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山水田园诗第一人孟浩然诗名远播,李白 王维都是他粉丝。开元十五年(727年)十六年连续两次长安科考落第,但赴京城名流诗会联句时,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却倾倒满座,轰动京城。
隋唐不似宋明清,做官唯有科举一条路。隋唐虽然科举取士,但每年录取进士最多也就三十来人,大量的官职晋升仕途依旧,科举不顺做官的机会还很多,关键还是恩荫权势提携,善于钻营抓机会,但孟浩然却错失了千载难逢的良机。
惺惺惜惺惺,同样喜欢山水诗,状元出身的王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诏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业。”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
“此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上闻之怃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见《唐摭言
卷十一
无官受黜》
关于孟浩然巧遇唐玄宗布衣受黜事,野史甚多。无论是李白推介,王维推介,张说推介
还是李元绂推介,主角都是孟浩然,情节也一样,看来确有其事。据说唐玄宗听了他扫兴的抱怨诗,还惋惜地问,你看你这个呆子,真不会来事儿!别人想见我都见不到,机会多好啊,你为啥不念你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啊?! 我一高兴,你明天不就当官了吗?!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名句,连玄宗皇帝都会背颂,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夫子却念了那首不合时宜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从此绝了仕途。
诗圣杜甫考试作官也与皇帝有关。他开元二十三年(735)乡贡。二十四年洛阳试落第。天宝六年应唐玄宗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诏,结果被李林甫“野无遗贤”坑害,也跟着全部落选。
杜甫出身京兆杜氏,北方老牌士族子弟,不做官岂能善罢甘休?他转托权贵,投赠干谒,“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十年,奔走献赋,郁郁不得志。
终于天宝十年正月 唐玄宗祭祀三大盛典,杜甫预献的《大礼赋》得到玄宗赏识,特命待制集贤院,结果却是“参列选序”等候分配,一等就是四年---唐玄宗忘了这码事儿!直到天宝十四年,才给了杜甫个管兵器库的“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门禁锁钥)从八品小官儿。没干几个月,又“安史之乱”被困长安。因此才有了波澜壮阔的史诗“三吏”“三别”。。。
其实皇帝要是真的爱惜人才,为国家选拔人才,又何必在乎孟浩然的情绪?又怎么能在标榜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外,遗漏了诗圣?!
---科举那点儿事儿 99
加载中,请稍候......