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于我的影响
(2022-08-27 14:16:14)分类: 自言自语 |
(一)是一种指引
要研究,就要借鉴,要阅读,会找到名人名师的文章,会给我指引,甚至有共鸣。于我心有戚戚焉
《从学科的角度论教师的心理成长》(本文发表于《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
(一)名师的经历是最好的参照。
(1)名师的经历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激情和追求。
(2)名师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学的情感共鸣。
(3) 名师的经历给予我们对教学的真实认识。
(二)名师的箴言是最好的营养
(1)一些语言给予我们方向,让我们抓住教学的本质。
(2)一些语言给予我们动力,让我们实现平凡中的超越。
(3)一些语言给予我们警醒,让我们超越自我的狭隘。
(4)一些语言给予我们精神力量,让我们承受得起时代的压力。
(二)让工作永远鲜活
科研需求真,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情况一直在变化,不会有重复昨天的故事的感觉。
(1)时代性:经验型——实证型,教——学
(2)不同学校,各有自己的文化、校情。
自得其乐。在不同的情境下做教育。
名校——自主学习,
老校——文化浸润、传承,
随迁子女吸纳学校——家园温暖,自信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应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3)当你钻研时,你发现你还有许多未尽之事。举一个例:
《名校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实践研究》——《名校语文精品课程实践研究》——论“立达特色”的学科思想的确立
提高随迁子女写作——审美感受力——读行姑苏课程
(三)对自身素养的培养
1.视野开阔:
占有资料、关注别人经验,阅读,视野不断得以拓展,推动对学科的认识。
分管教科研宣传,了解学校各条线的工作
教科研岗位,网站建设,一个人布局一个网站
2.项目化管理:
申报、开题、过程、结题
课题研究、管理的过程,集中体现了项目化管理的要求,所获得的经验,有助于从事各项工作。
发现问题、提出方法、收集资料、开展工作、过程管理、阶段评估等。
以促进团队、集体事业进步为目标。
这种经验,能让我应对各类情况。
新课程、新教学的今天,这种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适应教学的变革。
3.长于提炼:
提炼学校特色活动、文化
立达中学:主动性教育、丰富课程
景范中学:文化浸润、书院教学、范学课程
虽然不是真理,能够找到推动学校发展的支点
个人学科教学风格的锤炼——永远在路上,永远都要抬头看一看方向
(四)更易遇见给予指引的人
蔡大镛老师,《中学生优秀作文》黄厚江
傅嘉德 以自己的成长带动我们的成长(沈坚、周颖)
杨九俊 追寻理想的教育
如果不亲近教科研,就失去了走进大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