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啥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亲戚关系却越来越狭窄了?

(2020-03-24 05:26:06)
标签:

财经

亲戚

互助

经济基础

血缘

分类: 人生感悟

为啥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亲戚关系却越来越狭窄了?

这个探问有两个前提,一是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二是亲戚关系越来越狭窄,然后再来问为什么。

这两个前提成立不成立呢?

我认为是成立的。

人际交往越来越广泛,毋庸置疑吧?

看看你的手机,里面的联系人有多少?几百上千吧?再低调的人,也有几十个。这只是紧密联系群。还有一般联系人,就是认识的人,有过交道的人,但不在手机里。这个群体更大,包括外卖小哥,商店营业员,银行员工,理发师,等等。除了这些面对面的交往人群,还有一个网络联系群。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也有许多交往,有的是商业交往,有的是文字交往。这个联系群更大,可以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边无际。因为这个群的存在,地球就像是一个村。

再来说亲戚关系越来越狭窄,同样铁证如山啦。

大家试问一下自己,你有几个亲戚?不是指血缘上比较近的人,而是指在你的生活中作为亲戚一直有交往的人,有几个?没几个吧?

本老头在这里掰着手指头计算,如今的亲戚是些什么人呢?父母儿女不是亲戚,是直系亲属。夫妻双方的兄弟姐妹算一个;这些兄弟姐妹的孩子算一个。还有啥呢?双方父母的兄弟姐妹也算,这是叔呀姑呀舅呀姨呀。双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表字辈算不算呢?从血缘上应当算,但不是所有人与所有表兄表弟表姐表妹都有往来,不是。至于表亲的孩子,一般就不会再作为亲戚往来了。我们老家有句俗语,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到了第三代,基本就算路人了。

可以肯定,如今的人们,所谓亲戚多半限定在一代亲二代表之内。这样一来真的就不多了。

但以前不是这样,不是这样的。

记得小时候我家虽然穷但亲戚很多。过年的时候父母要给我们做分工,拜年的分工。然后大家拿着雨伞,提着一条贴有红纸的猪肉翻山越岭走亲戚拜年。如今回忆起来,这些亲戚其实多半不在一代亲二代表之内。我母亲只有一个兄长,我父亲只有一个妹妹。爷爷外公辈早就没了,我们兄弟姐妹从来没见过。照理亲戚不多。但我们走完东家走西家,元宵之前基本就在拜年的路上。

我家有些什么亲戚呢?

记得我父亲有一个远房表弟,是他舅舅的堂哥的儿子,我们也叫表叔。我跟随父亲每年正月初去拜年。翻过两座山,穿过几个村,然后走过几条陇中的田埂。走上大半天,只为上得门来,被父亲按着头说一声给叔叔拜年。其实说拜年不令人为难,令人恐惧的是经过村庄时总会遇到恶狗的追击。总是我父亲拾块石头断后,叫我先走。

我母亲有一个堂姑,外公的堂姐,很老,我们叫老姑姑。嫁得又很远,我们也要去拜年。老人家视力不好,根本不认识我们,只知道是她娘家侄女的孩子。我们说完家长交代要说的话,放下礼物就要走。老姑姑不让,非要我们去他儿子家吃饭。饭是吃了,但表婶好像不欢迎我们,每一回我们都走得有点狼狈。所以,下一年安排拜年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去老姑姑家。

还有本村一个女眷,嫁在一个镇上。她与我父亲差不多年纪,但小一辈。她家与我家五服之外了,就是五代之前可能是同一个爷爷。我们也当亲戚走,叫人家姐姐。记得去她家要过一条河,没有桥,坐小船,晃晃悠悠,很吓人。

这些亲戚,要放在今天,就不会走动了。今天城里的人们,还会有这样的亲戚么?城里没有,恐怕乡村也不会有了。

那年月为啥会有这么多亲戚?是那个时代重人情么?

可能吧,但我觉得不完全。

依本老头的观察思考,人们走亲戚的背后有一个隐秘的动机,就是有困难时能够寻求到有效的帮助。这是一种人情储备。那年月人情交往的背后,有一些互帮互助的成分在里面。

我家的亲戚多,平日里父母也比较慷慨,后来我家要盖房子,盖一栋很大的房子,其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这些亲戚都来了,带着礼物来,有送鱼送肉的,有送米送面的,更多的亲戚来帮着干活,从头干到尾。反观我们村上的另一家,平时不与人家往来,三服之外就看作是路人了,盖房的时候没有人力帮助,拖拖拉拉,十分丢人现眼。

我就想,我父母平日里人情方面的支出,等于是交互助金。一旦有困难的时候向亲戚求助,亲戚们都来了,于是实现互助了。

这样说好像有点铜臭味,但简单明了。

如今的亲戚为啥越来越少呢?

可能有朋友会给出一个直接的答案,因为独生子女呗。

的确,独生子女使得亲戚越来越少了。我们的下一代,等他们老了的时候,作为亲戚走动的多半不会超过三五家,也就是他们夫妻双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也就是表字辈。如果这些表字辈彼此冷漠,就没有亲戚可来往了。

不过我要说,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如今呐,人们不太需要亲戚之间的互助了,因为有了更好的求助门道。

过去我们的父辈生活中有困难,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困难,第一想到的就是亲戚,不会是政府,也不会是其他社会组织。如今不同,遇到不公平,遇到欺诈,遇到侵害,可以找政府,找公检法。当然也有找亲戚的,如果亲戚有力量。但一般人不再找亲戚了,怕牵连亲戚,也怕亲戚好心办坏事。遇到资金周转不灵,有暂时的经济困难,可以找银行,甚至找民间借贷。过去老一辈遇到困难没地方告借,只有靠亲戚。如今你要是买房缺点钱做生意要周转问亲戚借,人家会感到莫名其妙。还有,遇到各种纠纷,可以找律师;需要各种服务,可以找中介;甚至家庭矛盾需要调和,都有专门的机构来帮忙。所以,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越来越细越来越全,过去亲戚帮忙的空间就越来越小了。

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唯物主义的原理,经济格局也决定人情交往的模式。因此之故,现代的人们在人情交往方面还会注重血缘,血缘越近交往越深,但也不是唯血缘,更多的是看三观,看品行,看对不对自己的胃口。这样一来,许多人对血缘渐行渐远的亲戚,就不太来往了。

对不对?朋友们见仁见智,别拍砖就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