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窗户龙头能进来,月光照射不进来吗?

(2020-10-30 08:40:28)
标签:

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开户内日之光

开户半蟾生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分类: 史海钩沉

讨论“静夜思”有人说“床前明月光”的情景是室外,理由之一就是唐时窗子很小,月光不能照射室内。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学过的“叶公好龙”,后来知道这个寓言较早出于西汉刘向笔下,原文如下: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新序·杂事》

 刘向是地道的汉家宗室,生活于公元前。刘向说的是春秋时期,自称叶公的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的故事。但能编出这个故事,起码说明刘向那个年代,也就是2000多年前,窗子很大,否则龙何以“窥头于牖”?龙头都能进来,月光照射不进来吗?(看看下图莫高窟85窟壁画中的窗户窗户龙头能进来,月光照射不进来吗?
    窗--房盖下开的洞。《说文解字.诂林》“在墙曰牖,在屋曰囱,象形,凡囱之属皆从囱”。

 潘鸿及吴承志《窗牖考》说墙上能开阖的是牖,不能开阖在屋上的是窗。如天窗,烟窗之类。还说古籍多言牖,罕言窗。足见后来解作窗的是古时的牖。这与刘向描绘的“窥头于牖”完全吻合。 

       其后王充说的更明白“开户内日之光,日光不能照幽,凿窗启牖,以助户明也。”(见《论衡.别通》)

        为了让房屋内有充足的光线,人们已不仅仅造天窗,而是开始在墙壁上开凿窗子,用以透气纳光,排烟通风。

       白居易形象地描写了自己居室构造:

            三间两柱,二室四牖......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甕,纳阳日,虞祁寒也.......”

     古人常自谦是“甕牖柴扉人家”---即小户民人,也有说“甕牖绳枢”的,总之说自家穷,穷得用水瓮当窗户柴绳做门。虽然简陋但毕竟是可以通透的。白居易说他家"敞南甕纳阳日”,能“纳阳日”就不能纳夜月之光吗?

        窗户不透光,开窗干什么?月光照不进来,就等于日光照射不进来,那窗的用途何在?窗户即便不开启,通风采光是必需的。为什么有“ 打开天窗说亮话”?借光啊!能借日光就不能借月光吗?!

         想起了小学课本: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窗如何“含”得西岭千秋雪?透过窗户放眼看啊!目光所及,日月光自然能及。如果觉得杜甫说的不解渴。那么看看李白自己怎么说的: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望月有怀”

这是李白早年写的,同样也是室内望寒月而忧思。不可能有井床,也没写胡床   马扎。典型的 寒月清波,流光入户。可以与“静夜思”作伴。同样 李白的“雨后望月”有句: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写的也是通过窗户望月。夜月初升如“半蟾”,为了等看满月,就有了后句:“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有人可能要说,李白并没有说夜月啊!其实标题很明白“ 雨后望月”。“用典开户半蟾生”就更富有诗意了。把月亮比作蟾蜍典出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据闻一多《天问释天》解读:“顾菟”即蟾蜍。东汉张衡《灵宪》也说:“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后人就称月宫为“蟾宫”.以蟾喻月。     

  “雨后望月”中,李白先是透过窗子看到了半月,诗意大发,遐想无限,就想象满月之景,所以才“长吟到五更”。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室内,透过窗户,望月而想象。如果月光不能入室,室内之人如何能有这一系列的活动?

         李白的“春怨”不但写了月光入户也写了床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见《李太白全集 卷二十五 》)

     大意写一妇人思念远征辽东军旅中的丈夫   夜深人静,辗转无眠。月儿都要落下休息了,月光从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将要燃尽的蜡烛,凋谢的花瓣也飘飞室内,笑她独守床空。。。表达妇人思念出征丈夫,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晚唐诗僧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得生) 有句“破落西窗向残月”也写了夜窗看月情景:

凉多夜永拥山袍,片石闲欹不觉劳。
             蟋蟀绕床无梦寐,梧桐满地有萧骚
             平生乐道心常切,五字逢人价合高。
             破落西窗向残月,露声如雨滴蓬蒿。

                ----(齐己“秋夕书怀”)

                --谁误读了床前明月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