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不是福要看这个亏怎么吃?
(2020-09-26 05:34:18)
标签:
财经吃亏修养财务鸡汤 |
分类: 人生感悟 |
吃亏是不是福要看这个亏怎么吃?
郑板桥有句名言:吃亏是福;还有一句名言:难得糊涂。据说这是前后句,吃亏是福在前,难得糊涂在后。
板桥先生就是有水平,随便说说就是名言,千古传唱。
本老头今日也来传唱传唱。
吃亏是不是福?一千多年前的先哲都说了,这应当没有疑义。不过本老头出于直觉,还是有点犯嘀咕:吃亏,就是受损失了,这是啥福?不管是什么亏,也不管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的,你吃下去了,肯定难受。是不是祸不好说,说是福,就有点难为情。
朋友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
亏有许多种。有经济利益上的亏。好比许多人加工资了。你也具备加薪的资格,但因为名额有限,名落孙山。有荣誉面子上的亏。好比你在一个团队,拼命干活,个人业绩也不错,但整个团队非常LOW,没有生气,你被牵连着到哪儿都灰头土脸。还有人事关系上的亏。好比你替领导担起是非,取消送孩子上幼儿园可以迟到半小时的规定,严格考勤,但凡迟到者一律扣发当月奖金,丝毫不手软,因而得罪了许多同事。民主推荐干部的时候,你就排在末尾。
职场官场上的亏,种类繁多,千奇百怪,不能一一列叙。
吃亏要吃出福来,本老头觉得不容易。
我想呀,起码要有三点。
首先要有点素质。要些啥素质呢?一要有较高的道德境界。有些朋友真不在乎眼前的得失,真心乐于吃亏。具有这种秉性的朋友,天生就优越,高人一等。二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就是能力很强,做啥都不落后。没有能力,只知道吃亏,那不行,只会一直吃下去,吃不出福来。三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就是你很好,而且有能耐让大家都说你好。没有这个氛围,你有本事,能吃亏,还吃过亏,也不一定有后福。
其次要有点头脑。就是对吃亏这档子事,不在意,但很清楚。郑板桥先生说的难得糊涂,用在这里最恰当。难得糊涂,就是不计较,表面上憨厚木讷,好像啥事都不知道,啥事都没有。但心里,明镜似的,一清二楚。吃亏要吃出福来,这个本事很重要。
有些朋友真糊涂,为啥吃亏,吃了啥亏,前因后果怎样,一慨不知。这样好不好?也好,纯天然,人畜无害。但这是低层次,相当于看山是山的阶段。如果别人都知道你是纯天然,看山只是山,没有别的,就不好,你有可能继续吃亏,一直吃下去,没有福报。有些朋友大大咧咧地吃亏,吃完之后笑笑。这一笑,就让一旁的人们知道他心里有数,只是不计较而已。这就厉害了,一般的人以后就不敢再叫他吃亏了。
包括领导也是这样。道理上说,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但许多时候没办法,不好叫聪明人吃亏,因为聪明人心里有数。今天吃了亏,总是要还的。权衡之下,就只好叫老实人吃亏。从全局算账,这样代价最小。
还有一个问题不可不察。
人们的吃亏,有的吃在明处,有的吃在暗处。吃在明处的,大家看到了。虽有损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亏欠了你,下回你就有可能得到补偿。吃在暗处的,就比较憋屈。特别是有些亏是替领导或者组织背锅,永不得见光。这就有可能根本没有福,只有祸。所以,面对暗亏,朋友们要掂量掂量自己,我有没有这个能耐接受这个损失,一个可能无法弥补的损失。如果认定自己不行,承受不起,一开始就要说NO。不能黏黏糊糊,半推半就,以后又来生出事端,那就不好。
再次要有点涵养。啥涵养呢?就是不言!吃了亏,领导不说,别人不说,自己永远不提,烂在肚子里。这样做,吃亏的福报就很大。
菜根谭上有句话: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报;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吃亏与施恩的性质差不多。做了就不要说,你一说,其感动人的效能就归零。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委屈,我吃了亏,没有人知道,不是冤枉吃亏了?这就是个境界问题,也是个智慧问题。你没有吃亏的境界,最好不要主动去吃亏。你有功利的思想,却没有吃亏的智慧,没有能力从吃亏中得到福报,最好也不要主动去吃亏。
说到这里我又要讲故事了。
本老头一个朋友,职场上的好朋友,早年主办一个单位的财务工作。为了解决大家的住房问题,他操刀挪用了部分专项资金去盖职工宿舍。照理这事一定经过领导同意。但当有人举报,上级来查处的时候,这个朋友就挺身而出,说是我错了,与他人无关。本想着先挪用一下,等职工集资到位了再归还。好啦,事实很清楚,责任也明确,上级给了他一个记过处分。记过了,一般三年内不得提拔。我这朋友吃大亏了。但他全盘接受,而且从不言语。三年之后,还没有人提拔他。他还是只字不提。许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了,我这朋友却忽然被重用了。我很清楚,不是因为他替领导背了锅,领导来补偿他,不是,而是大家都认为这个同志涵养好,素质高,靠得住,可以重用。
吃亏是不是福?从功利的角度看,要具体分析,真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许多古训,都有一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运用的问题,不能教条化。教条化的古训,就有可能成为现代毒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