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身体认同裸露人类身心 |
分类: 心理咨询 |
开始这一系列话题的前提设想,就是我相信自拍属于高级的社会行为,而不是只是追求生理满足的反射动作。人们操作科技设备,用他人的角度拍摄自己的形象,再通过审美筛选的过程,将没有被删除的照片储存、甚至发布,这样复杂的过程很难用无心插柳来解释,所以我认为自拍还是当事者认为适合呈现的内容。
然而我们也发现很多裸露自拍的内容超越想象地揭露了当事者的隐私,当然某些非自愿以及商业意图的自拍不在讨论的范围,为什么当事人愿意通过自拍暴露自己的身体?无庸置疑,科技发展大幅提高了人们在自认为可以控制范围内分享隐私的可能性,同时造成许多自拍照片外流的结果,只是将自己的身体当成内容,尤其是在我们对自拍的社会性质取得认同之后,可以相信当事人有意或无意地认为这些裸露自拍照片呈现了自己适当的气质,同时符合他人欣赏的标准。用道德沦丧来批判这样的行为只是主观地否定人性,然而我们还有甚么工具能分析裸露自拍当事者的心理状态呢?
身心冲突是我关切的重点,人类不仅用身体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也用思想实存于真实世界之中,人类出生之后,随着大脑的发展,我们逐步体认并且参与真实世界的运作,心理学者提出的心智理论和近年脑神经认知科学的研究都能观察到人类存在性发展的过程,我们姑且把物质世界和真实世界对应成人类的身与心,以便进行后续的论述。人类身心发展的不同步,特别能在幼儿和老人身上观察到:在幼儿尚未发展心智理论之前,孩子对身体的观察多半来自养育的成人,尤其是母亲的身体,对襁褓中的孩子来说就是生命和爱的形象,这个阶段的孩子无法分辨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不明白镜子里的形象就是自己,可以推论孩子对于身体的形象主要来自父母;老年人偶尔会感叹自己变老了,不能接受老态龙钟的模样,也是因为老年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停留在青壮年阶段,与物质世界中的状态冲突。虽然人类身体在几个发展阶段会出现快速变化,然而在幼儿时期心智理论尚未发展,也就不会出现身心冲突的状况;将近10年的儿童期以及数十年的青壮年期人类的身体变化缓慢,给予身心冲突更多协调同步的机会;青春期的6到8年间人类身体快速的变化,加上大脑及心理的变化,让这个阶段的身心冲突达到高峰。儿童突然拥有了和父母相似的身体,我们真的能简单的认定青春期的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完成自我认同吗?
自拍不同于被动拍摄,前者是一种从他人角度展现自我的主动选择,比后者具有更强烈的沟通企图,当事人希望把自己认为适合呈现的气质让他人发现,或许从这个角度已经说明了裸露自拍的动机,就是宣告自己拥有了和父母相同的身体,既然在生命之初这样的身体拥有无上的吸引力,展现身体也只是宣告自己能和父母一样拥有爱的能力。同时,自拍本身就具有自我认同的功能,和透过镜子看见自己一样,用观察逐步降低身心冲突的强度。作为有能力思考的成年人,我以为不需要对自拍过于大惊小怪,试想如果某天一位孩子的头脑被硬生生接上一副成年人的身体,我们都应该能够理解这个孩子的惊惶失措和急于探索的心情吧?青春期孩子的状况并不比这个试想要好太多,或许在指责和压抑之前,我们更该做的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自我认同教育,你说是吧?
当然,自我认同的论点只能说明一部分,主要是青春期孩子的自拍行为,关于性别认同的议题,就留在下一篇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