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反馈与分享
分享的过程是带领者帮助参与者在游戏的参与过程中产生体验学习,参与者在团体中分享或回顾游戏的过程是让参与者将游戏与学习之间建立关联的重要过程,透过分享及反馈将心理游戏的经验转化为自我觉察及自我成长的学习机会,所以如果不进行分享讨论,心理游戏的效果就可能只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了。带领者在引导分享的过程中,应当把握下面的原则:活动中发生了什么?比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尤其对于活动中的特别状况可以适当的提点,尤其是导致游戏不能完成的人、事、物,比如“我注意到刚才谁做了什么/谁没做什么…还有谁注意到了么?”;其次是活动的感觉,比如“感觉是什么?”“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这意味着什么?”“可能会怎样?”“表现得如何?”这个阶段带领者需要保持开放鼓励的态度,不对参与者的分享作价值的评断;最后是生活的应用,比如“生活中有什么类似的?”“下一次我们会怎么做?”“学习上有些可以应用的么?”“还有机会做得更好么?”,让参与者自我觉察,提供自我成长的机会。这里介绍一个共好团队针对带领者培训课程中建议的分享引导简洁流程:1. 发生了什么问题?2. 这个问题曾经发生过么?3. 你满意这种结果么?为什么?4. 在工作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情况相同么?5. 这个活动让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6. 对于接下来的活动或是工作,想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
游戏结束
团体心理游戏的目的除了让参与者在活动过程中透过经验学习之外,更希望参与者在活动结束之后能将体验带入生活并且内化提升自我效能,所以游戏的结束设计就是为了巩固团体心理游戏给参与者带来的成果,同时也透过一种仪式性的行为让参与者作好心理的准备。结束活动可以分为阶段性结束及总结性结束两种,在每个游戏结束或者每天活动结束之前,带领者都能考虑进行结束活动,而这种阶段性结束的活动可以包含活动回顾、反馈分享、评估表现及展望未来;总结性结束安排在所有团体心理游戏完成后的总结活动,可以包括活动回顾,反馈分享、评估表现、展望未来及处理分离。
活动回顾部分由带领者引导参与者条列式的重温活动的过程,着重让参与者说明“做了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发生什么”等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时间;反馈分享部分由带领者引渡奥参与者分享活动过程中的感悟,着重让参与者表达“什么感受”“什么想法”“什么体会”等属于内心层面的体会;评估表现的部分则需要带领者引导参与者对团队本身作出评价,可以用拇指竖立、1到10给分或者形容“我们的表现像是…”等方法;如果在阶段性结束的展望未来,带领者可以预告次日或者下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及参与者可以事先准备的资料等,而在总结性结束的阶段,带领者可以考虑用口头、书面或者其他投射的方式引导参与者针对生活行为上设定目标及安排行动,比如心理画“未来的我”、自我改善宣言、结业式等;处理分离的部分在不同的团体中会采取不一样的做法,如果活动时间持续较短,或者参与者来自并将回到相同的团体,则可以将分离处理合并在展望未来的部分进行,如果活动时间持续较长,或者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团体,参与者之间已建立了相当亲密、坦诚、支持的关系,则必须重视分离处理的部分,除了适当的增加游戏结束的时间之外,用总结会、联谊会、反行会、大团圆等形式对分离情绪作出梳理,带领者需要成为一个观察者、陪伴者让参与者自主充分的处理情绪,也可以建议在结束之后团队可以安排其他的聚会,透过交流分享成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