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育教学石头城宋体研修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立足新课改
http://s12/bmiddle/7a2462c7hc5b9a55c5e8b&690
劳累而充实的假期研修就要结束了。累,并快乐着,这是每一名老师的真实感受。如今新课改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课标给我们确立了努力的具体目标。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扪心自问。通过几天的深入学习与交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
第一,正视时代要求,端正思想认识。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从自身素质的提高出发,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确立专业化目标。只有这样,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才会保持紧迫感,才能提高学习、探究与课改实践的内驱力。
第二,加强实践与理论融合,提高专业水平。
语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1.加强个人学习与进修,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读好书,读整本书。语文教师首先应起示范作用,将阅读面从语文专业书籍扩展到社会、人文各方面。
2.依靠教学实践与研究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对于个人而言,最要紧的是勤于反思,勇于实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
现在,通过假期研修,我们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们一定要做好反思与对照工作,并结合自身特点,在实践中内化、运用。
第三,守住一颗淡泊之心,甘于无私奉献。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始终保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潜心于教学,不名利所动,不为世俗所囿,这样自然会在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任何一项理想的计划和现实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要真正做到计划与现实的完美契合,最重要的就要突破“自我”瓶颈。
很多人,当然包括我自己,总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总是“心血来潮”地热衷于制定计划,又总是一次次地半途而废,“忍痛割爱”。这个罪魁祸首,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我们自己。以下就对症下药:
1.克服惰性心理。
人总是有惰性的。罗曼·罗兰说:“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怎样克服自己的惰性呢?一是学会自我加压。“没有多少人不懒惰,那些勤奋的人,都是一些意志的力量在推动他的。”二是“把大目标确立之后,再给自己定立一些小目标。”循序渐进。三是把自己融入大集体,在相互合作、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中提振信心,携手并进。
2.树立成就感。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感到成就感确缺失。那怎么办?“山不过来,我过去。”我们不能改变别人,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一是,做到前进中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校正航向、调整思路、改进做法,使自己的行动更趋于科学合理。二是,尽量做到把自己的理想计划,和整个学校的发展、和整个教育的发展规划统一起来。这样在工作中,我们才能不特立独行,不单枪匹马。三是,和同行、网友多交流,多沟通,常煲“心灵鸡汤”。工作中尽力做到热心助人、资源共享。四是,坚持就是胜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