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感悟
(2014-04-20 14:30:27)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不轻举,不妄动谓之重,轻举妄动者谓之轻。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行事谨慎,厚重,使轻举妄动者归之于重。守无为,守自然者谓之静,不守无为,擅自妄为者谓之躁。善治天下者,无欲无为,顺其自然之道。或一有所为,其事必败。故无为以待其时,以乘其机,使天下躁者若有所悟,有所畏惧,而不敢妄动。圣人在动静语默之间皆有天理流行之妙,辎重就是天理,道德仁义。荣观即是纷华物欲,声色货利,名闻利养。世人皆交争于世味而随波逐浪,圣人清静自省,随时顺理,不为物欲所迁,不致性情妄动。感慨世间当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之主却反轻之,德之至静者反躁之。此皆是以身轻天下,而未有不自取其害者也。轻浮妄动会失道,行事偏颇,考虑不周,酿成祸害;性情急躁,不知循序渐进,是自躁,自躁则不能体悟执中之理,身中之神必定作乱或神驰于外,造成六神无主,事多有不顺。
前一篇: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感悟
后一篇:道德经第二十七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