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人“昭君”(修改稿)

标签:
转载 |
我敢说,在2000年前那个资讯匮乏的西汉,古典美女王昭君绝对不如我们现在的王君老师有名。我们这位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美人昭君”的王君老师,沐浴着家乡綦江的江水,从一所乡镇中学到綦江县中,再到重庆外国语学校,到现在落户人大附中,一路走来,生命如歌。在中国教育经历似乎不可避免的喧嚣与浮躁的这个时刻,王君,我们心目中的美人昭君,就是一片宁静祥和饱满厚实的秀丽风景!
美人昭君,美在何处?
美在青春朝气——
王君坚定地亮出了“青春语文”的旗帜。她理解的青春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是激情不灭的梦想,坎坷岁月里的干将莫邪,平凡人生里脚踏实地的浪漫。”
王君是行走在天地之间的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女子,也是一个舞蹈于课堂的精灵,一个自觉地徜徉在书籍与研究中的智者。50多个省级以上一等奖的表彰,200多篇国家级论文,6部学术专著,还有上百场的讲学和无数的公开课,这些砌成了她青春语文的大厦。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在唯美的课堂追求中,她有意无意的向人们灌输着一个理念: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以课堂的质量抵抗轻飘易逝的生命,凭借课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王君的作品和课堂上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是那样迷人。这里充盈着建设性的实践精神、永远给人惊喜的创新能力、时时涌动的生命意识、随意自然而动人心魄的情景创设、巧妙流畅令人惊叹的课堂引导……这个时代有太多庸常课堂的怀疑者和破坏者,唯独少了一些理想课堂的建设者。王君,她平静的放飞着青春语文的梦,她热情的把每一段教育人生涂满了语文的晶亮。在这个被物化的欲求弄得遍体鳞伤的时代,她是能够执著地坚守神采飞扬地创造的那一个。
美在平民风格——
王君毫不讳言她对于贵族精神的仰慕,但她的为人为文与她充满理想追求的课堂又是那样真诚的散发出平民情怀。读王君的《青春之语文》、《青春课堂》、《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观摩王君的课堂教学,你会感慨,她极具生命活力、极具灵魂穿透力的课堂语言和作品语言都是那样亲切随和,仿佛从纤尘不染的心泉中流淌出来,毫不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这样亲和的平民风格,是大量快乐的阅读积累与人生境界历练后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睿智的知性风格。我们读苏霍姆林斯基,读陶行知,读叶圣陶,读于漪,几乎所有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大师都是这样的平和,他们总是领着大家一起走,而不是自己往前走,然后回头吓唬你一下。我一直觉得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王君是最好的榜样!
王君对学生的民主与慈善,有时似乎少了些原则。因为爱,所以爱,也许爱就是她最高的原则。她会为班上一个不肯说话的孩子突然敢张口而兴奋不已,她会为孩子们好不容易得到的展示毅力与才华的机会而心潮逐浪,她会为重外的孩子出国前应了她的北京之约而激动踌躇。这样的一个昭君,她没有也不会有古代那个昭君的哀怨与落寞,对于千万个语文人和以教育为业的人来说,她是笑靥如花的邻家小妹;对于千万个在青春路上迅跑的孩子来说,她是个和善得一路阳光的姐姐!
美在理性高度——
王君站在理性的高度,透视着一篇篇为我们熟知的课文。从《皇帝的新装》中,她读出了“自我的深度迷失”;从《我的叔叔于勒》中,她读出了“小人物弱不禁风的人生梦想”;从《台阶》中,她唏嘘的读出人生的困境。她还从不同的作品中读出了微弱的理想之光、遗憾中的甜蜜,读出女子的魅力,读出英雄真正的生活。她的思想在叙事性作品的故事、人物,在抒情类作品的意境,在科学小品的美丽因子,尤其是在语言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间游走逗留,她走到了一个庸常老师永远无法抵达的高度。她的课堂深入浅出,美丽灵动,诗意纷飞。深度的文本解读融入教学,成了适度的课堂导读。精心设计的师生互动,直指人心,直通她要带领学生一起寻求的生命密码。被余映潮先生称誉为“成熟、深刻、睿智”。
王君不只是一个纯粹的语文老师,她的视线在整个教育的天地里穿行。她目光深邃,一眼看出中国中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的出口太窄,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大致相同,让素质和智力倾向迥异的孩子们失去了尊严与快乐,引发了学生的厌学与教师的厌教。但是王君不是那种被现实折服的人,她最喜欢的名言是:我们就是掉进阴沟里也还要仰望星辰!在这样一个人心浮动世情喧嚣的时候,我们需要王君的理性与高度!
2000年前的王昭君在岁月深处静默着。而老家在她江水上游的王君成了爱戴她的人们口中心中的昭君老师,也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美人昭君。
(经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梁主编指点并通过审核,谢谢梁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