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健脾化湿通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022-12-02 09:16:43)


时间:2021-03-0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黄旦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风湿病科学科带头人刘健教授是安徽省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刘健学验颇丰,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了从脾治痹的学术思想。近30年来运用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理论研究

  刘健在新安医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认为风寒湿热之邪只是强直性脊柱炎外因,脾虚所致的气血不足、营卫失调是更重要的内因,而瘀血与痰浊则既是机体在病邪作用下的病理产物,又是引起机体进一步病变的因素。

  强直性脊柱炎病机为脾虚湿盛,气血亏虚,痰瘀互结,以脾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治疗以健脾化湿通络之大法。脾虚则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正气不足,免疫失调,抗炎因子水平降低,抗氧化能力降低,湿、热、瘀互结,致炎因子水平升高,自由基产生过多。因此,从脾虚角度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以健脾化湿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健脾化湿通络法代表药物新风胶囊、黄芩清热除痹胶囊与五味温通除痹胶囊胶囊,这些药物均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疗效。

  数据挖掘

  挖掘刘健2009年6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899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及随机行走等方法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刘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中药可分为健脾化湿药、祛风除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解毒药4类。性寒、性温和性平的,味甘、味苦和味辛以及归脾胃肝经药物使用最频繁。红花配伍桃仁、薏苡仁配伍茯苓、陈皮配伍山药、甘草配伍狗脊、蒲公英配伍白花蛇舌草为关联度较高的五个药对;山药分别与茯苓、牛膝、泽泻关联于补体C3、补体C4、C-反应蛋白下降,狗脊分别与白花蛇舌草、川芎、山药关联于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下降,豨莶草与牛膝关联于血沉、白细胞计数下降,狗脊与独活关联于超氧化物歧化酶上升。随机行走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血沉、C-反应蛋白改善系数高于对照组,行走步数少于对照组,且存在长程关联。

  队列研究

  对刘健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成功323例。32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健脾化湿药共716次,其中非暴露组116次,低暴露组159次,中暴露组90次,高暴露组351次;补肾药共405次,其中非暴露组69次,低暴露组83次,中暴露组48次,高暴露组205次;活血通络药共726次,其中非暴露组125次,低暴露组156次,中暴露组101次,高暴露组344次。随访患者中发生再发入院4例,其中非暴露组2例,低暴露组1例,中暴露组1例;非暴露组关节外病变1例;低暴露组手术治疗1例;无全因死亡。

  经检验,暴露强度与终点事件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模型可见,暴露强度、陈皮、桑寄生、威灵仙因素P<0.05,B<0且OR值<1。

  随机对照研究

  新风胶囊能显著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评分、疾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指数、SF-36、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显著降低急性时相反应物,能显著降低免疫球蛋白G1、免疫球蛋白G3、免疫球蛋白A,调节免疫球蛋白亚型,调节患者炎症免疫;显著升高患者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功能参数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峰、舒张早期峰值流速/舒张晚期峰值流速、射血分数%,降低舒晚期峰值流速峰,改善患者心功能;显著升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通气量、用力最大呼气流量、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50%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7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改善患者肺功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血栓素A2、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小板激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升高前列环素I2,改善患者血瘀状态。

  黄芩清热除痹胶囊能升高抗氧化酶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自由基丙二醇、脂质过氧化产物生成,改善患者氧化应激。(黄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021-07-30 17:00:20)[编辑][删除]
原文地址: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作者: 軍醫周曉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AS的病理性标志和早期表现之一为骶髂关节炎。
【临床诊断】
参考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1]:
1.下腰背痛的病程至少持续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
2.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
3.胸廓扩展范围小于同年龄和性别的正常值;
4.双侧骶髂关节炎-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级;
如果患者具备4并分别附加1-3条中的任何1条可确诊为AS。
【西医治疗】
AS尚无根治方法,主要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简称抗炎药);慢作用药(如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等);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虽有疗效,但有较大毒副作用。
【验 案】
1.桂枝芍药知母汤:焦树德医案[2]
葛某,男,26岁,2001/12/19日初诊。
主诉:腰骶部疼痛伴僵硬1年余,加重1月。
病史:1年余前,患者自感腰骶部疼痛,畏寒喜暖,伴晨僵,在当地医院查ESR:60mm/h,CRP:911mg/dl,抗“O”正常,HLA)B27(+),骶髂关节CT示:
符合强直性脊柱炎改变。
予以柳氮磺胺吡啶、非甾体镇痛剂等口服治疗无效。
1月前,因天气转寒,感症状加重,遂来就诊,来诊时:
患者腰骶部疼痛,痛连颈项,腰直僵硬呈板状,弯腰、后仰均受限,喜暖怕凉,畏寒肢冷,四肢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细弦。
临床诊断:大(肾虚督寒证)。
治法:补肾强督、祛寒化湿、壮骨活血。
处方:桂枝12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骨碎补18g,补骨脂12g,川牛膝10g,泽兰15g,川断18g,炒杜仲20g,金狗脊35g,地鳖虫9g,鹿角镑6g,防风12g,炙麻黄6g,干姜9g,制附片12g,羌独活各12g,透骨草15g,自然铜(先煎)6g,焦神曲10g,白僵蚕12g,伸筋草30g。
二诊:服药12剂后,患者欣喜来报,诉病情好转八成,能从事一般家务活动,舌淡苔白,脉沉细略弦,尺脉弱,仍守上方加减。
处方: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骨碎补20g,补骨脂12g,川牛膝10g,泽兰15g,川断20g,炒杜仲25g,潼蒺藜12g,金狗脊40g,地鳖虫9g,鹿角镑9g,防风12g,炙麻黄6g,干姜10g,制附片12g,羌独活各12g,透骨草15g,自然铜(先煎)6g,焦神曲10g,白僵蚕12g,伸筋草30g。
三诊:服药30剂后,患者诉腰骶部疼痛基本消失,能前弯侧弯,后仰自如,四肢有力,连续行走1公里而不感觉累,舌苔厚白,脉沉滑细略数。
效不更方,加苍术12g,炒黄柏10g二味。
四诊:服药30剂后,患者腰骶部未再疼痛,活动自如,时有腰部微酸略痛,已恢复农业劳动,以上方3剂共为细末,每服3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以巩固治疗。
按语:《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文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原方以祛邪为首务,兼顾养阴。
用于此患者主要取其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之用,结合此患者畏寒喜暖,伴晨僵等阳虚证象,以及强直性脊柱炎总为先天肾阳虚衰,督脉失温的辨病认识,故方中伍有温补肾阳、强筋通督之药。
方中桂枝、赤白芍、知母、制附片、炙麻黄、干姜、白术温通阳气,散寒除湿,化瘀壮腰膝;
骨碎补、补骨脂、熟地补肾阳暖丹田,填精补血壮筋骨;
川断、杜仲补肾壮腰强筋骨;川牛膝配泽兰祛腰膝瘀血;
金狗脊、鹿角镑补督脉养精血,羌独活、防风祛督脉之风;
川牛膝又兼能引药入肾。如此标本兼治,顾而显效。
2.乌头汤:陈香君医案[3]
康某,男,27岁。
1997年3月初诊。
主诉:右骶髂关节疼痛10年,左骶髂关节疼痛1年。
病史:10年前因剧烈活动而出现右骶髂关节疼痛,活动不利,经休息后可缓解。
此后右骶髂关节疼痛反复,劳累及阴雨天加剧,并且反复出现双目虹睫炎,予强的松治疗好转。
1年前伴见左骶髂关节疼痛,来本院查HLA-B27(+),骶髂关节X摄片示“双骶髂关节面毛糙,局部骨质硬化,右骶髂关节间隙略增宽”。
就诊时,患者明显腰骶部疼痛,活动障碍,晨僵4~5h,腰酸畏寒,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查:双骶髂关节压痛(+),双4字试验(6),指地距16cm,侧弯10°,枕墙试验(-)。
化验ESR:54mm/h,CRP:17(正常500,膝关节腔积液穿刺为淡黄微混液体,细菌培养阴性,未找到结核杆菌。HLA-B27阴性,双骶髂关节CT扫描:
两骶髂关节模糊;胸片、跟骨、膝关节X线片无特殊变化。
面色略黑而少华,触之两足湿冷,舌质淡红,苔薄红,脉沉细而迟,中医诊断:痛痹。
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西药予“柳氮磺胺吡啶”及“扶他林”等药服用。效果不明显,予中药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加味:
当归15g,白芍药15g,桂枝15g,细辛10g,炙甘草6g,通草6g,大枣12枚,制附片10g,薏苡仁30g,鸡血藤30g,每日1剂,水煎服,并每日1剂水煎外洗足部,连用1月,症状基本消失,血沉20mm/h,抗“O”

腰间盘突出偏方

  (2021-07-28 14:05:32)[编辑][删除]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0毫升。

  具体操作:把除芒硝,食醋外的药装到布袋中,把布袋放到微波盒中,把芒硝放入适量温水中搅拌,尽量溶解后将溶液倒如入微波盒中,再倒入微波盒适量温水,瞒过药袋,然后放到微波炉中,高火五分钟,取出微波盒把食醋倒入其中,再高火五分钟,取出,待袋子不是很烫后放到患处,然后在袋上盖上一塑料这样保温.一次半小时,一天两次.效果确实很好

   大家试试吧!临床上我不单用于腰突,其中颈椎病,肩周炎,肋间神经疼,关节炎,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方中川乌、川椒、威灵仙、透骨草、鸡血藤祛风散寒,通经活络;

  元胡、川芎、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舒筋;

   木瓜、川断、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芒硝软坚散结,消肿止痛;食醋含醋离子,有较强的渗透作用,可助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力。诸药水煎熏洗,药物作用于局部,渗透肌肤,直达病所,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运行,软化骨刺,促进炎症吸收,从而使症状缓解或消除。

  药方:
     附子(熟)15克,巴戟天15克,肉苁蓉15克,乌梢蛇15克,熟地18克,桂枝12克,蜈蚣4条,陈皮6克,元胡12克。
     用法
     以上为一副药,每天一副水煎服,一副熬出来可以分2~3次服,轻者7副、重者10副,再加3副巩固验方效果。
   这个方子也适合由于着凉和劳累有风湿,吃一周才能看出效果,要有信心坚持服用。

【汤剂处方】川断、狗脊、木瓜、羊藿叶、 熟地、 骨碎补各12克,杜仲、当归 、菟丝子 、云苓、 泽泻、 元胡、鸡血藤各15克,香附、白芥子、半夏各10克,田七粉5克,核桃肉、黑芝麻各30克.

    【功效】:补肾益肝健脾,活血化痰利水,舒筋通络止痛.
    【加减法】:单纯腰痛加桑寄生15克;伴下肢痛加怀牛膝15克;痛甚加蜈蚣2条;舌苔黄腻加萆薢15克、黄柏8克.加水煎服,一天一包,分两次服用(在煎好的汤药中加少量的白酒效果更好)

   【散剂方】:川断、狗脊木瓜 乌药、威灵仙 羊藿叶、骨碎补 桑寄生 怀牛膝各15克、杜仲 当归 云苓 鹿含草 泽泻 伸筋草、元胡各20克, 鸡血藤黄芪各30克,香附、半夏、胆星 土鳖虫 僵蚕 地龙、全虫、乳香、没药各10克,田七粉、辽细辛各5克
;
    共研细粉,每次5克,每日二次.黄酒送服.可单独服,也可与上方汤剂一起服.(汤剂起效快,散剂起效稍慢)。以上药粉也可再加核桃肉黑芝麻各150克,用炼蜜做成蜜丸,每丸10克,一日二次。

针治腰腿疼

   腰间盘突出偏方 (2021-07-24 08:18:02)[编辑][删除]


敲打腿上的伏兔穴,就可通治腰椎间盘突、腰痛腿疼、腰肌劳损。

敲打伏兔穴为什么能治好腰疼腿疼呢?

腰腿疼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部分腰腿疼的原因多是由虚寒、肾虚着凉而造成的,也有少部分是外伤而致。

人的很多部位都可能出现疼痛,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而造成,因此学过中医的人经常会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伏兔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胃经多气多血,气血活了,腰部就能得到濡养,而刺激伏兔穴就能加强气血的运行,让腰部的神经经络得到濡养,这样就马上能够解除疼痛。

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

学过针灸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针灸大师贺普仁,贺老根据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积淀,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上就取一个穴:

它就是伏兔穴.

贺老把伏兔穴称为三奇穴,奇特、奇异、奇效,姿势奇特、穴位奇异、效果奇效。

怎么敲打伏兔穴呢?

很简单,用拳头直接敲打伏兔穴即可,最好用拳头的小指头那一面敲打,因为小指头上面有个后溪穴,而后溪穴也是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一个奇穴,这样,就可一举两得,每次敲打36下就可了,如果大腿比较粗或肌肉比较僵硬的话,第一步先不要敲打,先放松再敲在股前区,髌底上6寸,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打,否则效果不好。

伏兔穴的位置取穴方法:

用手掌的掌跟对准膝盖的髌骨底下,中指的底下位置就是伏兔穴。(股前外侧,髌底上六寸,髌前上赫与髌底外侧线端的连线上)

另外要记住的是,敲打伏兔穴要跪着敲打,为什么呢?

因为站着这个穴就不存在了,必须跪着,伏兔穴才会出现,用特定的姿势,来取这个特定的穴位,才能收到特定的效果。

另外伏兔穴和其他穴位合作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可以试试。

1.下肢麻痹、瘫痪:伏兔配肾俞、环跳、委中、阳陵泉、三阴交。

2.腿痛:伏兔配髀关、风市、阳陵泉、膝眼、足三里、地机、丰隆、悬钟。

3.腿足痛:伏兔配解溪、太溪、申脉等穴。

4.脚气:伏兔配风市、足三里、绝骨、犊鼻、上巨虚、商丘等。

[转载]2012年2月26日播出《直击“腰”害》2

每个人的椎管都由于不可避免的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变得越来越狭窄。有的人椎管变窄之后压迫到了脊髓,就出现了腿的酸胀疼麻,影响行走,严重的可能导致瘫痪。椎管狭窄不可轻视,它的早期表现有哪些?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北京卫视《养生堂》为您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 邱贵兴院士为您答疑解惑。

[转载]2012年2月26日播出《直击“腰”害》2

    有人会问,腰的问题怎么会影响到腿呢?这是因为下肢的神经是从腰这个部位发出来,假如把神经想象成一条河流,一旦河流的某处由于某些原因断流,那么下游地区的水量自然就会减少。

[转载]2012年2月26日播出《直击“腰”害》2

   邱院士告诉我们,许多患者只要有腰痛,一上来就要求医生开CT、磁共振检查,认为花钱越多,病变看的越清楚,这也是不对的。腰椎X光片给我们医生是一个整体的表现,而CT、磁共振是各个断面的表现。没有X光片的定位,CT、磁共振有时候会出现漏扫,不能显示病变。比如说黄瓜里有个黑点,我们要找到这个黑点,先拍一个大体像(X光片),确定黑点的位置,然后再用CT去重点扫描这个层面,才能达到精准检查的目的。

[转载]2012年2月26日播出《直击“腰”害》2

   不管您现在腰好不好,腰背肌的锻炼非常重要。就像是一个桌子,用久了,木头可能会朽,但是如果包裹在桌子腿外面的捆绑足够结实,也可以让桌子结实耐用。根据我们的图示,您可以在家试一试,以酸痛感第二天能消除为最适量的锻炼强度。您要注意的是,五点支撑,是头、两侧胳膊肘、双脚,您的肩膀也要抬起来,试一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