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过快、过热发展”有悖科学发展观
(2012-02-29 21:28:28)
标签:
财经汽车产业规划钟博士人大代表财政税收扶持 |
分类: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
2009年,以科技部牵头的相关国家部委确定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发展方向。中国之所以如此重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起源于一个判断——虽然在传统内燃机汽车领域,中国离世界水平差之甚远,但在电动车这个崭新领域,中国和世界各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如果政策措施到位,完全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导致行业乱象
在跨越式发展的指针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在的局面是,各地、各个企业都在搞电动汽车,都在不断地上新项目。从行业巨头的上汽、一汽、东风,到实力弱小的众泰、力帆以及农用车生产企业五征、时风等都纷纷抛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计划。某新能源汽车企业更是在此时喊出要到欧美去销售其纯电动车,要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惊人计划。与整车企业相对应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甚至是很多毫无经验的其它行业企业也都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的制造领域,不断地抛出各自的计划。
而实际情况是怎样呢?从整车上来讲,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与国外技术还差3到5年,电动汽车技术未成熟是个不争的事实。虽然目前国内企业不少都推出了电动车,但实验室造出几辆电动车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是两个概念。很多企业都是靠购买一些核心零部件进行组装,然后来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并不多。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面临着无比尴尬的境地——政府觉得被忽悠,汽车企业没信心,消费者不买账,这就是当前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所面对的现实。
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万辆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公共领域示范推广用车,由私人保有的新能源乘用车不过800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难以进入私人购车视野。2011年7月14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仍然坚持“纯电驱动”战略目标不变,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这与原来的保有量目标有些调整,不再提2020年500万辆的目标。即使是这样,科技部的规划,仍然对新能源汽车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中汽协不完全统计,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仅为8368辆和8159辆,事实与规划的目标相去甚远。
稳步推进、做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产业界的实践与政策意图差异甚大,被寄予厚望的电动汽车发展让人失望。开始量产的电动汽车不过寥寥几款,其中比亚迪E6在2011年1-9月份的实际销量不过263辆,奇瑞QQ电动汽车2011年1-9月份的累积产量为972辆,至于销量多少则是个谜。
近年来,跨国公司以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双离合器、新变速器技术组合,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我们的自主品牌既无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短时间内突破,又在传统汽车市场丧失大片“国土”。脱离实际“跨越式发展”,忽视对传统汽车的改造,将会使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陷入战略被动,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目前科技部手中掌握着百亿计的科技专项资金,对各地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行起到很强的指导性作用,提出新能源车优先发展电动车,会更加误导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
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不同意绕过混合动力直接迈向电动汽车。国家战略层面和未来趋势上,发展电动汽车是战略目标,但目前电动汽车在行驶里程、使用习惯和配套设施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电动汽车产业举步维艰。“新能源汽车过快、过热发展”的结果会是什么?要不是撞车,要不是翻车。我认为,在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时,要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与谨慎,只有在传统汽车方面取得较好成果的前提下发展电动汽车,稳步推进,才能将新能源汽车这一新兴产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