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尾灯岂能照亮前程?

(2020-03-20 04:30:32)
标签:

财经

安家

孝顺

情理

尾灯

分类: 人生感悟

尾灯岂能照亮前程?

开车的朋友知道,汽车尾灯的作用有限,只是在夜间发光,提示后车前面有个车,保持车距别撞上去,如此而已。没有哪个司机会想着用尾灯照亮前行的路,没有。因为根本照不着,方向相反,南辕北辙。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不过哩,也有些人不懂。当然不是司机在开车的时候,而是编剧在编剧的时候,导演在导演的时候,演员在演出的时候。

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里面有个桥段的设置,就让人觉得编导演一伙人都不明白,一个光明的尾巴是不能照亮黑暗的前程。

看过该剧的朋友一定对女主一号的妈有印象。叫啥?潘雨贵!丑恶,又丑又恶,丑恶到了极致,不仅令人愤怒还令人恶心。

丑就不说啦。我真怜悯这个演员,为了演个角色不惜如此作贱自己,也是服了。重点说她的恶。对自己的女儿如此狠毒,真是奇葩了。只见她不断地索取,无休无止,一旦不遂就声称要杀过来,恨不得把女儿吊在房梁上榨干尽每一滴血,以便供养她的儿子。至于女儿是如何在陌生的城市艰难地谋生,她不管,也没兴趣知道,她只知道要钱,给儿子买房成家。

我注意到一个镜头,这个潘妈妈杀到上海来的时候,在女儿面前两手叉腰,一条腿提着,靠在另一条腿上不断地抖动,冷冷地说拿一百万来。脸上尽是贪婪,恼怒,还有满不在乎。我看到的仿佛不是母亲,而是无赖,兼黑社会老大。

朋友们知道,本老头性情中人。当时就朝我家领导叫喊着换台,或者关机,因为,我受不了啦!天下有丑的父母,但没有这么丑的;天下有恶的父母,也没有这么恶的。丑与恶如此堆积在一个母亲身上,真的是要毁人三观呀!

我断定,该母亲如此恶毒,做女儿的绝不会原谅她,不会,而且至死不悔!

但我家领导有异议,说不会啦,会和解的,毕竟是母亲。

我不接受和解,绝不接受!

我家领导就笑,说别急,看下去。你接受不接受不重要,你不接受,别看就是。

到了五十集的时候,果真出现了和解的迹象。她的弟弟有一天来了,可怜兮兮地对姐姐说,妈妈病了。做姐姐的扭头就走,但显然内心极为复杂。这个时候男主一号在一旁做好人说,毕竟是母亲呀,不管不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观众用脚后跟想一下也知道了。

本老头真的很愤怒,这叫什么事呀!我拒绝观看接下来的几集。当然,我的拒绝无效,人家照播不误。而且,我家领导也照看不误。我只是自己给自己找难受而已。

我觉得有个道理要说清楚。没地方说理,我就在这里说。

亲情很重要,每个人都要珍惜。说实话,人到这个世界上走一遭,钱很重要,权很重要,情更重要。而人情里面的亲情,是基于血缘之情,有天生的基础,当倍加珍惜。但这里面也有个前提,就是亲情应该是互相的,不是无条件的。如果亲情的一方恶毒如这个电视剧中的潘雨贵,为了私欲致女儿的颜面和生死于不顾,要女儿珍惜母女之情,就不厚道。我们古人有言,百善孝为先,对父母长辈孝顺孝敬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但孝也不是愚孝,更不是单方面的要求。我们古人还有一句话,叫父慈子孝。可以解读为父慈子才孝。要是父不父,就可以子不子。这就是对双方都有要求。说到底,在情与理的矛盾中,还是要理至上,不能情大于理,见情忘理。

讲清楚这个道理,可以为家庭类文艺作品解套。

许多作者写作亲情的文艺作品时会觉得两难,一方面要歌颂亲情,一方面又要反映现实。而现实经常是残酷的,亲情是破碎的。怎么办?高明的朋友就来个深刻揭露,然后反转。咋反转呢?就是设定一个桥段,尽管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也让怨恨尽释,亲情再现,皆大欢喜。这就好啦,既满足了观众对丑恶现象的鞭笞,又维护了基本的价值观。

这就是一个光明的尾巴。

这种光明的尾巴已经很流行了。《欢乐颂》里面有,《都挺好》里面也有,《安家》里面就会更突出了。这让观众接受不了,好像吞下了一只苍蝇。不是一只,是一把。

厘清情与理的关系,明白亲情的局限性,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揭露亲情中的黑暗与丑恶,并让这些黑暗与丑恶袒露着,没必要为了安抚亲情再按一个光明的尾巴。

其实呀,按个光明的尾巴是没有用的。

就像尾灯,无法照亮前行的路。你要真以为尾灯可以照亮前程,往前开,只怕会开到沟里去,尽毁前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