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君子之交淡如水

(2012-06-28 17:23:35)
标签:

柏杨

楷体

君子之交淡如水

恩重如山

大恩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个朋友端午节没过好,一直在诅咒他的一个老部下。

十几年了,每年的端午这个部下一定会送粽子来,但今年没来。他猛地吸了一口烟,在吐出烟圈的同时,从牙缝里挤出一个词:白眼狼!

他有理由痛骂。是他慧眼识珠,力排众议提拔了他,又是他出面多方协调把他爱人调入市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可以说,恩重如山呵!这些年,虽然他退出了领导岗位,但这个部下逢年过节必登门拜访,成了惯例。而且交办的事总是点头应承,办得妥妥帖帖,从不讲困难。不知什么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如今人家敬而远之,摆明了不理睬了,他怎不伤心,怎不大骂忘恩负义,感叹世态炎凉。

恰巧这个部下也是我的朋友。说起恩怨,他也有一肚子的苦水。说,这么多年,难熬呵!别的不说,我与什么人交往,他都要过问,颐指气使,稍有解释,就很不高兴。至于办什么事,那是无条件执行。这么多年下来,真的累了,也怕了。

俺笑笑,只不言语。在朋友间周旋,凡是遇上说人是非者,俺就笑笑,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只是笑笑,让人以为弱智。

其实我知道,这是典型的恩恩怨怨,而且遍布人间。

何以有怨,因为有恩。同事同乡同学,酒友球友驴友,只要是泛泛之交,彼此就客客气气,你好我好,不会有怨。一旦有恩在其中,一个给了另一个巨大的恩惠,那情形就会改变。当然,多数情况下恩义会加深彼此的友谊。但也有另一种情况,恩义的过度发酵最终会毁灭情谊,使双方反目成仇。

究其原因,还是双方缺乏理解。

站在施惠者的角度,他会想: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还不要听我的吗?如今你发达了,翅膀硬了,就可以无视我了吗?要知道,没有我给你的基础,你凭什么起飞?你还在地上爬!

站在受惠者的角度,他会想:该做的都做了,如果说要回报,早成倍回报了。这么多年,有金钱的付出,有时间的付出,有感情的付出,还有尊严的付出,已经对得起了,还要做一辈子牛马吗?再说,俺也是很优秀的,早就应该在这个位置上了,你也不过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不是你,也会有别人慧眼识珠。

如此这般,各人沿着自己的思路去思考,鸡同鸭讲,越讲越远,恩怨便由此形成。

对人际间的恩怨,我们的祖先有许多智慧的格言,很值得玩味。

古人说,大恩不言谢。字面上理解,就是受恩的人知道恩太重,简单说句谢谢是不够的,会亵渎了这番厚恩,于是就不说了。言下之意,要谢的话,有机会就用命来谢。这是很感恩的话。

但由此也让人想到,给人大恩,无疑同时也给了人家巨大的负担。你给他的恩惠,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在飞黄腾达之时,就要老想着自己原来是如何的卑贱,出于社会的舆论和自己的良心要怎样地感恩,想着舍身相报都难报于万一,这该是多么地沉重?

 

在这个沉重的负担面前,天长日久之后,有些人就采取逃跑主义。大恩不言谢嘛,就不来往了。还有些人实在承受不了感恩的压力,但又不愿意担负忘恩的恶名,就在无意识中与对方结怨,找出对方的不是来,一条一条齐上心头,于是很容易就反目了。一旦反了目,而且认定是对方的责任,忘恩就理所当然了,心理负担因此解除。

柏杨老先生在《倚梦闲话》里说到一个国外的电影情节。男主角巴特救过一个小子的命,还出钱教他在镇上开酒吧,可谓恩重如山。有一天他千里迢迢回到这个镇上,进入酒吧时一个女侍不断向他使眼色。他发觉有异,小心防备。突然,这个受恩如山的小子从背后猛刺过来,被他三拳两拳打翻在地,很快制服。问他为啥有恩不报,还要下此毒手?这小子说:“好啦,我知道你救过我的命,又给我钱在镇上开店,可我一看见你就想起你对我恩重如山,无法报答,我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柏杨说:“呜呼,这算他奶奶的啥逻辑?”算不算逻辑不重要,但生活中确实有人为了除恩,就这么走极端。

在下说这些,决不是要大家铁石心肠,在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也作壁上观,以免被人负恩。一个人没有助人的心,成就再大,也是小器。俺的意思是劝告那些有条件给别人大恩大德的朋友,在你伸出金手指准备点石成金的时候,也要认真考虑一下。第一,你为什么要帮助他?是出于公心还是缘于私利?如果当作一项生意来做,企图日后的人情回报,那就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因为这样的期望多半会让你失望,徒增烦恼。第二,这块石头应该不应该成为金子。为着社会公平,总应该把好石头点为金子,而不应该因一己之情去点一块顽石。第三,如何去点这块石头。为着免除日后的恩恩怨怨,应当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去点这块石头,来个做好事不留名,而不应事先许愿,让被点者心领神会。即使不能悄悄进行,也不应夸大这种关照的强度,让人家诚惶诚恐,而应尽量淡化,仿佛只是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如此,你高风亮节,不图回报,人家自然感恩戴德。即便日后人家不报,也可免除自己心中的不平。

在这里,大恩不言谢的更深层意思是施恩不求谢,更多的是对施恩者的警示。

在下也做过主官,提拔任用过许多干部。但每次有成批干部履新时,俺就会在大会上说,当了官的,别感谢我,感谢你自己,因为你优秀;没当上的,别埋怨我,检讨你自己,因为你还不够优秀。俺从来没有让任何一个部下有报恩的压力。由此,大家轻松,自己也清静。

古人还有一句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恩是人一般的本性,也是一种好的品德。但报恩的确是一个长期的痛苦地过程,而且稍有差池,就会招来怨尤。因此,人生最好是不欠情不负恩,至少不欠深情不负重恩。你欠了重恩,难免人家就有重求。有句俗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聪明的人一开始就不作混的打算,还的压力就不大了。

在下提出这个观点,决无提倡关门主义孤立主义的意思。人的一生不应摒弃别人的帮助,完全的个人英雄主义,决成不了英雄。但应当摒弃一种做法,就是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争取帮助,走捷径,攀高枝,不惜卖身投靠,从而欠下灰色的恩情。

看这个世界,正派又有些作为的人,总是尽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前进。他们寻求帮助,但掌握在社会公序良俗的范围之内。因为在道义不失足,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就可以阳光对待,潇洒感恩报恩。他们对帮助过自己的领导,记着一份情。这份情是纯洁的,多少年之后还是存在的。他们没有压力,没有欠债,也就没有恩怨的烦恼。

在这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然是说要感恩报恩,但更深层的意思是不要轻易欠人家恩情,尤其是灰色的恩情。

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是如酒,如油,如血,就不是君子之交了。那很麻烦,也很可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如水的好,淡雅而纯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头发的纠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