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和“榻”是两种家具

标签:
七十余日不解衣皇上近臣也不给面 |
分类: 史海钩沉 |
“床”和“榻”名称、形制不同,是两种家具。
《广博物志》说:“神农氏发明床,少昊始作篑,吕望作榻。”
目前没有实物证明,而且《广博物志》多传说神话。“榻”最早出现于西汉后期,它是以坐具身份出现的。从今天出土的文物来看,榻看起来像是一种低足的平台。
但随着社会进步,榻和床一样,其功能也不断被发掘出来。因而榻又有“坐榻,卧榻”。卧榻可以睡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意思是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利益不容觊觎或侵犯。
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中书舍人“纪僧真得幸于上,容表有风士,请于上曰:“臣出自本县武吏,邀逢圣时,阶荣至此;为儿昏得荀昭光女,即时无复所需,唯就陛下乞作士大夫。”
上曰:“此由都官尚书江敩、谢瀹,我不得措意,可自诣之。”纪僧真承旨诣敩,登榻坐定,江敩顾命左右曰:“移吾床远客!”纪僧真丧气而退,报告了皇帝。没想到皇帝说:“士大夫顾非天子所命!”
齐武帝说:“这事都官尚书江敩、谢瀹管,我真管不了。你可自己去申请。”纪僧真就真地打着皇帝旗号造访江敩。在客榻刚坐稳,说明来意,江敩就厌恶地命侍从“移吾床远客!”让他颜面尽失。
士族必备条件:
一、历代高官;
二、门生故吏众多;
三、家学渊源;
四、有田庄经济。
其中历代高官最重要。有了历代高官其他三条都容易实现。
士族掌权,士族子弟可以“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在社会上有崇高的地位,士庶不交往,不通婚。身为士族非常骄傲,政治不求进取,享受高官厚禄而碌碌无所作为,生活上腐朽不堪,士大夫“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娇生惯养已成废物。“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像这样的腐朽无才的士族,即使没有侯景之乱,也必然要走向没落、衰亡。
南北朝时期门阀观念有所淡化,不同阶层通婚现象多了,也有下层出身挤入权势阶层的官吏,欲跻身士大夫阶层,纪僧真就是个典型代表。
先是遇上了理智的皇上,没圣旨批条子任命。主管江敩也真清高,对皇上近臣也不给面。
这是那个时代特色。钱还没通神,否则花钱买个教授
“敩母,文帝女淮阳公主。。。少有美誉。桂阳王休范临州,辟迎主簿,不就。尚孝武女临汝公主,拜驸马都尉。除著作郎,太子舍人,丹阳丞。。。迁安成王抚军记室,秘书丞,中书郎。敩庶祖母王氏老疾,敩视膳尝药,七十余日不解衣。。。
(见《南齐书.江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