂巩固疗效,患者坚持服药2月,复查血沉正常,尿酸324umol/L。随访半年,患者无任何不适。

  按:饮食不节、劳累外伤、情绪改变,均可诱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多关节进行性疼痛是本病的首发和主要症状,常常出现关节局部肿痛及功能障碍,根据症状属于中医学的痹证。本案以踝趾关节肿痛为主,四妙散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久痛属瘀”,当归、赤芍配伍,养血脉、调气血、止痛痹;“久病多虚”“久病及肾”,盖肾主骨,肝主筋,川牛膝活血通脉,怀牛膝补肾强足,且性善下行,均可舒筋利痹,宜于腿膝诸病;细辛、通草配伍温阳通脉,可治百节拘挛,并防药性偏凉。全方合用,扶正祛邪、虚实相兼、气血共调、寒温并用,达到治病求本之功效。

  结语

  临证中针灸治疗急性痛证,疼痛往往能够马上缓解,但容易复发;而单纯应用中药,疗效不会立即尽如人意。因此,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药有效地结合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仅疼痛等临床症状可以缓解且不易复发,最重要的是产生急性痛证的病机关键环节得到了改善,治病求本,常获良效。(董盛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说说足三里

 (2023-01-25 15:39:35)[编辑][删除]


时间:2020-04-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7版  作者:孔庆羽

 

  在针灸临床应用的众多腧穴中,足三里可以说是最家喻户晓的一个。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归足阳明胃经。它定位方便、效用丰富,即使没有病痛也是许多人爱用的保健要穴。

  俗话说“常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中医认为,足三里是一个滋补要穴,自古代开始人们就通过艾灸足三里来防病保健。《针灸真髓》曰:“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现代医学证明,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可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调和脾胃

  作为胃的下合穴以及胃经的合穴,足三里能够治疗呕吐、胃痛、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于一些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疾病,足三里还有升清降浊、理气消胀之功。

  化湿通痹

  《灵枢·四时气》曰:“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脾主运化、主四肢,脾与胃相表里,对于感受湿邪、经脉闭阻不通而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等证,可采用足三里温阳化湿通痹。

  调和营卫

  营气和卫气皆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调和营卫的功效,故营卫运行失调所致的疾病,可采用足三里治疗。如《灵枢·胀论》曰:“营气循脉,卫气逆为脉胀,卫气并脉循分为肤胀,三里而泻,近者一下,远者三下,无问虚实,工在疾泻。”

  补气生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则气血旺。脾与胃相表里,足阳明胃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可鼓舞脾胃,达到补气生血的效果。

  除了上述功效以外,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五行理论,足三里也是治疗头面五官病、神志病、妇科病、肺病以及肝病的常用穴位。

  足三里的益处如此繁多,操作起来却是十分简便,除了接受针刺治疗,自己在穴位上进行点压按揉,或是热熨艾灸,都是非常不错的刺激方法。闲来无事之时不如给自己和家人来一套足三里保健,简单又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孔庆羽)

疑难杂症怎么治 最好用针灸

 (2012-07-21 17:27:34)[编辑][删除]
标签: 

针灸

 

药罐

 

疑难杂症

 

杂谈

    松原市徐福刚疑难病研究所

“银针治百病,药灸显神通”。针灸发展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古代名医王唯一、皇甫谧、杨继洲等对针灸学造诣颇深,是现代针灸之楷模。孙思邈、华佗都以针灸成名。

     孙思邈提出一针二灸三用药,及一针救两命的故事,体现了针灸治疗的重要性。那些用药无效,久治不愈的 疑难杂症,最好选择针灸 疗效才是硬道理。

      疑难杂症患者请咨询徐大夫

     垂询时间:7:30——15:30

     电话:0438——6382177         

  皮外针治痛疗法作者:中医教授

13831985962http://blog.sina.com.cn/u/1971836827

 

    >199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跟随萧友山老大夫学习时,得见肖老的独特针法——皮外针法。方法是:取火柴棒约1-2厘米左右一段,放置在特定的部位上,胶布固定后3-5天取下。主治痛证。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我见其法过于简单,不屑一顾。偶遇一患者大赞此法之妙,才使我心中稍有触动,但仍不重视。1996年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内科门诊施诊时,得见数例肩凝症,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曾反复应用针灸、按摩、蜡疗等无效,余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蠲痹汤等治疗,虽然有效,但比较缓慢。有些应用针灸后疼痛更加严重。偶翻学习心得笔记,记述皮外针法,触动灵机,试于临床,效果甚佳。反复验证,均有效,始诚信不疑。方法是:将火柴棍放在天宗、膈关附近的压痛点上,胶布固定。例如:患者邢XX,肩臂疼痛不能抬举1个多月,先用蜡疗不效,续用针法疼痛更加严重,上抬只能手摸至下颌,夜间常因疼痛不能入睡。诊后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鸡血藤、片姜黄治疗4日,疼痛稍减,但仍疼痛难于入睡。在天宗、膈关附近压痛点放置皮外针后,次日疼痛大减,3日后手能摸到头,7日后疼痛基本消失。这种方法既然可以治疗肩凝症,是否可以用于肱骨上髁炎呢?验于临床亦有效果。方法是,将火柴棍约1厘米左右一段放于肱骨上髁最痛点上,胶布固定。例如:瓮XX,2周来左肘外侧疼痛,伸屈用力均使疼痛加剧,不能做家务劳动,前用针灸、中药、膏药疼痛不减,改用皮外针治疗后,次日即疼痛减轻,7日后疼痛消失。又用于肋间神经痛、冠心病、胸膜炎的局部疼痛亦有效。
近数年来,针刺治疗疾病时,某些人曾反复的片面强调深刺、强刺,皮内针治疗法改为埋植不锈钢圈。岂不知这些方法用于实证尚可,用于虚证则更伤正气。正气亏损,气血不通,疼痛更加严重。皮外针法刺激量小,可以缓调气血阴阳,疏通气血,因其力小而缓,不会损伤正气。因此对气血虚衰,应用针灸、按摩等法无效者,常常获效。

http://b11.cnc.qzone.qq.com/ac/b.gif

肺经上:肺经的鱼际穴定喘的效果很好,只需按揉即可。 
     有人总觉得气不够使,有吸不上气的感觉,就点揉2.太渊穴,此穴为肺经原穴,补气效果极佳。 
    经渠治疗各种咳嗽都有效,使用方便,无需辨证。4.孔最穴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和扁桃体炎效果不错,还能治痔疮。还有个特效穴——少商,是专治咽喉肿痛的,三棱针点刺出血马上见效。

  尺泽是肺经合穴。“合”即汇合之意,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似百川汇合入海,故称为“合”。尺泽穴为肺经合穴,既具有合穴的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穴位概述尺泽穴最早见于《灵枢.本输》篇:“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后世多延用此名。

  尺泽穴对呼吸系统疾病,如胸膜炎、肺炎、支气管炎等所致的咳、痰、喘、吐血、喉咙疼痛有效,也可治疗肘关节疼痛,发凉.

  1.人体穴位配伍:配太渊穴,经渠穴治咳嗽,气喘;

  2.配孔最穴治咳血,潮热;配曲池穴治肘臂挛痛。

  3.尺泽穴也是最好的补肾穴,通过降肺气而补肾,最适合上实下虚的人,高血压患者多是这种体质。肝火旺,肺亦不虚,脾气大但很能克制自己不发火(金能克木)的人常会感到胸中堵闷,喘不上气来。此时可点揉肺经的尺泽穴。尺,此字在此不指尺寸,而暗指肾脏(中医诊脉讲"寸、关、尺",而"尺"正是肾脉之反应处);

  泽,是雨露,引申为灌溉,由此可知,此穴有补肾之意。尺泽穴为肺经合穴,属水,金气化水,则肺气不壅滞于胸,水可涵木,则肝火得水而平,所以此穴可治上实下虚的高血压症、哮喘症、遗尿症。此穴位于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如下图)

尺泽穴是最好的补肾穴

13831985962http://blog.sina.com.cn/u/1971836827

 

    >1996年在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跟随萧友山老大夫学习时,得见肖老的独特针法——皮外针法。方法是:取火柴棒约1-2厘米左右一段,放置在特定的部位上,胶布固定后3-5天取下。主治痛证。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我见其法过于简单,不屑一顾。偶遇一患者大赞此法之妙,才使我心中稍有触动,但仍不重视。1996年在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内科门诊施诊时,得见数例肩凝症,病程均在1个月以上,曾反复应用针灸、按摩、蜡疗等无效,余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蠲痹汤等治疗,虽然有效,但比较缓慢。有些应用针灸后疼痛更加严重。偶翻学习心得笔记,记述皮外针法,触动灵机,试于临床,效果甚佳。反复验证,均有效,始诚信不疑。方法是:将火柴棍放在天宗、膈关附近的压痛点上,胶布固定。例如:患者邢XX,肩臂疼痛不能抬举1个多月,先用蜡疗不效,续用针法疼痛更加严重,上抬只能手摸至下颌,夜间常因疼痛不能入睡。诊后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当归、鸡血藤、片姜黄治疗4日,疼痛稍减,但仍疼痛难于入睡。在天宗、膈关附近压痛点放置皮外针后,次日疼痛大减,3日后手能摸到头,7日后疼痛基本消失。这种方法既然可以治疗肩凝症,是否可以用于肱骨上髁炎呢?验于临床亦有效果。方法是,将火柴棍约1厘米左右一段放于肱骨上髁最痛点上,胶布固定。例如:瓮XX,2周来左肘外侧疼痛,伸屈用力均使疼痛加剧,不能做家务劳动,前用针灸、中药、膏药疼痛不减,改用皮外针治疗后,次日即疼痛减轻,7日后疼痛消失。又用于肋间神经痛、冠心病、胸膜炎的局部疼痛亦有效。
近数年来,针刺治疗疾病时,某些人曾反复的片面强调深刺、强刺,皮内针治疗法改为埋植不锈钢圈。岂不知这些方法用于实证尚可,用于虚证则更伤正气。正气亏损,气血不通,疼痛更加严重。皮外针法刺激量小,可以缓调气血阴阳,疏通气血,因其力小而缓,不会损伤正气。因此对气血虚衰,应用针灸、按摩等法无效者,常常获效。

http://b11.cnc.qzone.qq.com/ac/b.gif

杨甲三巧针秋季咳【草根一生】

 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痛症验案 (2015-10-16 10:15:55)[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杨甲三(公元1919-2001年),以针灸名世,但方药的应用也炉火纯青。担纲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针灸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培养了大批针灸人才,为针灸学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秋季开始,咳嗽高发,不可小觑。它很可能与两种健康隐患相关,第一种健康隐患就是燥邪伤肺。燥邪是秋季主要的邪气,而肺是五脏中位置最靠上的脏腑,与口鼻、呼吸道直接相通。所以,秋季很容易出现燥邪伤肺的情况。燥邪伤肺的症状有很明显的症状。

2015年10月15日播出《三边三间养肺穴》

    针对这种秋季的燥咳,止咳宝穴。第一个穴位就是位于手掌上的鱼际穴。根据针灸大师杨甲三老先生的“三边三间”取穴法,鱼际穴是一个位于骨边的穴位,它位于第一掌骨凹陷处。它是肺经的荥穴,有清热止咳的效果。

2015年10月15日播出《三边三间养肺穴》

    而与之搭配的穴位尺泽穴,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有调理气机逆乱的效果。它既可以治疗由于肺气上逆所引起的咳嗽,又可以治疗由于肺气下陷引起的胃脘不适。根据“三边三间”的取穴方法,它属于筋边的穴位,取穴方法也非常简单。

2015年10月15日播出《三边三间养肺穴》

    第二种健康隐患就是痰热壅肺,痰热壅肺与很多比较严重的肺系疾病相关。而痰热壅肺也有很多典型的症状。针对这个情况,清热化痰的穴位,第一个穴位就是丰隆穴。丰隆穴是位于小腿的“肉边”穴位。

2015年10月15日播出《三边三间养肺穴》

    与丰隆穴搭配的是曲池穴,曲池穴的位置非常好找,只需微微曲肘就可以找到。曲池穴也是一个合穴,具有降逆气的作用。

2015年10月15日播出《三边三间养肺穴》

董建华治老年喘咳方【草根一生】

  杨甲三巧针秋季咳【草根一生】 (2015-10-16 19:19:47)[编辑][删除]
标签: 

健康

                         董建华治老年喘咳方【草根一生】


      董建华(1918.12.17-2001.01.26)中医内科学专家。1935年至1942年随上海名医严二陵学医。1955-1956年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进修。东直门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在数十年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脾胃病的辩证论治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的学术观点,补充和完善了中医学脾胃病论治理论,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其它系统疾病的辩证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温热病的治疗上,提出“辩治方法”等学术观点,对温热病的深入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味麦味地黄汤

 [组成]  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山萸肉10克,紫石英15克(先煎),熟地10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肉桂36

 [用法]  日一剂,文火久煎,分温两服

[主治]  老年性喘咳(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许多老年喘咳患者,病史多在二三十年之上,用清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常法屡不见效者,以本方从肺肾入手,纳气平喘,疗效甚佳。

 [按语]  肾主纳气,故久病喘咳,根源在于肾虚。本方以麦味地黄汤补肾阴;以肉桂微微生火,冀水中求火;紫石英纳气定喘。补而不腻,温而不燥,故于肾气亏虚之喘咳有良效。 

董建华治高血压【草根一生】

   董建华治老年喘咳方【草根一生】 (2015-10-13 20:19:05)[编辑][删除]

                                                                  董建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卫生部学术委员和科委委员,并任人大常务会科教文卫委员、全国人大常委等职。董氏早年拜上海中医严二陵先生为师,得其真传,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内、妇杂病,尤精于外感热病和脾胃病的辨证论治,创通降学说。


黄精四草汤

 [组成]  黄精2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车前草15克,豨莶草15克。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

[主治]  眩晕,手麻,肿胀兼有高血压者(高血压病)

 [按语]  本方药少功著,验之临床多获良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方中黄精、夏枯草、益母草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益母草、车前草又有良好的利尿作用,故又可通过利尿而降压。

   坤草即益母草,有活血调经、行气消肿的作用。

高血压患者,刻诊:舌微红,苔白厚,脉弦滑大,头晕胀,腿软,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小腿肿胀,一按一个坑,饮食、二便正常。
处方:益母草150克,钩藤50克,白蒺藜30克,菊花30克,墨旱莲30克,
            女贞子15克,川芎10克,怀牛膝12克,磁石30克。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1个月后停药。在加强服杞菊地黄丸3个月。

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疗效:共治疗103例,其中显效44例,有效5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2%。

(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102例,其中显效39例,有效5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0.2%。

(3)平调阴阳方

组成:女贞子15~30克,旱莲草15~30克,桑椹子15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茺蔚子12克,珍珠母30克,杜仲12克。

加减:肝阳上亢加黄芩、栀子、泽泻、车前草;痰湿盛加半夏、苍术、佩兰;夹血瘀加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阳虚加附子、肉桂;气虚加黄芪、党参;高血脂加山楂、首乌、泽泻;肢麻加伸筋草、豨莶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101例,其中显效43例,有效4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82.18%。

(4)平降汤

组成:泽泻60克,益母草30克,怀牛膝15克,钩藤15克(后下),夏枯草15克,桑寄生1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明天麻10克,青木香10克。

加减:肝火旺加生地、龙胆草、黄芩、大黄;阴虚阳亢加茺蔚子、生龙牡、生熟地、桑椹子、豨莶草;阴阳两虚加淫羊藿、仙茅、鹿角胶、肉桂、知母、黄柏、山萸肉、生地;痰湿壅盛加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陈皮、厚朴、木香;肝风上扰加生地、菊花、丹参、珍珠母、龙齿、女贞子、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500毫升,早晚分服,2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中间停7天。

疗效:共治疗100例,其中显效7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

(5)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加减:肝阳上亢(高血压~期)加玄参、白术、牛膝、蒺藜、地龙、黄芩、夏枯草;肝肾阴虚(高血压~期)加淫羊藿、金樱子、巴戟天、黄芪、茯苓、杜仲、熟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76例,其中显效66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6%。

(6)凉肝通络汤

组成:丹皮20克,地龙30克,栀子12克,白芍24克,石决明24克,牛膝15克。

加减:心悸加桂枝;口渴加玄参;肢麻加桑枝;胸闷加川楝子;眼花或耳鸣加菊花;腰膝酸软加桑寄生;面及下肢浮肿加黄芪、附片;咳嗽痰喘加礞石、半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共治疗~期高血压病人53例,显效4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3%。

(7)降压汤

组成:丹参30克,葛根20克,钩藤30克,泽泻60克,川芎10克,川牛膝20克。

加减:肝肾阴虚加杞子、沙菀、蒺藜、白芍、黑芝麻;肾阳虚加怀牛膝、仙茅、仙灵脾、桑寄生;脾虚肝郁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郁金、白芍;心脾两虚加山药、白术、茯苓、枣仨、炙远志、当归;痰湿壅盛加半夏、陈皮、茯苓、郁金、姜南星、炙远志。

用法:2日1剂,水煎服,日服3~4次,15剂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

疗效:共治疗47例,其中显效37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9.3%。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高血压患者总是身体胖胖的而且还容易头晕、经常性的感觉累。专家介绍,虽然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可以得知一些关于高血压的知识,但是这并不全面,毕竟高血压是有很多类型的。那么,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呢?

早期高血压症状表现

发病初期,患者通常没有自觉症状。多是在公司或学校的定期体检和参加医疗保险时,通过测量血压,发现了血压高,然后才引起警觉。多数病人出现头痛、头昏未引起重视,早起高血压可能有如下症状

1.耳鸣、失眠、易惊醒。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看似寻常的症状,其实很可能是在警示我们高血压侵入。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气短、肢体麻木等都可能意味着高血压来了。

2.头痛部位多在脑后,若头痛时间长且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这可能是高血压恶化的信号。高血压引起的耳鸣持续时间较长,不会断断续续,且双耳都有。

3.还有一个症状常被人忽略,就是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噩梦多、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等情况发生。

缓进型高血压的症状

1.初期症状:早期常没有症状,偶尔体检时,会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眼花、耳鸣、失眠、头痛、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

2.心脏表现:初期患者的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3.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还会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4.脑部表现:早期以头痛、头晕最为常见。主要是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剧烈头痛、视力障碍、呕吐、抽搐、恶心、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血压急骤升高。

5.动脉改变。

6.眼底改变。

急进型高血压

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多在17.3Kpa(130mmHg)以上,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多一点了解疾病的知识,对我们保证自身不被疾病侵扰有一定的帮助。以上是关于高血压不同时期的症状特点是什么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专家提示,患上高血压,应减少盐的摄取量,且多吃一些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会比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