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好老师
(2022-08-20 08:14:29)| 分类: 自言自语 |
何为好老师?是有标准的。这就是教师专业标准、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教师内心对教育职业的理解、专业发展的追求,始终向着理想境界前行的姿态。把“好老师”外在的标准、制度、规范条文与自己内在的职业经验、体验、感悟结合,然后形成深刻的认同并遵循,这是我认为重要的职业修养。
二十几年的教师职业生涯让我越来越认同顾明远先生几句耳熟能详的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节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就是好教师要遵循的准则。
好老师首先是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人影响人的事业,更重要的是教师面对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各种各样禀赋,各种各样家庭环境的孩子。常人都是喜欢乖巧、聪明、成绩好的孩子。但教师更应该是一视同仁,因材施教,这就是教师的天职,要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尊重每一个孩子,遵循平等的底线。尤其是面对各种“问题”孩子时,能否换位思考,用父母之心对待孩子。过去经常听教育前辈说这样一句话,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是神。教师就是神一样的人。当然,我所理解的师爱,除了对待每一个具体的孩子时的关心、体贴、爱护这种人与人的情感之外,也应该有更大的家国情怀。新时代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种情怀也要求我们把每一个孩子培养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将来为社会、国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好老师其次要有“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当前学生有很多时候的学习是没有兴趣的,缺少真正的乐趣,似乎一切都是被安排的,于是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做着一些事。偶尔有时间便沉浸于消磨时间的网络世界。那种主动钻研,为了知识,为了探究,成我们我们共同的奢望。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很多是为了别人所谓的成功,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这些需要改变的是一种风气、一种文化、一种信仰,绝非易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保持这样的一种初心,把教育工作变得有趣,把引导学生变得有趣,让学生学习变得有趣。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学。学习真正成为了自主的事情,我们才会激发人的创造性,培养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人才,才成为可能。
好老师还要作于“细”。教育育人在细节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成长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活出细工。真正关键的节点也在于细处。教育就是细活。教育的细,需要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上每一节课、搞每一个活动、做每一件事都要细细的想,想得细细的。想到每一个学生,想到每一种情况,想好每一个举措。想好教育发生的每一处细节。此外,还需要慢慢地等,细细地观察,小心的改变。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当面对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时,还要有耐心。把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的几年,上千天变得充实。
好老师要用心于“活”。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育是充满生气的,学校是充满生气的,学生是鲜活的。真正的收获在自我经历后的建构,不是别人的告知。当前教育的更多常态是死的。死记硬背,死气沉沉,循规蹈矩。学生不主动、不活跃。学生时间被更多练习、作业、刷题充斥。许多人在抢跑、内卷,那些学得好的,有更多是学得早。真正舍得让学生充分在活动中体验、收获、成长似乎还是幼儿园以及老年大学居多。好的教育、专业的教育之路,还是漫长的。新课改、新课标仍然强烈地发出信号,我们必须要改变。让学生快乐、真正成长的教育,需要老师的付出一点不会少,要更专业,更富有研究性,也更有幸福感可言。这就是要用专业的行为去求得活的教育,富有设计感的教育教学活动,富有体验性、情境性、综合性。希望未来在更活的氛围、生态中,我们的校园更活,师生更活。
无论现实中的苦难多少,作为教师,我要始终保有这样的初心,做一个这样的“好老师”,并为之奋斗。
2022年8月1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