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条诡异的黄线

(2015-07-20 05:06:55)
标签:

财经

执法

部门利益

收支两条线

改革

分类: 时事评论

一条诡异的黄线

司机朋友们都知道,在城里开车,地面上的实黄线就好比是一堵墙,不能压的。你车子压上去,就等于撞墙了,出事故了,交警就要来找你,问你要钱,甚至要分。要钱还好说,一百两百拿去,就当打牌输了。扣分就麻烦,一年总共12分,三扣两扣没了,就要去学习,再考试,一次不行两次,那滋味真的不好受。所以有点驾龄的朋友对地面上的标识多半是很注意的,尤其是黄线。

不过这样的谨慎心理一般只限于城区,出了城,地面上就没什么标记了,可以撒丫子跑。城里的人们周末喜欢开车去乡下,多半也是要享受这种撒丫子奔跑的快乐。

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个地方的朋友就不能这么欢畅,周末到乡下去也要百倍小心,以防路面有诈。

哪里呢?还是个有名的地方。

周总理的故乡淮安治下有个盱眙县,盱眙治下有个马坝镇。这个镇上有个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四条路在这里交接。大概车流量不大,路口并没有设置红绿灯。车子到了这里,司机们多半摇下车门,然后一慢二看三通过,也太平无事。但诡异的是,镇上的交警中队近日在某个方向的路段上画了一段黄线,长约50米,实打实的,然后在黄线的上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把这个方向进镇的车辆照个一览无遗。

这个改革举措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好。据说画了这段黄线并加装了摄像头之后,每天来缴纳罚款的司机络绎不绝,乐得全队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但凡有点出息的改革就会遇到非议。这个马坝镇的交警们也遇到非议了。有些人不愿意掏这个钱,就质疑这一段黄线的合理合法性,说这条路前后左右都没有任何黄线,就只刷了这么一小段,司机怎么能反应过来?你一个摄像机当头照着,不就是挖坑讹人么?

对这样不讲道理的司机,交警同志们是不客气的,他们严正地批驳说“黄线就好像是一堵墙,司机怎么可能反应不过来呢?”意思很明白,你撞上你活该!

后来有人把这一段奇葩黄线发到淮安当地论坛上,引起不小的舆论。交警的同志们这才稍稍变了一点语调,说我们将对这条黄线进行修改,把单黄线延长,再划上一段黄色虚线,作一些完善。这就是说,准备把这个坑填了!

本老头喜欢八卦,那天看到这条消息,乐不可支,觉得江苏这个地方到底发达,人家搞钱也搞得这么幽默,让你发笑,真的有水平。你说他在地上画一根黄线,在上方装一个摄像头,然后就躲在远处的一个房子里悄悄滴瞄着监视屏,一看有车压黄线了,立马就冲出来,严正地说:你,压黄线了,交钱吧!要是有司机不认账,好办,这里有图有真相,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多么精彩的小品!

本老头笑过之后,还是有点悲哀。为谁哀呢?当然先是为无辜的司机哀。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谁能想到地上会有黄线呢?本老头年纪大了,要是也赶个双休日出城去看风景,一路上啦啦啦,谁会在意路面上有什么呢?你斜刺里窜出来说违规了,罚款,多叫人扫兴呵!俺还为这个镇上的交警朋友哀。说实在的,交警朋友也不容易,大概实在是钱财紧了一些,才出此下策。你看他们像梁山好汉一样挎着腰刀横在路上,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脸皮不厚实一点行么?要知道,盗亦有道,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哩,人家横下心来吃窝边草,一定是情非得已呵!俺最后就为当地政府哀了。群众路线教育也搞过了,反四风反八风也反过了,为什么底下的人还是这样不断地侵犯民众的利益呢?不过站在政府的立场想想,其实也是没办法哟!财政紧张,怎么能够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只有给政策,保障一部分,让他们去搞一部分。再说了,即便有钱全面满足经费,实行罚没款收支两条线,也不行呀,没有利益刺激,那些监管部门就不干活了。所以只有实行罚没款返还的政策,用经济手段来促进行政执法,这个法才能执行到位。

用经济手段来调动执法的积极性,好像是早年改革的经验之一。本老头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改革经验正是导致吏治腐败的根源。当政府允许权力部门用公权力为本部门谋取利益的时候,还要指望这些部门公平正义廉洁奉公,这就无异于缘木求鱼了。如今整顿吏治,应当下大力气切断这个利益链,还公共执法的本来面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