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傲物夭寿文人害人玩儿文
(2019-11-05 21:20:42)
标签:
出名忒早性格缺陷天才早逝令人扼腕才知道原创是李贺同音犯名讳 |
分类: 史海钩沉 |
洛阳福昌昌谷人李贺(791年-817年)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见《新唐书·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李贺》)
慕名拜访神童的不断。一日李贺见一名片“明经擢第校书郎元稹”颇不屑,让仆人问“明经擢第,何事来见李贺?” 挤兑人“稹惭而退。”
为啥李贺看不起元稹?那时明经考题大多是填空啥的,考的是记忆,比较容易。而进士科考文章诗赋,比较难,所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稹惭而退”却一直咽不下这口气,嫉恨的种子就埋下了。
贞元十九年(803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他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不久娶韦夏卿女韦丛为妻。(见韩愈《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墓志铭》)元和元年(806年)四月,又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左拾遗。
李贺在家守了三年孝,所以元和五年(810年)才赴河南府试获隽,年底赴长安准备应进士举。
元稹闻李贺预备考进士就绞尽脑汁报复。上奏说李贺父名"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犯名讳,不合朝廷礼法,不能让李贺考进士,李贺自己本该避讳。
赴试举子们也随声附和,因为李贺恃才傲物,得罪了好多人,嫉恨他的人很多,而且不让李贺考别人就多了机会。
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韩愈也是当朝有身份的,说的有理有据。李贺也是唐王朝同宗,李渊叔父李亮(大郑王)的后裔,但年代久远,早已出了五服。但任凭韩愈等有识之士如何为李贺申辩,就是李贺还是没能考。郁闷地离了长安。
对此《新唐书》的说法是“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见《新唐书·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李贺》)。
李贺还是想当官干事的。元和六年(811年)五月,经宗人推核父荫得官,任奉礼郎从九品。《新唐书》说李贺做的是“协律郎”,因为他“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见《新唐书·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李贺》)
李贺是少有的天才。文/GE/每读毛主席诗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句,都感慨莫名。知青时读了点书,才知道原创是李贺!难怪毛主席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的诗。
《
可惜出名忒早,性格缺陷,无法适应社会险恶,天才早逝,令人扼腕。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