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uomen
luomen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42
  • 关注人气:4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服饰专栏:中式立领?mandarin collar?

(2017-01-17 12:57:43)
标签:

杂谈

为时尚芭莎公众号所写

在西方关于中国服饰的特征中,立领大概是最为主要的意象之一,所以mandarin collar即指那类领圈立起而不翻折的低领,但从中国人自己的角度看,其实这种理解可能是有问题的,所以本次就来说说真正的中式立领。

http://wx2/large/7940a8degy1fbtizrutwqj21jk1uu4a0.jpgcollar?" />

虽然对立领的出现众说纷绘,但立领在明中期出现是确切无疑的,明人称之为竖领,它很可能是同时期交领的衍生物,从明中期的《宪宗元宵行乐图》中,可以看到许多宫中的女子,她们的交领看上去很高,紧紧包着脖颈处,并用金属扣子固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时期出现的竖领实物,领圈大多是白的,即从明代交领的护领(一种白色的长布条围于领子的边缘部分用以防垢,保护领子的整洁,可以拆卸换洗)而来,但这种流行一开始很可能仅限于宫闱及一些达官贵人的家眷,从写于明中晚期的《金瓶梅》看,书中有写到金钮扣,并把立领带扣子的衣服称为扣身衫子等,可见竖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流行,到了金瓶梅的时代正进一步向民间扩散。

http://wx1/large/7940a8degy1fbtj0qop2ij20rs0iqgvj.jpgcollar?" />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12egtbj20m80pr7au.jpgcollar?" />

​竖领真正流行的时代是晚明,即隆庆之后,那种高耸的紧紧包住整个脖子并以两个金属扣固定成了当时最时髦的女性装束,但当时的领子并不是像后世那样本身浆的非常硬挺的样子,渐渐地,竖领也开始出现一些款式上的变化,比如只固定脖根处,而上面却是敞开的,可以将领子整圈翻折,露出里面白色的衬里,或者只翻折领子的一角,看上去倒是很像衬衫领的形式。

http://wx4/large/7940a8degy1fbtj268717j20gc0qojvd.jpgcollar?" />


http://ww1/large/7940a8degw1fbtj452uj2j20jg0kq10e.jpgcollar?" />

http://ww1/large/7940a8degw1fbtj4oh7lzj20m80rawmy.jpgcollar?" />

​这种高筒子的竖领一直使用到了清中期,当时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领子上的金属扣正在被更多的布钮所替代。到了清晚期,领圈变低了,最低的时候即一条很细的窄边围在脖子圈,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这时起,滚镶很流行,所以也波及到领子的设计。领子上也经常会出现各式的镶边。以深色的青或黑居多。大概所谓物极必反,到了清末突然大反弹,领子又开始变高了。

http://ww2/large/7940a8degw1fbtj5kvytij20do0futb7.jpgcollar?" />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5zcb1sj20ka0pqgo1.jpgcollar?" />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6ds3gtj20kj0gkads.jpgcollar?" />

这时领子有两个重点,首先是今天我们常见的弧形切角出现了,其次是领子开始越变越高,在1907年后,衣领高耸过耳,1912年即辛亥革命后,又由耳朵的位置上升到了鼻尖的高度,就象张爱玲形容的,“高的与鼻尖平行的硬领,像缅甸的一层层叠至尺来高的金属项圈一般,逼迫女人们伸长了脖子”,由于领子过高,对于当时脑后梳髻的女人而言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于是高领出现了一种两侧高中间低的形式,被称为“马鞍领”或“元宝领”。这种夸张的高领从1915年后不再流行了,领子又降低正常的脖颈处,但还是显的高而有存在感。1919年五四运动后,女性参与大量的社会活动,以致于她们开始产生一种要摒弃一切不方便的衣着的想法,于是领子也成了被革命的部分,一时之间大家都穿上了无领的衣服。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7tn2bfj20o00tc76p.jpgcollar?" />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827ocbj20i20n0wkj.jpgcollar?" />

http://wx2/large/7940a8degy1fbtj8h06fyj209g0cogn0.jpgcollar?" />

http://wx1/large/7940a8degy1fbtj91m2e7j20j60ouq73.jpgcollar?" />

到了20年代,虽然领子逐渐被恢复,但领子偏矮,直到1926年以后,领子又开始变高了,当时有一种侧襟的高筒子领,在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很流行,而到了三十年代,高领加上繁复的鞭字扣,成了1935年前后的主流时尚,风靡的近十年的高领子在1937年后越变越矮,到了1943年,领子又矮的没有存在感了,在二战结束以后,领子又变高,但这次领子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弧形,而扣子的装饰全都消失了,女性更青睐于在旗袍上使用暗扣。

http://wx2/large/7940a8degy1fbtja13xe0j20p00tdacc.jpgcollar?" />

http://ww3/large/7940a8degw1fbtjah27zoj209v0df74l.jpgcollar?" />

http://wx2/large/7940a8degy1fbtjb3vom9j20dw0gmwhk.jpgcollar?" />

http://ww4/large/7940a8degw1fbtjbtzhf3j20ck0dzjrx.jpgcollar?" />

http://wx1/large/7940a8degy1fbtjc3tehnj20gk0q0myj.jpgcollar?" />

http://wx4/large/7940a8degy1fbtjck1hvwj20b80dwq7l.jpgcollar?" />

http://ww1/large/7940a8degw1fbtjcxf89dj20go0kddh3.jpgcollar?" />

理论上讲,从五十到六十年代,这大概是中国女性关于领子的最后定格。但是由于后来在中式着装上西方人也来横插一脚,所以在他们意向中的中式领子就成了大致是七十年代之后已经基本西化的旗袍或唐装上的领型,也就是今天所谓的mandarin collar

http://wx1/large/7940a8degy1fbtjdn6djzj20ax0ga0u9.jpgcollar?" />

中国真正的竖领的历史,并不是mandarin collar可以一词以蔽之,这大概还是涉及到今天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问题,这就是东方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巨大差别。我们拥有丰满的现实,却只有骨感的想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